第72章:百味浮沉生死事,且嚼辛辣且前行感謝喜歡紅獒的花怨的催更符)
這可是臘月二十的下午,汪細衛帶著潘高園和大狗子到的時候,劉家院壩裡已經支起三口大鐵鍋,到處都是坐著或者站著的人。
管事老劉家還是請到了老村長韓鎮新,能管事的,很少在白事上去拒絕人家的請,除非你家特彆作很不招人待見。
看見汪細衛帶著潘高園和大狗子過來,韓鎮新代表老劉家歡迎,並讓兩人先落座。
並沒有過多寒暄,因為韓鎮新也是剛來,活多著呢,都得找踏實的人帶著一一去落實。
汪細衛沒讓潘高園進屋,而是將大狗子放下來,交給潘高園在屋外院子裡站著,他自己進了屋。
劉家三爺爺這時已經被家人清洗過後穿好了壽衣,放在堂屋的一個門板上。
老人臉上蓋著一張燒紙錢,看不清麵部,這也是汪細衛不帶著孩子進來的原因。
棺材還在院子後麵,所以沒有入儉,這時帶孩子進來,農村認為會犯衝,沒滿歲的孩子不讓見。
韓鎮新招呼了幾個小夥子壯男人先將堂屋裡的八仙桌擺上,靠牆的位置放上兩條疊起來的高板凳,然後領著人去了後院。
農村家裡有老人的,都會提前準備好棺材,就是防備著老人那一天去世了,沒有壽材而手忙腳亂。
韓鎮新指揮著取下壽材蓋子,裡裡外外的清掃乾淨,這才抬著進了堂屋,放在八仙桌和後麵的高板凳上。
韓鎮新這才叫上幾個膽大且願意幫忙入儉的人,抬著老劉家的三爺子入儉,棺材裡已經墊上了柏樹枝葉,還有些農村迷信的玩意。
入儉結束,院子裡響了一掛鞭炮,老劉家的孝子孝孫就得上前跪著磕頭燒紙,算是為去世的老人告慰蒼天。
韓鎮新和主家商議過後,出門來安排事情,家具已經借來一些,像坐人的凳子椅子,吃飯的桌子,附近人家來的時候就順手帶了過來。
好些人家怕弄混,還在自己家具下寫上了名字,還的時候一看就直到這是誰家的家具。
韓鎮新對這些事心裡門清,先把做事的清單理了出來,誰管煙,誰管酒,誰管茶水誰管火,誰炒菜,誰蒸飯,誰收桌子誰傳菜……
這是要上告示單子的,把工作分到具體的人身上,交給他們去落實就行。
潘高園會做菜經過務工的人口口相傳,在村裡已經很出名了,韓鎮新找到抱著大狗子的潘高園,“高園啊,今晚上幫忙上個名單,負責炒菜行不行啊?”
潘高園笑著說道:“韓叔,做菜我隻是炒菜會呢,蒸菜我可不敢接啊,這個是真的不太會啊,還得找師傅學呢!”
韓鎮新也笑著說:“那行,給你找個師傅,學學蒸菜,炒菜到時候你來。”
就這樣潘高園也上了工作清單,汪細衛一直都是清單上的主力,今晚也不例外,他是負責傳菜。
在潘高園正在清理老劉家廚房的時候,楊春燕也過來了,來就抱怨:“園嫂子,你來咋不喊我一聲呢,我都來遲了。”
潘高園這才想起這茬來,當時知道這消息,還一直在想著昨晚屋後路上竹子響的事情呢!
她摟住楊春燕,“你去抱怨你哥去,都是他急,催著來。”
這個鍋可以甩到汪細衛頭上,反正他話也不多,更不會解釋。
這下好了,楊春燕也跟著上了乾活的名單,陪著潘高園一起當廚師,這是辦事人家以後要去還人情的事情。
韓鎮新還真沒開玩笑,給她們找了一個特彆會做蒸菜的師傅,他們三個人搭檔伺候今晚和明早的夥食。
做席和她們在工地上做飯是兩個概念,工地上追求的是量大管飽,三菜一湯就行,這裡卻是一桌多少菜,必須得上齊主人家才有麵子,要不然回去就會被嚼穀。
廚師為啥會和管事的一樣,過年辦事的人家會上門來感謝,就是因為他的臉麵就靠這倆職位的人撐著呢。
以前集體的時候家裡人家都窮,也沒人講究這些,但是改革開放,田地到戶以後,家裡都有玉良了,這些東西又開始興了起來。
大家都在比著,誰家日子過的好。
老師傅姓蔣,據說是四川那邊逃荒逃這裡來的,蒸扣碗是一絕,尤其是梅菜扣肉和蒸碗,做的無比好吃。
據說好些人上門去求他教如何做,他都沒有吐口教,隻是自己做,學不學得會,全看你自己悟性。
潘高園哪裡曉得這些彎彎繞,不過她一貫是待人友善的,開口就是蔣師傅麻煩您了,閉口蔣師傅這是您看怎麼辦,將這位外來落戶的老師傅哄得高興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