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虹橋築夢暖寒木,薪火相傳見春山
新年就是新氣象,汪細衛沒想到90年的第一天,來給師傅拜個年,就收到了這麼一個好消息。
師傅可是說過金橋銀路草建築,去年一個鄉政府大樓,自己就掙了三四千,雖說有師傅幫襯的原因。
就算拋去師傅的照顧,按照實際的拿,他也可以掙個兩千多塊,這還是師傅說的草建築。
如果師傅把修橋的活攬下來,把這個活做完,師傅不照顧,能拿個一兩千,家裡的家具就有了著落。
如果潘高園真的能過去幫忙做飯,加上潘高園掙的,那家裡就更寬裕了。
“師傅,要不我房子先不急著動工,把橋先修了我再弄房子?”
李池衛擺擺手,修橋哪有簡單,現在還在接觸,就算是接下了這活,也不會立即動工。
“不在這一時半會,就算拿下來這工程,準備工作都需要很久,而且記住了,修橋都是夏天準備,秋天開始動工,爭取在第二年春天前完成,充分利用秋冬枯水期。”
“你要做的就是抓緊時間,在我們準備工作開始之前,你先把你家房子的框架和頂給弄出來。”
汪細衛點點頭,心裡就開始盤算,原計劃自己弄木頭的,看來不行了,還是得找人幫忙。
木料大多數都還在山上呢,開春了就得抓緊時間弄。
雖然錢要花的多些,但是為了學到修橋的技術,掙到這份工錢,多花點錢就多花點錢吧!
在師傅家蹭了頓飯,汪細衛抱著大狗子,和潘高園一起和師傅師娘告彆回家。
路上汪細衛和潘高園說起師傅可能會接一個修橋的工程,兩個人都很興奮,農家人,能找到活乾,能掙到錢,那就是天大的事情。
回到家都已經是晚上了,今天一天的活也就差不多了,明天還得去老丈人老潘家拜年。
這也是農村裡的規矩,初一都是拜族裡的至親長輩,初二才拜娘家人,這才有了那句“初一不出門,初二拜丈人”的說法。
原本老梅家要是在家的話,等梅先軍他們回門拜年以後,汪細衛也要上門去給梅主任拜年,這是禮節。
但他們一家子都在縣裡,也不知道梅家父子感冒好完全了沒有,拜年自然是不用去了。
這次去老潘家拜年很輕鬆,有了汪細衛和潘高園時不時的幫襯,老潘家現在的日子好過了一些,不像以前那般困窘。
新年的前三天不允許倒水掃地,汪細衛給癱在床上的老丈人擦拭身子的事情都省了,潘高園塞給弟弟一個紅包,還讓她娘嘮叨了一番。
小兩口在娘家吃完飯,這就算是完事了,趕緊趕向下一家。
他們去哪裡?
當然是背著大狗子趕往沈老爺子的住處,汪細衛有好多問題想要問老爺子,從汪細能那裡來說也得去拜年。
不管能不能代表老汪家,也得替老汪家對老人家表示感激。
來到沈老爺子家,潘高園又是第一次來這裡,看見沈老爺子清幽的小院,眼裡都是羨慕。
汪細衛看出了她眼裡的意思,握握她的手,在她耳邊輕聲說,“咱們以後修的院子不比這個差,放心!”
潘高園耳朵一熱,臉突然紅了,這個榆木疙瘩最近怎麼開竅了?汪細衛上前敲門,大聲喊道:“沈爺爺,在家嗎?給您拜年了!”
沈老爺子在屋裡應聲,“進來吧,年在你們那邊呢。”
汪細衛推開門,院裡人還不少,看來都是些平時受老人恩惠的病人,過年來這裡拜年來了。
汪細衛趕緊帶著潘高園緊走幾步,給老爺子鞠躬拜年。
大狗子這兩天可是學會了拜年了,看見那個他喜歡的胡子爺爺,屁股一撅,兩隻小短腿就跪在了地上,雙手趴在前麵,磕頭如搗蒜,把一院子人給逗得哈哈大笑。
沈老爺子上前把大狗子給抱起來,逗著大狗子,帶著大家進了堂屋。
沈老爺子可是豪氣,堂屋裡有兩個炭火盆,烤著木炭火,木炭在農村的價格比豬肉都貴,一般人家可舍不得燒。
大家聽說這就是汪家坳院子老汪家的老大,大家的臉色都有些異樣。
村裡人眼睛都毒著呢,老爺子救了誰,誰家來了沒來,心裡都門清,老汪家的做法自然在沈老爺子這個村裡傳了出來。
汪細衛還不知曉這件事情,在他心裡,代表老汪家來送過年禮,那就是老汪家來了,壓根就沒往這方麵想,他還以為是去年他被淨身出戶的事情讓大家好奇呢。
這個村裡也有一個跟著在工地上做事的,一手泥瓦活做的也是很好,每次有活師傅都會叫上他。
汪細衛猜測估計是那個工友回來說了自己在家裡的遭遇,才會讓大家看他這麼怪怪的。
現場人多,汪細衛心裡許多問題也不好意思問出口,陪著和老爺子說了回話,被老爺子留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