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過後,師徒倆歇了一會兒,便起身開始乾活。
首先得把火塘清出來。李池衛拿著鐵鍬,小心地將還在微微發紅的火炭和熱灰轉移到廚房的灶眼跟前,確保不留下火星隱患。
很快,火塘露出了原本的模樣:四塊條石圍著一個方形的淺坑,一塊被柴火燒得黝黑,還有三塊被人踩得發亮。
“來,細衛,搭把手,先把這老夥計請出來。”李池衛說著,拿起鋼釺插進石縫裡。
汪細衛也找來一根木棍做杠杆,兩人一起用力。
“一、二、三——起!”李池衛低吼一聲,額上青筋微顯。
條石被撬鬆,兩人合力將它們一塊塊搬到旁邊空地上晾著,這些耐燒的石頭以後或許還能用上。
接著,汪細衛拿起鋤頭,開始擴大和加深那個淺坑。
“師傅,這坑得挖多大?圓坑是吧?”
“對,照著桶底的大小再放寬一圈,深麼……差不多四公分就行,得把桶身埋穩當嘞!”
李池衛站在邊上指揮,用手比劃著,“邊上的土夯結實點,不然到時候爐子一熱,土一鬆,歪了就麻煩了。”
汪細衛吭哧吭哧地挖著,屋裡的土都是經過捶打堅實的,過了這麼些年,依然堅硬,沒一會兒他就出了一身薄汗。
坑挖好了,兩人小心翼翼地將那個焊著鋼筋爐箅子的半截油桶安置進去,調整好位置,確保它穩穩當當。
接著,就是最考驗技術和耐心的環節——糊耐火泥。
汪細衛和好了一盆黃泥摻石棉灰的耐火泥,黏糊糊、沉甸甸的一團。
“這泥得糊勻實了,特彆是桶壁和爐箅子接縫的地方,不能漏風,也不能堵了漏灰的縫。”
李池衛一邊示範,一邊講解,“還有裡頭這擋火牆,是關鍵!糊不好,煙就倒灌!”
他用手抓起一大坨泥,仔細地抹在桶壁內側,塑造出引導煙氣流向的弧度。
汪細衛也跟著學,師徒倆四隻手沾滿了泥漿,小心地塗抹、拍打、塑形。
這活計看著粗笨,實則精細,需要極大的耐心。等泥坯初步塑形成功,時間已經快下午四點了。
接著是安裝煙囪底座,連接上自製的鋁皮煙囪管,一直延伸到窗外。
“成了!點火試試!”李池衛直起酸痛的腰,臉上帶著期待和一絲緊張。
汪細衛趕緊抱來一捆細柴,塞進爐膛,從下麵點燃。火苗很快躥了起來,在鐵桶裡燒得劈啪作響,勢頭很旺。
“嘿!著了著了!”汪細衛興奮地說。
但很快問題就出現了:原本鋸下來的那個圓形桶蓋,因為麵積小,怎麼也蓋不嚴實了,一不小心還掉進爐子裡麵去了。
火焰和濃煙直接從桶頂大口子洶湧而出,嗆得人直咳嗽。
“哎呀!忘了這茬了!”李池衛一拍大腿,夾出那個鐵片,“快!拿水壺來壓上!”
汪細衛趕緊把灌滿冷水的鐵壺壓在桶頂開口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火焰被壓了下去,但新的問題來了:煙霧無法順利從煙囪排出,反而從投柴口倒灌出來,瞬間屋裡又是一片煙霧彌漫。
“不行不行!煙囪吸力不夠!準是裡頭擋火牆的弧度沒弄對,煙走不順!”李池衛皺緊了眉頭,湊近觀察,被煙熏得直流眼淚。
“先把火撤出來,咱們得返工!”他果斷下令。
師徒倆隻好手忙腳亂地取出柴火,等爐子稍涼,又伸手進去,忍著餘熱,小心翼翼地修改耐火泥塑造的擋火牆形狀。
他們反複試驗了好幾次:點火——觀察煙道——熄火——修改——再點火……
每一次失敗,兩人的臉上都多一層煙灰和凝重,但眼神裡的專注和不服輸的勁頭卻越來越盛。
“這邊,師傅,這邊再墊高一點試試?”
“成!你扶著點,我再來一坨泥!”
終於,在不知道第幾次嘗試後,煙霧大部分都乖乖地順著煙囪溜走了,雖然自製煙囪的連接處還有絲絲縷縷的漏煙,但屋裡已經基本清爽了!
“成功了!”汪細衛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和煙灰,露出了一口白牙,笑得像個孩子。
李池衛也長舒一口氣,臉上露出了疲憊而滿足的笑容:“總算沒白忙活!這玩意兒,比想象中難搞啊!”
雖然煙囪還有點漏煙,投柴口的擋板也隻是臨時用一塊鐵皮湊合,需要拿木棍頂著,但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屋裡再也沒有了往日煙熏火燎的感覺,溫暖卻比以前更甚,鐵皮油桶高效地將熱量散發出來,烤得人渾身暖洋洋的。
“哎呀!這好!這真好!”師娘摸著暖和牆壁,感受著清爽的空氣,高興得不知說什麼好,一個勁地誇讚,“細衛就是有心!這下我可享福了,眼睛再也不用受罪了!”
眼看天快黑了,汪細衛又找來一截鐵絲和一小塊鋁皮。
他比劃著投柴口的大小,用鉗子彎折鐵絲做合頁,用小錘子叮叮當當地將鋁皮敲成一個能靈活開合的小門,安裝在投柴口上。
“這下方便了!添柴的時候打開,燒著了就關上,省事又安全!”他得意地展示著自己的小改進。
晚飯就在這新爐子邊吃的。屋子裡溫暖如春,空氣清新。
師娘不斷給汪細衛夾菜:“多吃點多吃點!俺們細衛今天可是出了大力了!這爐子真是做到我心坎裡去了!”
李池衛呷了一口小酒,紅光滿麵:“沒錯!解決了大問題!這火塘屋可是咱們待得最久的地方,弄好了,比啥都強!廚房的灶台以後再說,那個好辦!”
潘高園看著這新奇又實用的爐子,感受著屋裡的溫暖潔淨,心裡喜歡得不得了。
她想起昨晚丈夫的描繪,如今實物就在眼前,甚至更好。
她在桌子底下,用膝蓋輕輕碰了碰汪細衛的腿,眼睛瞟向院子裡那剩下的半個油桶,眼神裡充滿了渴望和暗示。
奈何汪細衛正和師傅聊得高興,沒領會到這細微的暗示。潘高園有點著急,又不好明說。
這時,正在啃雞腿的大狗子汪務實,抬起頭,看著那呼呼冒著一點白煙的爐子,大聲嚷嚷道:“爹!咱家也要有這個!這個暖和!沒煙!”
童言無忌,一下子點醒了汪細衛。
他恍然大悟,看著妻子那期待又有點不好意思的眼神,哈哈一笑,用力揉了揉兒子的腦袋。
“臭小子,就你機靈!好好好,爹給你和你媽媽也做一個!”
他轉頭對李池衛說:“師傅,那剩下那半個油桶,我可就厚著臉皮扛走了啊!”
李池衛大手一揮:“拿走拿走!本就是不用的玩意兒,能派上這麼大用場,值了!回頭需要幫忙吭聲!”
夜裡,汪細衛扛著那半截沉甸甸的油桶,潘高園背著熟睡的小秋葵,手裡牽著一步三回頭的大狗子,小白狗歡快地在前麵跑著開路。
一家人的身影在雪地上拉得長長的,朝著沙碩地那座等待溫暖的新家走去……
又是一個星期的結束,加油繼續!
喜歡山裡那點破事請大家收藏:()山裡那點破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