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錦簷雖招眾人議,千金散儘炊煙暖
緊趕慢趕,汪細衛家的新房裝修在四月底終於弄完。
晨光透過新裝的玻璃窗,在淺藍色的地磚上投下菱形的光斑。
石灰刮白的牆體散發著淡淡的堿味,與紅鬆木窗框的清香交織在一起,形成新房子特有的氣息。
每個窗戶都透著張木匠的巧思,外層的鋼筋柵欄用防鏽漆刷得烏黑發亮,內裡的紅鬆木窗扇打磨得光滑如鏡。
尚未安裝玻璃的窗格空著,暫時用透明塑料布封著,風一吹就噗噗作響。
最小的那扇窗台上,潘高園特意放了盆河裡挖來的水蒼蒲,翠綠的葉子探出塑料布的縫隙。
單扇木門上的暗鎖是上海產的牌,銅把手被磨得鋥亮。
堂屋的雙扇大門氣派非凡,門楣上那排透氣孔雕成雲紋狀,每個小木框都打磨得圓潤光滑。
大狗子最喜歡踮起腳擺弄門閂,那聲清脆的哢嗒聲總能讓他咯咯笑起來。
樓梯轉角處,紅鬆木的紋理在陽光下像流動的琥珀。
潘高園每次上樓都要摸一把扶手,那光滑的觸感讓她覺得像在摸綢緞。
樓層樓板用的是子母扣,拚接得嚴絲合縫,連根針都插不進去,那是李木匠的獨門手藝。
廚房裡,圍著牆體做了三麵的操作台,白瓷磚台麵亮得能照出人影。兩組碗櫃放在台麵上,裡麵放著新購的磁盤和瓷碗。
三個水池貼著唐山陶瓷的標簽,蓄水池蓋著木蓋,邊緣刻著防滑紋。
新砧板是用河邊的老柳樹根做的,菜刀則是去縣裡買瓷磚和門鎖的時順帶買的王麻子牌,刀把上還係著紅布條。
火塘屋的柴火爐子最是精巧,廢油桶改的爐子每個門口都做了細致處理,留著可以開合的鐵皮門,煙囪拐彎處留著清灰口。
組合櫃上擺著搪瓷杯盤,小方桌腿雕成竹節狀,這都是田聞祥連夜帶著兩個徒弟趕工的作品。
轉角樓梯下的洗澡間是全村獨一份。
自己找人焊的鐵皮水箱刷著藍漆,水管接口纏著麻絲。
汪細衛特意將地麵做成鵝卵石地麵防滑,四周都做了防水的塑料布簾子。
試水那天,大狗子光著屁股在裡頭玩了半天,笑聲震得水箱嗡嗡響。
四個臥室每個臥室都配著一張大床和兩個床頭櫃,一套書桌和書桌椅,一個大大的衣櫃。
汪細衛兩口子的臥室裡家具更多一些,靠牆邊多出一組矮組合櫃,窗戶前的書桌旁多了一張梳妝櫃。
臥室裡的新家具還帶著桐油味,梳妝櫃的鏡框雕著並蒂蓮,組合櫃的拉手是銅製的荷葉造型。
預備做客房那張床頭櫃,比彆的都寬大些,床頭櫃特意做了一個很寬大的位置,底下還多做了幾個抽屜。
這是給沈老爺子留的房間,老爺子說大狗子三歲以後可能會教他醫術,到時候肯定要接過來一起住的。
堂屋的柏木八仙桌泛著溫潤的光澤,大四方桌正中擺著搪瓷果盤,裡麵堆著落花生和炒南瓜子。
小四方桌挨著牆根,上麵放著針線筐和還沒做完的鞋底。
最顯眼的是牆上的掛曆,印著1991和奔馳汽車的彩圖,這是買建材時店家送的。
屋簷下掛著串紅辣椒,是丈母娘前幾天送來的。
辣椒旁邊還吊著幾捆艾草,說是驅蚊蟲。
院牆內立著新修的雞窩,兩隻蘆花雞正在裡頭啄食,翅膀撲騰起細小的塵埃。
夕陽西下時,新裝的電燈亮起來。
夜間的電壓還是不穩,60瓦的白熾燈照得滿室通明,比從前在木屋時亮堂多了。
大狗子追著自己的影子滿屋跑,小秋葵在搖籃裡咿呀學語。
潘高園站在門口望著這一切,忽然抬手抹了把眼睛。
汪細衛正在調試門鎖,見狀忙問:咋了?
沒事,她笑著給汪細衛說:我做夢都沒想過會住上這樣的房子呢,咱們得好好感謝一下師傅。
這話可是說到汪細衛心裡去了,自己能從石岩洞裡走出來,真可謂是師傅一手給的。
要是沒有師傅提攜,也許五年,也許十年,也許永遠都沒有機會住上這樣的房子。
“明天,我就去師傅家,把師傅師娘接過來,咱們好好孝敬一下他們。等我給他們家弄廚房時,我把師傅師娘接過來住一段時間。”
潘高園笑著答應,“那最好,讓我伺候一下師娘,你跟著師傅去五縣的時候,我就把師娘接過來住。”
把大狗子和小秋葵洗完澡,哄睡放在床上後,兩口子坐在敞亮的堂屋裡開始盤算這段時間的開支。
張師傅和李師傅都是跟著李池衛做工地的,工資給的高,一天都是按照十塊前算的。
兩個師傅都看在是給汪細衛做事的份上,每個人都隻收了兩百塊工錢,少收了六十塊,又是一個大人情,以後要還的。
田聞祥帶著兩個徒弟忙乎了十六天,換走了十方紅鬆木,外加六百塊工錢。
這是家裡新做家具的工錢,學徒的工資由田聞祥付,這個不用他們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田聞祥也少收了四十六塊工錢,不過汪細衛多給他半方木頭,說不上誰賺誰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