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尺素難量春水皺,舊藤猶纏竹籬西
五一勞動節應該是休息的日子,對於乾活的人來說,那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五月的日頭已經帶了幾分狠勁,明晃晃地炙烤著登高橋粗糙的橋麵,蹲下來看,能看見騰騰的熱氣。
二十幾個精壯漢子赤著膊,古銅色的脊背在日光下泛著油光,汗水沿著肌肉溝壑蜿蜒而下,滴在滾燙粗糙的水泥地上發出“滋滋”的輕響。
水泥攪拌機“轟隆隆”地嘶吼著,震得腳底的路麵微微發顫。
汪細能挑著兩桶砂漿走在臨時搭設的橋架板上,步子輕快得不像瘸過腿。
扁擔在他肩上吱呀作響,砂漿卻半點沒灑出來,那桶沿還特意貼著防漏的膠紙,被漿水浸得半透。
“細能!”工友大劉抹了把汗,在攪拌機的轟鳴中扯著嗓子喊,“娶媳婦都沒見你這麼歡實!”
汪細能咧出一口白牙,汗水順著下巴滴進砂漿裡。
他偷偷望了眼工棚下的蔭涼處,崔詠梅正坐在堆放的麻袋上在擇菜洗菜。
他總覺得微隆的小腹,已經在碎花衫下顯出柔和的弧度,其實和平時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彆。
不遠處的汪細衛正在校準伸縮縫模板。他手裡的水平尺量著橋麵。“砂漿稠了!”他朝攪拌機那邊喊,聲音被江風卷著飄遠。
“再加半桶水!陳二狗你愣著乾啥?加水!”被喊的陳二狗慌慌張張拎起水桶,差點絆倒在散落的砂漿上,引來一陣哄笑。
震動機聲音響的有些噪耳,被人牽著在剛扒平的水泥漿上來回移動,逐步變得結實光滑……
終於輪到午休時間,眾人呼啦啦聚到橋墩下。
崔詠梅讓人把午餐都搬到了橋下,這裡可比工棚涼快太多了。
大家打完飯菜開始吃時,崔詠梅打開層層包裹的鋁飯盒,酸豆角和辣醃菜的味兒竄出來,勾得人肚裡饞蟲直叫。
汪細能搶過媳婦手裡的蒲扇,呼哧呼哧給她扇風,扇得她鬢發紛飛。
“傻樣兒!”崔詠梅拍他手臂,眼角卻漾著笑。
她拈起片油亮的臘肉遞過去,汪細能張嘴接了,舌尖不經意掠過她指尖。兩人同時紅了臉,像剛結婚那會兒似的。
汪細衛端著搪瓷缸飯盒蹲到兄弟身邊,河水在腳下打著旋兒,泛著粼粼金光。
“瞧把你美的。”他踹了下弟弟的膠鞋,鞋幫上還沾著乾活時粘滿的水泥漿泥點,“多久了?”
汪細能差點被臘肉噎住,灌了口涼茶才順下去。“兩個月了……”他壓低聲音,“也是剛剛才知道。”
陽光透過奔騰的河水反映,在他們臉上切出明暗的交界。對岸的油菜田已經結莢,綠浪裡星星點點的黃快要隱沒了。
“起房子的事……”汪細能突然用樹枝在水上劃拉,“哥,真得要四千?”數字寫得歪歪扭扭,像是要被熱浪蒸化似的。
汪細衛抓起把石子:“地基要看在那裡,好弄的話五十個工,吃喝一起得三百,你要用磚瓦,材料就要一千八百,這都是哥自己去買過的。”
“人工最貴,砌牆的,木匠的……張木匠現在一天要十二塊。”石子劈裡啪啦落在地上,“就這還沒算門窗油漆。你當是我哄你?”
“房子修好了你得有家具,總不能睡地上,也不能把老宅的家具給搬過去吧?花錢的地方多了去了!”
汪細衛把石子丟出去,有一個彈到石頭上,石子滾到崔詠梅腳邊。
她撿起來,放在掌心掂了掂。“細能,”她聲音輕輕的,像怕驚擾了什麼。
“咱先給娃攢念書的錢。房子……往後挪挪也行。”手指無意識地在小腹上畫圈,那是她焦慮時的習慣動作。
江風忽然大起來,吹散了她的鬢發。汪細能伸手替她攏發,指甲縫裡還嵌著水泥灰。
“學做省柴灶吧。”汪細衛突然對汪細能說。
“給師傅做的時候你跟著我看,我差不多會了,到時候再給爹娘壘一個,你自己練手,學會了技術比挑砂漿強。”
汪細能順從的點點頭,經過許多事情後,他才發現這個世界上真正關心他的為他著想的,除了老婆就隻有他這個哥哥。
“你和詠梅倆馬上就要回去了,記住師傅教的話,得學會如何和爹娘相處。”
汪細能和崔詠梅兩個人都點點頭,這一個月時間他們一起也討論過這個話題,心裡也有了足夠的準備。
休息夠了,汪細衛拍拍手,大家又全部站起來把裝菜裝飯的炊具帶到工棚廚房,去橋上乾活,崔詠梅一個人又開始準備晚餐。
潘高園在沙碩地最早開辟的那片地裡忙碌,這裡向陽,又是沙地催熟,種的土豆已經能收了。
她讓大狗子在家裡看著妹妹,自己一個人背著背簍去了地裡收土豆,大半背簍就背回家,主要是怕時間太長,倆孩子出什麼意外。
太陽炙烤著沙碩地,下午地裡的溫度明顯比其他地方更加的炎熱。
潘高園在地裡一鋤頭一鋤頭的刨著不厚的泥土,和她拳頭差不多大的土豆從土裡滾出來,她撿到竹撮箕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積滿一撮箕就端著倒進背簍,收獲的日子總是愉快的,正當她勤快的勞動的時候,院子裡的小白瘋狂的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