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指廚房,“我和細能想,吃完早飯就先動手拆舊灶。鄭師傅外地來的,估摸晌午才到。咱先清理乾淨,他來了直接就能乾活,省時間。”
李池衛叼著旱煙袋,眯眼笑了,皺紋裡滿是慈祥與信任,被徒弟惦記著伺候,實在是心情舒坦。
“你這孩子,這種乾活的事,你自個兒掂量著辦就行,還問俺這老頭子乾啥?這屋你倆就當自己家,咋順手咋弄!”話語裡是全然的放手。
汪細衛笑了:“得嘞!有您這話我們就放心乾了。”他帶著汪細能進廚房。
師娘正係著圍裙忙碌,鍋裡稀飯咕嘟冒著米香,另一邊麥麵餅子焦黃誘人。
“師娘,我們吃完早飯就拆灶了,先跟您說聲,彆嚇著。”汪細衛笑道。
師娘利落地翻著餅子,回頭笑:“拆吧拆吧!看了你家那灶,早就想換個一樣的,趕緊換新的!就是辛苦你倆了。”
“應該的。”兄弟倆應聲,先去後院清理那堆閒置的磚塊。
簡單早飯過後,兄弟倆一抹嘴就開工。汪細衛指揮:“細能,先把院裡磚頭搬牆角,彆礙事,我先拆灶。”
“好嘞!”汪細能乾勁十足。陽光漸烈,很快兩人額頭冒汗。
磚塊碰撞哐當作響,拆灶的吭哧聲此起彼伏,小院充滿忙碌活力。他們說笑著,時間飛快流逝。
剛清理差不多,院門響起大狗子的嬉鬨聲和叫人聲。
潘高園臉色紅潤的不像話,一手牽一個娃,背上還背著一個,笑吟吟進來。
“嫂子來了!”汪細能直腰打招呼。
潘高園笑道:“聽說今天拆灶壘灶,大事!我帶孩子們來瞧瞧能幫啥忙,也讓他們撒歡兒。”
說著挽袖子走向師娘,“師娘,這幾天灶台支哪兒?我搭把手。”
師娘樂嗬指指棗樹下:“就那兒吧,搭個臨時的,方便!”
兩個女人很快忙碌起來,大狗子在院裡好奇跑鬨,不時去撿塊磚,不時進廚房看燈光下彌漫的灰塵,添了幾分童趣熱鬨。
近午時分,院外傳來陌生招呼聲。
一個騎著自行車,肩挎舊工具包、衣著乾淨利落的中年男人出現門口,正是鄭師傅。
汪細衛趕緊迎上:“鄭師傅,您可算來了!一路辛苦!”
鄭師傅笑著點頭,往廚房一瞥,驚訝:“喲!舊灶都拆大半了?這速度真行!可給我省大力氣了!”
他看著清理得七七八八的灶台位置,滿麵笑容。
汪細衛憨厚一笑:“就想著您來了能直接上手,不耽擱您功夫。”
接下來兩天,小院熱火朝天。
鄭師傅手藝老道,動作行雲流水。汪細能全神貫注,眼睛像長在鄭師傅手上。
他牢記哥哥的話:看校準水平、瓦刀抹灰、錯縫砌磚,尤其細察灶膛弧度、火膛距離、煙道角度光滑度。
他假借遞工具搬磚,湊近偷師,默記於心。
汪細衛則主要在旁砌操作平台和兩個洗菜池,周到實用。
隻在鄭師傅操作一些他以前還有些不太確信的部位時,才停活湊近觀摩。
兩天後,嶄新結實、設計合理的新灶台落成。
師娘迫不及待試火,火苗劈啪歡快,順煙道溜走,鍋底受熱均勻,樂得她連連誇讚。
最後,汪細衛掏出早備好的五十塊錢,鄭重遞給鄭師傅:“鄭師傅,辛苦您!手藝真是這個!”他翹起大拇指。
鄭師傅客氣接過,寒暄幾句便騎上他的自行車告辭離開。
汪細能站在一旁,眼睛直勾勾盯著那五十塊錢進了彆人口袋,內心浪潮翻湧。
兩天,五十塊!這數字在他腦中轟鳴。
他飛快計算:就算自己手藝初成,一個灶隻收三十、二十,也比工地風吹日曬扛水泥強得多、快得多!還是受人尊重的技術活!
他望著哥哥檢查新灶台那專注滿意的側臉,驟然深刻理解了哥哥的話。
哥哥說得對,有門技術,真比什麼都強!
這不僅是手藝,更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生財之道!
他學習的渴望從未如此熾烈,眼中燃起對未來的希望之光。
他回頭跟著汪細衛繼續幫著做操作台麵,這也得學,學好了幫彆人做的時候,可以額外的多一筆收入。
小院裡,新灶台散發著泥土石灰的氣息,混合飯菜香,彌漫著勞動後的滿足與嶄新憧憬。
全部完工,師娘看著自家變得寬闊明亮的廚房,嘴角忍不住翹到了天上。
“哎呀,你們這可算是讓我省心了,去年那爐子弄好了我眼睛就好了大半,這省柴灶做好,我眼睛就不會有問題了。”
潘高園拉著師娘的手抱怨:“說了讓您老人家去我那邊住幾天,這邊弄好了再回來,您就是不答應,這兩天您可是遭罪了。”
師娘笑著說:“遭啥罪哦,搞集體那些年吃不飽飯才叫遭罪,你們這些年輕娃娃不懂事呢!”
周末了,願大家周末開心!
喜歡山裡那點破事請大家收藏:()山裡那點破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