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去年鄉裡搞活動,特意從鄰縣請老師傅做的蛟鄉特產山核桃仁,手工炒的,香得很,不算貴重,是咱們蛟鄉的土味。”
他指著那本書說:“這本鄉誌,是前幾年出的,裡麵有些老資料,對魏書記了解蛟鄉或許有點用。你把這些加上,就說是我這個‘老蛟鄉’的一點心意,請他多指教。”
梅叔的眼神很鄭重,“細衛,魏書記已經知道咱們的關係了。你說話……稍微注意點分寸。他現在壓力也大,彆讓他覺得咱們是去給他添麻煩或者……套近乎的。”
汪細衛鄭重地點點頭,將梅叔添加的東西小心地放進帶來的布袋裡:“梅叔,您放心,我心裡有數。我就是代表我和師傅,來看看他,表達一下支持。彆的,不多說。”
“好,好。”梅叔拍了拍汪細衛的肩膀,眼神複雜,“去吧,彆太晚了。他住在鄉政府大院最後頭那排平房,倒數第二間,燈亮著呢。”
從梅叔家出來,夜色更濃了。
鄉政府大院門口掛著兩盞昏黃的白熾燈,照亮了門前一小片水泥地。
汪細衛提著沉甸甸的布袋,順著梅叔指的方向,走向那排平房。
空氣裡彌漫著塵土和青草混合的味道,遠處偶爾傳來幾聲狗吠,更襯得這鄉政府大院的夜晚有些冷清。
他走到倒數第二間房門前,輕輕敲了敲門。
門“吱呀”一聲開了,魏書記站在門口,身上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舊夾克,手裡還拿著一份卷著的文件。
看到門外站著提著東西的汪細衛,他明顯愣了一下,眉頭習慣性地蹙起,似乎在思考著什麼問題。
昏黃的燈光勾勒出他清瘦而略顯疲憊的輪廓,眼窩深陷,下巴上冒出了青色的胡茬,完全沒有了在臨鄉講話時那種意氣風發的神采。
“你師傅呢?”魏書記的聲音帶著一絲疑慮。
“魏書記。”汪細衛臉上露出憨厚的笑容,將手裡的布袋提了提。
“我師傅在五縣幫朋友修繕道觀,一時半會兒回不來。我這次是臨時回來帶人手,也要趕去五縣。”
“想著您剛來蛟鄉,一個人在這邊,肯定不容易,我和師傅都惦記著,說什麼也得抽空來看看您,表達一下我們的心意和支持。”
他說話不卑不亢,語氣真誠,目光坦蕩地迎向魏書記審視的眼神。
魏書記眼中的驚訝漸漸被一種複雜的情緒取代,有意外,有疲憊,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暖意。他側身讓開:“快進來,外麵涼。”
魏書記的宿舍很小,一床一桌一椅,一個簡易的木衣櫃,幾乎就是全部家當。
桌上堆滿了文件、筆記本和幾本厚厚的村情調查資料,一個掉了漆的搪瓷缸子放在桌角,裡麵泡著濃茶。
房間裡彌漫著紙張、墨水和濃茶混合的味道,簡單得甚至有些寒酸,卻透著一股子埋頭苦乾的勁頭。
牆角立著一個沒打開的行李箱,看來他確實還沒完全安頓下來。
“坐,隨便坐。”魏書記拉過椅子給汪細衛,自己則坐到床沿上,拿起搪瓷缸喝了一口茶,深深歎了口氣,那份憂心忡忡再也無法掩飾。
“蛟鄉……比我想象的還要難。”魏書記看著汪細衛,眼神裡是坦誠的疲憊。
“一個月了,腳底板跑出水泡,嘴皮子磨破,聽到的、看到的,問題一大堆。黎鄉長那邊……明裡暗裡,阻力不小。我這心裡,像壓著塊大石頭。”
他苦笑著搖搖頭,“來之前,想過會難,但沒想到……這麼難。我甚至遠遠看過你們沙碩地,你那新房子蓋得真不錯!可我……沒敢去。”
“總覺得,自己還沒想出個章法,還沒能給鄉親們做點實事,就去找你們,有點……心虛。”
汪細衛聽著,心裡有些觸動。
他沒想到,這位鄉裡新來的書記壓力這麼大,甚至對自己這個“關係戶”都帶著一份近乎執拗的“體麵”。
他將布袋放在桌上,解開:“魏書記,您彆這麼說。您能來蛟鄉,就是咱蛟鄉人的福氣。您跑得辛苦,我們都看在眼裡。我和師傅,還有村裡人,都盼著您能把蛟鄉帶好呢。”
“這點東西,不值什麼,是我的一點心意,還有梅叔特意讓我帶來的,說是蛟鄉的土特產山核桃仁,還有一本鄉誌,想著您了解情況用得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特意點出梅叔,既是尊重長輩,也是表明這份心意的純粹。
魏書記的目光落在那包紅布包裹的核桃仁和舊誌上,眼神柔和了許多。
他拿起鄉誌,隨手翻了兩頁,又放下,看著汪細衛:“謝謝你們,也謝謝老梅。這東西,我收下了。”
他頓了頓,話鋒一轉,似乎想從沉重的鄉務中暫時解脫一下,“說說你吧,在五縣那邊怎麼樣?修繕道觀?這活兒精細,你師傅的手藝,沒得說。人手好找嗎?工錢結算順不順暢?”
魏書記主動問起工地的事,讓汪細衛感到一種被尊重的暖意。
他點點頭,精神也來了:“還行,道觀主人是師傅的老朋友,信得過。活兒確實細,木雕、彩繪都有講究,費功夫,但工錢給得厚實,不拖欠。”
“人手還好,這次去的不多,主要是幾個老師傅。就是……”
他想到潘高園的失落,臉上露出一絲無奈的笑,“我媳婦兒,老念叨著沒法跟著我出去,在家待著悶得慌。”
魏書記聽著,緊繃的臉上終於露出一絲難得的笑意,那笑容裡帶著幾分理解,也帶著幾分對這種質樸生活的向往。
“嗬嗬,跟著你,踏實啊。這說明你汪細衛,是個能讓家人安心的男人。這比什麼都強。”
他喝了口茶,看著汪細衛,“你師傅那邊,代我向他問好。告訴他,蛟鄉這邊,我心裡也有點底了。”
“等我把這團亂麻理出點頭緒,一定親自去沙碩地看看你,看看你們的新房子,也看看你們這些能人。”
昏黃的燈光下,鄉黨委書記和鄉村工匠的交談,沒有官腔,沒有客套,隻有對彼此處境的理解,對未來的期盼,以及那份在艱難時局中相互支撐的樸素情誼。
窗外的夜色依舊深沉,但這間小小的宿舍裡,卻仿佛透出了一絲穿透迷霧的光亮。
四千字大章,求大家幫我點點五星好評,謝謝!不知道怎麼操作的書友請看看我前麵發的單章!
喜歡山裡那點破事請大家收藏:()山裡那點破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