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關於汪細衛:一個傳統框架下覺醒的男性力量
再來說說男主汪細衛。
他是一個在父母羽翼下、聽著集體時代故事長大的農村青年。
“聽話”、“懂事”、“大的讓著小的”,這些觀念是從小刻入他骨子裡的行為準則。
他的改變,始於自己成為父親之後。
母親對待妻子的方式,他或許尚能忍耐,但當這種態度波及他的孩子時,他內心的護衛本能被徹底激活。
分家,正是他為守護自己小家庭而邁出的第一步。
汪細衛絕非愚笨之人,若是傻子,李池衛斷不會收他為徒。
他隻是在原生家庭的長幼秩序中,被教育成了沉默與順從的模樣。
一旦自立門戶,他被壓抑的主動性與能力便自然迸發。
若此時他還不能“雄起”,這便成了一部女主文。
他的成長體現在方方麵麵:家庭關係、工地經營、社會交往……他開始變得有主見,這是一個男人成熟的必經之路。
但無論如何變化,他性格的根基未變:淳樸、孝順、能乾。
正是這些品質,讓他不斷獲得外界的賞識與機緣。
有書友感覺他前後“像兩個人”,這可能與我每天的寫作狀態細微波動有關。
作為一名新手創作者,我在此感謝大家的細心指正,後續我會更加注意保持文風的統一與穩定。
三、關於汪細能及其他:在逆境中“向陽而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原本在計劃中,汪細能的結局也是走上絕路。
但後來我覺得那樣過於刻意,便修改了大綱,讓他活了下來,
以斷腿和失去孩子作為人生的重大懲戒與轉折。
大家試想,一個男人在接連遭遇斷腿、失去孩子等巨大打擊後,人生會走向何方?
是徹底沉淪,還是浴火重生?
我選擇讓他走向後者。
這本書最初曾想命名為《向陽而生》,其核心就是想書寫在泥濘困境中,人們如何通過自身的努力與堅持,最終尋得光明與希望的故事。
如果所有人物都一成不變,保持著開篇即定的性格與行為模式,那麼故事便失去了生長的空間,讀者也能從開頭一眼望到結局,這便失去了創作的意義。
我的創作理念很簡單:寫網絡小說,就是力求把一個個故事講得生動有趣,讓大家在閒暇時能會心一笑,或有所觸動。
於我而言,這也是鍛煉筆力、尋求突破的過程。
萬一,我能寫出一本大家都真心喜歡的小說呢?
在此,我可以再次小小劇透:在故事的中期,汪細衛的修道體係會進一步展開,更多有趣的故事將隨之而來。
但請大家放心,故事的根會一直紮在“老君山”這片土壤裡。
既然書名叫《山裡這點破事》,所有的恩怨情仇、成長蛻變,都將繼續圍繞這片山巒與村莊展開。
以上,便是我一些不成熟的心裡話,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這個故事與其中的人物。
感謝大家的每一份支持與批評,祝願各位書友生活順遂,也祝願我們的祖國日益繁榮強盛!
——重慶野人敬上
喜歡山裡那點破事請大家收藏:()山裡那點破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