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身困方圓知險厄,心係燈火溯根源為書友死亡山穀的佐田憐香加更)
汪細衛站在自家院門口,回頭對正在灶間忙碌的潘高園囑咐了一句:“我出去一趟,去魏書記那裡走走。”
潘高園聞聲從灶膛前抬起頭,火光映照著她的側臉,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
她快步走到門口,壓低聲音:“是該去了,都回來好幾天了。說話……當心些。”她指的是上次拜訪時遇到的“特殊情況”。
這事在鄉裡已經傳開了,村裡不少人都知道這件事情,汪細衛當然也給潘高園說了一下魏書記的情況。
汪細衛點了點頭,給了妻子一個安撫的眼神:“放心,我有分寸。就是尋常走動,探探口風。”
他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半新的中山裝,這是他認為比較“正式”的行頭,然後轉身融入了漸深的夜色中。
鄉政府大院在夜晚顯得格外安靜,隻有幾間辦公室還亮著燈。
魏書記的住處在二樓把角,窗戶裡透出昏黃的光線,看來在屋。
汪細衛深吸一口氣,踏著略顯陳舊的木質樓梯上樓,腳步聲在空曠的樓道裡回響。
他輕輕敲了敲門。
“請進。”裡麵傳來魏書記沉穩的聲音。
汪細衛推門進去,入眼還是上次來的模樣,壓根沒有絲毫變化。
魏書記正伏在桌前看文件,台燈的光圈照亮了他略顯花白的頭發和緊蹙的眉頭。
見到是汪細衛,他臉上露出一絲難得的驚訝,隨即放下文件,站起身,熱情地招呼:“喲!細衛?快進來坐!什麼時候回來的?”
“回來三四天了,魏書記。”汪細衛笑著在沙發坐下,姿態恭敬卻不卑微,“家裡雜事多了點,安頓好了,就趕緊過來向您報個到。”
魏書記親自給他倒了杯熱茶,放在麵前的茶幾上,然後在他對麵的沙發坐下,身體微微前傾,顯得很關切。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家裡都還好吧?你表弟上學的事都安排妥當了?要不要我打個招呼?”
“都妥了,勞您惦記。”汪細衛欠了欠身,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借此機會觀察了一下魏書記。
比起上次見麵,魏書記眉宇間似乎多了一絲疲憊,但眼神依舊銳利。
寒暄了幾句家常後,汪細衛覺得是時候切入正題了。
他放下茶杯,神情變得稍微嚴肅了些,聲音也壓低了些:“魏書記,上次我來……碰巧遇到您這兒有‘特殊’的同誌在。”
“當時情況緊急,我隻好扯了個謊,說是來找原書記問點舊事,沒敢打擾您,怕給您添不必要的麻煩。”
他邊說邊留意著魏書記的反應。
魏書記聞言,臉上的笑容收斂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複雜的神情,有慶幸,也有一絲後怕。
他重重歎了口氣,伸手拍了拍汪細衛的膝蓋,語氣帶著真誠的感激。
“細衛啊,這事兒我得謝謝你!你那隨機應變,可是幫了我大忙了!那時候正是敏感時期,審查得緊,要是當場被撞見有人來‘拜訪’,那真是黃泥巴掉褲襠裡,不是屎也是屎,渾身是嘴也說不清啊!”
這話帶著濃重的鄉土氣息,卻也道儘了其中的凶險。
兩人心照不宣地對視一眼,一種無形的信任和默契在空氣中彌漫開來。經過這個小插曲,談話的氛圍變得更加坦誠和深入。
話題自然而然地轉到了鄉裡的發展上。
魏書記點燃一支煙,深吸了一口,眉頭又鎖了起來:“細衛啊,你如今在外麵見了世麵,有本事了。咱們蛟鄉的情況你也清楚,底子薄,想要發展,難啊。”
他攤開手,語氣有些沉重,“我琢磨著,首要還是得提振農副業,讓老百姓地裡能多長出點錢來。
但光靠這個還不夠,‘要想富,先修路’這話喊了多少年了?
可你看看咱們鄉裡這路,坑坑窪窪,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好東西運不出去,外麵的投資也引不進來。
我最近就在為這事兒跑縣裡,希望能爭取點資金,把路修一修。”
汪細衛認真地聽著,不時點頭。
他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
隻要修路,必然涉及工程,而在蛟鄉地界上,無論是土方、石料還是簡單的勞務,目前看來,確實很難繞過他這個剛剛嶄露頭角、有一定實力和“背景”的本地人。
“魏書記您說得對,路不通,啥都白搭。”汪細衛附和道,語氣誠懇。
“要是真能立項修路,隻要是鄉裡需要的,有用得著我汪細衛出力的地方,您儘管開口。”
他表態很積極,但也留有餘地。至於辦企業,他暫時還沒有清晰的頭緒。
但如果真要投資,大概率也會圍繞著工程建設所需,比如開辦個采石場、沙場或者木材加工廠之類。
魏書記對汪細衛的態度很滿意,臉上露出了笑容:“好!有你這句話,我心裡就有點底了。等縣裡有了眉目,咱們再細聊。”
聊完了公事,氣氛輕鬆了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時,魏書記主動提起了錢左岸的案子,語氣變得低沉:“錢家的事……唉,真是飛來橫禍。留下兩個半大孩子,孤苦伶仃的。
鄉裡現在也困難,但再難也不能苦了孩子。
我們研究了,鄉裡會咬牙承擔起他們的學費和基本生活費,直到他們成年或者完成學業。”
汪細衛靜靜地聽著,他知道魏書記這話既是表態,也有說給他聽的意思。
他沉吟了一下,開口道:“魏書記,您和鄉裡有這個心,是孩子們的福氣。
我不是要替他們多要什麼,隻是希望鄉裡和村裡能記著,有這麼兩個孩子,是公家需要照顧的人,彆忘了自己的職責就好。”
他的話點到為止,既表達了關切,又表明了自己不會過度介入,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
又閒聊了一會兒鄉裡的閒話,杯裡的茶也涼了。
汪細衛見時間不早,便起身告辭。
魏書記將他送到辦公室門口,用力握了握他的手:“細衛,常來坐。鄉裡的發展,以後還需要你們這些能人多支持。”
“一定,魏書記您留步。”汪細衛謙遜地笑著,轉身下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