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既有故人之誼,亦有同道之誼,更因汪細衛和靜嫻道長這個紐帶,以及對護龍山共同的惡感,無形中結成了更為緊密的同盟。
而他們對元嬰大道的探討,也如同夜空中亮起的燈塔,為迷茫中的前行者,指明了可能的方向。
與青雲門主一番酣暢淋漓的論道後,玄雲道長婉拒了留宿玄女門的邀請。
他的心,早已被那牽引他前來的機緣感應,牢牢係在了那處瀑布石窟。
他對汪細衛道:“小子,帶老夫再去你那石窟坐坐。”
汪細衛自然無不應允。
兩人再次來到石窟,穿過水簾,進入那間已然空曠許多的密室。
幾口被汪細衛打開過的木箱放在原處,裡麵原本存放的靈液還剩下兩瓶。
玄雲道長的目光並未在這些世俗修士眼中的財富上過多停留,他的視線,如同最精準的尺子,丈量著密室的每一寸牆壁,感受著此地殘留的、若有若無的玄奧道韻。
“前輩,這些箱子……”汪細衛指了指那些空箱,有些不好意思。
玄雲道長擺了擺手,語氣平和而超然:“既是你發現的,便是你的機緣。老夫豈是那等奪人造化之人?能在此感受一番前人遺澤,已是幸事。”
他緩步走到一麵看似平平無奇的石壁前,那裡正是當初汪細衛發現第一個木箱的位置,也是那行以指力刻下、若非刻意感知極易忽略的字跡所在。
“天地為爐,造化為工;陰陽為炭,萬物為銅……”
玄雲道長輕聲念出那行字,手指虛撫過那鐵畫銀鉤、蘊含著無儘道韻的筆劃。
他的眼神不再是平時的淡然,而是變得無比專注,甚至帶著一種朝聖般的虔誠。
他不再說話,就那樣靜靜地站在石壁前,仿佛石化了一般。
周身氣息完全內斂,但汪細衛卻能感覺到,一股難以言喻的玄妙波動正以玄雲道長為中心,與石壁上的字跡,與這整間密室,乃至與整個老君山產生著某種深層次的共鳴。
密室內光線昏暗,隻有幾縷從石縫透入的微光,映照在玄雲道長肅穆的側臉和那行古老的留字上。
空氣中彌漫著塵埃、水汽和歲月沉澱的味道,此刻更添了幾分神秘與莊嚴。
汪細衛屏息靜氣,不敢打擾。
他看著玄雲道長,隻見對方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眼中時而閃過困惑,時而迸發恍然的神采。
那行字,汪細衛自己也看過多次,雖覺玄奧,卻難以深入理解。
但此刻在玄雲道長身上,他仿佛看到了那字裡行間蘊含的至理,正被一點點剝離出來,融入其道心之中。
“天地為爐……”玄雲道長再次喃喃自語,這一次,他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和明悟。
“原來如此……我一直以為金丹圓滿已是自身修行的極致,欲成元嬰,需向內極致求索,凝聚真我……錯了,狹隘了!”
他的眼睛越來越亮,周身那圓潤無瑕的氣息,仿佛打破了某種無形的桎梏,開始變得更加深邃、浩瀚。
“元嬰,非是於虛無中憑空創造!它應是……以此身金丹為‘銅’,以此方天地為‘洪爐’,以自身感悟與天地道則為‘炭火’,曆經淬煉,去蕪存菁,最終孕育出的、一個更貼近大道、能與天地同呼吸共命運的……‘真我’道胎!”
這番體悟,如同黑暗中劃過的閃電,瞬間照亮了他前進的道路!他一直苦苦追尋的突破契機,就在這前輩的留字中,被點透了關鍵的一層窗戶紙!
良久,玄雲道長緩緩閉上雙眼,深深吸了一口氣,當他再次睜開時,眼中神光已然內斂,但那份由內而外的通透與喜悅,卻難以掩飾。
他對著那麵石壁,鄭重地躬身行了一禮。
“多謝前輩點撥之恩!”
他轉過身,看向汪細衛,臉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這笑容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真切和輕鬆。
“小子,你這石窟,真是洞天福地!老夫困頓多年的疑惑,今日方得窺見門徑!這份人情,老夫記下了。”
汪細衛雖然不能完全理解玄雲道長究竟悟到了什麼,但能感受到對方那種豁然開朗的喜悅,也為之高興:“前輩能有所得,是晚輩的榮幸。”
玄雲道長點了點頭,目光再次掃過這間密室,眼中已無遺憾,隻有滿足與期待。
“此地於你,是起點,是寶藏。於老夫,則是明燈,是指引。好好珍惜此地,你的路,還長得很。”
他知道,自己凝結元嬰的關鍵一步,已然在此邁出。
剩下的,便是尋找合適的時機與地點,引動那“天地洪爐”,開始真正的“淬煉”了。
老君山之行,遠超他的預期。而這一切,都與眼前這個氣運不凡的年輕人,息息相關。
喜歡山裡那點破事請大家收藏:()山裡那點破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