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執木槍應戰,原是存心相讓,恐傷及同僚!
然比武不可草草收場。既知趙雲乃隱世高手,不如另擇對手再戰。
眾將目光移向獨酌的太史慈,思忖片刻卻又搖頭——萬一又是個深藏不露的?
最終視線落在淳樸老將黃忠身上:這位總該是實打實的老將了吧?
西涼將領徐榮上前抱拳:末將徐榮,鬥膽向黃將軍討教。
黃忠撚須回禮:徐將軍欲如何比試?
徐榮早有計劃:末將武藝難敵黃將軍。然為將者當精弓馬騎射——不如比試箭術?
西涼軍陣中頓時喝彩如雷。
熟悉徐榮者皆暗自讚歎:此乃陽謀!以己之長攻彼之短,端看黃忠如何接招。
西涼軍將校們臉上洋溢著勝券在握的笑意。要知道,徐榮的射藝在西涼騎射高手中都是名列前茅的存在。
那些老將縱然武藝超群又如何?
新晉將領們實在難以相信,這些老前輩在箭道上也能有如此造詣?
難道他們真能比肩自家主公,像虎牢關那驚天一箭般扭轉乾坤?
新將領們這份自信並非空穴來風。尋常武藝尚能勤學苦練,但射術一道更重天賦。在他們看來,黃忠的箭術未必有多麼出神入化。
雖說徐榮的做法略顯取巧,明顯是想以己之長克敵之短。可畢竟主公早有承諾,允許將領們施展各自所長。況且射術本就是武將必修之技——戰場上本就該揚長避短,哪管什麼陰謀陽謀?
西涼軍眾人個個胸有成竹,目光灼灼地望著自家將領。而南北兩軍、西園新軍與黑山軍的將校們,則齊刷刷轉向老將陣營。
先前楊睿挑戰趙雲時,老將們笑得那般從容,顯然是早知趙雲必勝。如今徐榮以箭術挑戰黃忠,倒要看看這些老前輩會是何等神情?
隻見以三大將為首的老將們,見徐榮竟要與黃忠較量箭術,先是麵露古怪神色,繼而紛紛搖頭歎息。這般情狀落在新將領眼中,眾人不禁相視而笑,低聲議論開來。
“嗬嗬嗬!瞧那些老將們的臉色,這場比試咱們穩操勝券!”
“聽說徐榮將軍是遼東人,【箭法】必定超群!”
“沒錯!該輪到咱們新派將領揚名了!”
高台之上,劉鳳用看待愚人的目光凝視著自我陶醉的新晉將領,暗自歎息:“天災尚可避,自尋死路誰能救?
徐榮啊徐榮!你想顯擺【箭術】,挑誰不好?
既然敢應戰,說明你徐榮既有求勝之心,又對自身【箭術】極為自信。
可你怎就昏了頭直奔黃忠而去?哪怕選典韋、麋芳那兩個活寶也好啊!
典韋專精【飛戟】,麋芳精通誇口——哪個不比挑戰黃忠強?
再不濟,選蔣欽、韓忠這等【箭術】之輩也行啊!
偏偏挑中了黃忠,黃漢升——漢末公認的【箭神】,當世無雙!
不是孤王不給你們機會,是你們自己往刀口上撞!”
老將們同樣投來憐憫的目光,暗自為徐榮搖頭。
劉鳳不願挫傷新將領的銳氣——畢竟都是燕軍棟梁,若因受打擊而一蹶不振,反倒弄巧成拙。
想及此,他輕叩禦座吸引眾將注意,對黃忠隱晦道:“漢升,都是自家兄弟,【箭術】切磋點到為止即可。”
言下之意:既要取勝,亦須給新人們留足顏麵。
落在新將領耳中,卻成了:燕王暗示黃忠將軍莫要贏得太難看……
“遵命!”黃忠與徐榮抱拳齊聲應答。
黃忠笑意溫和,拱手道:“徐將軍,老夫慣用自家弓箭,勞煩稍候片刻,我命副將取來便是。”
徐榮爽快點頭:“無妨,理所應當。”
不多時,杜遠雙手捧著黃忠的【黑鐵弓】快步走來,恭敬遞上。
黃忠接過長弓,揚眉問道:“久等了!如今弓箭在手,不知徐將軍想如何比試?”
徐榮目光觸及那漆黑弓身時,瞳孔驟然一縮——這絕非尋常兵器!
他既敢以箭術挑戰,自有傲人資本。普通將領或許不識此弓玄機,但徐榮這等神箭手卻一眼洞穿:此弓至少四石之力!
軍中尋常弓箭不過兩石,精銳射手方用三石。若持四石強弓,必是箭術超群之輩。
徐榮暗自握緊自己的四石弓,心頭微震:黃忠既敢當眾亮此重弓,豈是庸手?
他殊不知,這把【黑鐵弓】實為六石之弓!
徐榮壓下驚詫,沉聲提議:“不如先射固定靶?若未分高下,再議他法。黃將軍以為如何?”
黃忠捋須笑道:“便依徐將軍之言。”
——
宮牆內的演武場,兩名禁衛迅速將箭靶安置妥當。
黃忠與徐榮離席踱步,從容行至箭靶前方站定。
席間眾將停下觥籌交錯,目光齊集場中二人。
徐榮凝視前方靶標,對侍衛道:煩請將靶心移至百二十步處。
此言一出,滿座嘩然:竟要百二十步!
自古武藝分高下,射術堪稱第一流。
喜歡三國:從甄府贅婿到開國帝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甄府贅婿到開國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