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劉宏平叛詔令未達幽州,黃巾渠帥已率數萬兵馬進犯薊城錦繡山莊。幽州苦寒之地,本非黃巾覬覦之所——民貧悍勇,信徒寥寥,更有驃騎大將軍劉鳳坐鎮。其麾下剛破二十萬胡騎,威震邊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錦繡山莊如同明燈,為幽州子民點燃生機,故響應黃巾者甚少。且莊主劉鳳富甲天下,"天上白玉京"之名、"琉璃珍器"之譽,四海皆知。
錦繡山莊的龐大財富與物資儲備堪稱富甲天下。若能將其洗劫一空,黃巾軍的糧餉軍需難題便可迎刃而解。麵對如此誘人的目標,數萬黃巾軍在有心之人下,浩浩蕩蕩殺向這座寶庫。
此刻幽州薊城的錦繡山莊內,劉鳳自唐周告發張角謀反之日起便令全軍整裝待發。王越與童淵聞訊立即中止了對劉鳳、趙雲的劍術傳授。關羽、張飛、臧洪、典韋等悍將更是躍躍欲試——連二十萬胡虜鐵騎都擊潰過的他們,豈會畏懼這些剛拿起武器的農民?
典韋緊攥雙戟,渾身戰意沸騰。自投奔山莊以來尚未建功的他,眼見關張等人早有過大戰胡虜的威名,此刻更是迫不及待要率軍出征。就在劉鳳部眾蓄勢待發之際,隱秘衛急報:一名黃巾渠帥正引數萬大軍直撲山莊而來。
與此同時,叔父劉焉的求援信使也快馬趕到。這位幽州刺史隻知有大批黃巾軍進犯州境,卻不知其真實目標乃是錦繡山莊的巨額財富。儘管全州駐防著數萬邊軍,但分散各處的守軍根本來不及集結布防。
此外!劉焉對數萬邊軍能否剿滅同等數量的黃巾軍,心中也存著疑慮。
正當他苦思無果時,經兒子提醒,忽然想起附近錦繡山莊中的侄兒——劉鳳。
眼下這位侄兒乃大漢名將,若由其統兵平叛,區區數萬黃巾賊寇,定能一舉蕩平!
……
錦繡山莊演武場上,劉鳳身披七海蛟龍甲,手握天龍破城戟,銳利的目光掃過軍陣前列的關羽、張飛、臧洪、趙雲、褚飛燕、典韋六員大將,繼而投向下方——兩萬黃金火騎兵肅立如林,甲胄鮮明,兵刃寒光凜冽,整座演武場隻有戰旗獵獵作響。
"諸位!"劉鳳聲震四野,"剛獲密報,數萬黃巾軍距薊城已不足四十裡!形勢危急,正是我等再建功業、揚威天下之時!此戰——"
"必勝!"兩萬將士同時以刀擊盾,吼聲如雷。
"必勝!"
"必勝!"
望著沸騰的軍陣,劉鳳嘴角微揚,忽喝道:"韓忠聽令!"
"末將在!"身披鐵甲的韓忠大步出列。
"擢升你為牙門將,領千人隊鎮守錦繡山莊。"劉鳳擲地有聲,"此地安危,係於你身!"
"末將用性命擔保!"韓忠重重抱拳,甲葉鏗然作響。
劉鳳站在高台上,目光掃過整齊列陣的大軍前鋒。關羽、張飛、臧洪、趙雲、褚飛燕、典韋六位將領昂首挺胸地立於陣前。
"關羽、張飛、臧洪、趙雲、褚飛燕、典韋聽令!"劉鳳沉聲喝道。
六位將領同時跨步上前,抱拳應道:"末將在!"
"關羽仍領千人將,晉升騎督,統領三千黃金火騎兵。"
"張飛仍領千人將,晉升騎督,統領三千黃金火騎兵。"
"臧洪仍領千人將,晉升騎督,統領三千黃金火騎兵。"
"趙雲仍領千人將,晉升騎督,統領三千黃金火騎兵。"
"褚飛燕晉升牙門將,領千人將,統領三千黃金火騎兵。"
"典韋晉升牙門將,領千人將,統領三千黃金火騎兵。"
六位將領齊聲領命後退回隊列。劉鳳跨上戰馬,揚鞭高呼:"全軍出發!"
大動間,劉鳳率領六大將領與一萬八千黃金火騎兵殺氣騰騰地奔赴戰場。
根據密報,數萬黃巾軍正從南方逼近薊城,必經之路有一處險要山穀。劉鳳決意在此設伏。
行軍途中,劉鳳對趙雲和臧洪下令:"速率六千騎兵提前趕往山穀埋伏!"
“遵命!”趙雲與臧洪在馬上抱拳應聲,隨即率六千黃金火騎兵加速前行,很快超越大部隊,疾馳趕往預定山穀設伏地點。
與此同時,劉鳳親率關羽、張飛、褚飛燕、典韋四將及一萬兩千名黃金火騎兵,仍按原定行軍速度向同一目標進發。
不到一個時辰,劉鳳所部便抵達埋伏區域。騎兵縱使為保存馬力減緩速度,仍遠勝步兵行軍——更遑論這支缺乏軍事基礎的黃巾軍正徒步趕來。據最新密報顯示,數萬黃巾軍距此僅剩數裡之遙。
此時趙雲與臧洪的六千伏兵已完全就位。劉鳳的戰術布局是:待黃巾軍通過山穀後,立即由趙、臧二將率部封鎖退路,形成甕中捉鱉之勢。
選擇穀口設伏自有深意:其一,稍有兵略者皆知山穀易遭伏擊,若敵軍派斥候偵查極易暴露;其二,縱使黃巾軍未察覺異樣,數萬人行軍至險要處亦會本能警惕。
更重要的是,騎兵優勢在山穀地形難以施展。因此劉鳳將主力部署在穀口後方靜候。當黃巾軍安然穿出山穀,鬆懈之際發動突襲,既可充分發揮騎兵衝擊力,又能最大限度阻止潰逃——這些活口正是他需要的。
劉鳳並非輕視來犯之敵。但根據史料記載與唐周提供的黃巾軍內情,他確實難對這些烏合之眾抱以厚望。
劉鳳率領一萬八千名裝備精良的黃金火騎兵潛伏在山穀中,靜候多時終於等到那支拖遝的黃巾軍部隊。
這與他想象中的軍形象相去甚遠——眼前這支五萬人的隊伍更像逃荒的災民,而非令東漢朝廷震顫的軍。
隊伍鬆鬆散散地行進著,嘈雜聲不絕於耳。士兵們手中的"兵器"五花八門:農具、廚具、木棍一應俱全。將領們的坐騎同樣令人啼笑皆非,多是些耕田運貨的牲口。
最令劉鳳驚訝的是,整支隊伍既無軍紀,也無戰意。士兵們神情恍惚,將領們對潛在的危險毫無戒備——他們甚至沒有派出偵察兵查看這個適合伏擊的山穀。
看著這支毫無士氣的隊伍,劉鳳不禁懷疑:這樣的烏合之眾,真的能撼動一個王朝嗎?
黃巾軍在行軍途中同樣缺乏偵察意識,難怪曆史上淪為各路豪強的磨刀石,被輕易擊敗以換取戰功。
劉鳳苦笑著搖頭:“看來我還是高估黃巾軍了。”
儘管他一開始就對黃巾軍不抱太大期望,但心中仍有些失落。
喜歡三國:從甄府贅婿到開國帝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甄府贅婿到開國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