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軍心渙散,士氣低迷,諸位可有良策?若再不振作,隻怕討董大業要功虧一簣啊!"
此言一出,帳中諸侯皆露訝色。素來矜持的袁本初竟當眾認錯,實屬罕見。須知這位四世三公的盟主向來最重顏麵,縱有錯處也從不肯輕易低頭。
此刻見他坦承過失,眾諸侯反倒生出幾分敬意——大丈夫本當如此,敢作敢當方能成就霸業。
卻無人知曉,袁紹袖中雙拳早已攥得發白。若非此前將話說得太滿,以致聯軍新敗後騎虎難下,他又豈肯折節?但為了穩住軍心,為了誅滅董賊,這位盟主不得不壓下滿心不甘,演這出負荊請罪的戲碼。
袁紹誓要率領聯軍重整士氣,萬眾一心攻破虎牢關,直取洛陽城,誅殺董卓逆賊,迎奉天子,成就千秋偉業!
作為袁氏家臣中的頭號親信,韓馥急忙進言:"盟主言重了!此戰失利非盟主之過,誰都不曾料到呂布竟如西楚霸王再世般驍勇。"
"我軍雖遭小挫,但盟主敢為天下先的膽魄,仍激勵著三軍將士奮勇殺敵。"
韓馥頓了頓,繼續寬慰道:"請盟主切莫過於自責......"
這番擁護之辭讓袁紹臉色稍霽,他勉強抬眼對韓馥道:"文節有心了。本盟主定當振作,率領眾諸侯與將士們擊潰西涼軍,攻入洛陽,誅殺董賊,迎回天子!"
"當務之急是如何應對呂布?"袁紹話鋒一轉,麵露憂色,"我軍將領接連敗於其手,士氣低迷,軍心動搖。若不能扭轉戰局,隻怕真要葬送在董卓手裡了。"
孔融直言不諱:"唉!連顏良、文醜兩位萬人敵合力都敗下陣來,其他將領若出戰......"他苦笑著搖頭,"恐怕隻能白白送死。"
"如今唯有再請燕王殿下出馬了。"孔融鄭重提議,"除非燕王親征,否則無人能敵呂布。雖然難以啟齒,但眼下這是唯一的辦法。"
端坐盟主之位的袁紹聽到這個建議,頓時眉頭緊鎖,臉色陰沉下來。
袁紹此時實在不願聽到燕王劉鳳的名字,更不想提及此人。然而形勢所迫,他不得不看清現實——如今唯有請燕王劉鳳出戰,才有可能擊敗呂布!
想通這一點,袁紹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掃視殿內諸侯,故作謙和地問道:“諸位覺得恭祖的提議如何?”
他明知答案,卻偏要再問一遍,無非是想彰顯自己虛懷若穀罷了。眼下除了懇請燕王出戰,難道還有其他選擇?
馬騰、陶謙、孔融、張超等人早已有此意,見盟主開口,自然不會像上次般沉默。耿直的孔融率先表態:“我讚同恭祖的提議。如今能擊敗呂布者,唯有燕王!若不請燕王出手,我軍不知還要折損多少將士!”
“文舉兄所言極是!速請燕王出戰吧……”
“正是!燕王一出手,呂布必敗無疑……”
“隻要燕王上陣,破虎牢關易如反掌……”
諸侯們紛紛附和,仿佛隻要燕王出戰,呂布便不堪一擊。就連袁術也高聲讚同。
他雖不認為隻有劉鳳能勝呂布——在他眼中,麾下大將紀靈可比顏良、文醜強些——但終究不敢冒險。畢竟紀靈是他唯一的頂梁柱,絕不能有閃失!
更何況,請燕王出戰等於當眾打袁紹的臉,袁術自然樂見其成。即便聯軍攻破虎牢、殺入洛陽誅滅董卓、救回天子,最大的贏家也是盟主袁紹,而非他這個督糧官。
據此,他袁公路自是無須過多顧慮聯軍諸將得失,獨要防著盟主袁本初坐大,免得日後遭其壓製便是。
此刻端坐主帥之位,袁紹陰沉著臉,睥睨著帳下七嘴八舌請求燕王出戰的各路諸侯。
尤其瞥見自家那不成器的胞弟上躥下跳地帶頭附和,袁紹額角青筋暴起,恨不能當場甩他兩個響亮的耳光清醒清醒!
雖早知這蠢材慣會與自個兒作對,專挑這等場合下絆子,可誰教他袁本初先前誇下海口,說什麼帳下兩員猛將定能輕取呂布?
這口窩囊氣憋得袁紹胸口發悶,索性拍案冷聲道:"既然諸位都屬意燕王,那便這麼定了!"他目光掃向曹操,語氣生硬地補充道:"孟德,請燕王出陣之事就托付與你了。本帥忽感不適,先行告退。"
甫一起身,袁紹便頭也不回地往自家大營走去——堂堂四世三公之後,豈能折腰去求那劉鳳?
曹操仰首飲儘杯中殘酒,嘴角泛起幾不可察的苦笑。指腹摩挲著冰涼的青銅酒樽,他望著袁紹遠去的背影暗自嗤笑:盟主大人這病來得倒是巧。就憑這等器量也妄想與燕王爭鋒?怕不是要教三十萬聯軍分崩離析!
曹操在心中暗忖一番,長舒一口氣,將杯中酒一飲而儘,倏然起身環視眾諸侯,肅然道:"盟主既抱恙在身,不如由我等前往麵見燕王殿下!"
孔融當即拍案而起,熱切附和:"所言極是!當速請燕王殿下出兵!"
陶謙亦起身撫掌,和顏悅色道:"正是此理!兵貴神速,理應即刻拜謁燕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馬騰與張超相視一笑,齊聲道:"諸位同往燕營議事,切莫延誤軍機。"
袁術冷眼旁觀,嘴角噙著譏誚:"諸位自去向燕王罷,本帥需坐鎮中軍...姑且同行。"
韓馥麵色淡淡:"營中尚有軍務待辦,就不隨諸位同往了。"
袁氏兄弟麾下諸侯紛紛托辭推諉,竟無一人願往燕營議事。
...
虎牢關前,燕軍大帳。
劉鳳正與麾下眾將商議軍情,端坐主位朗聲笑道:"果如孤所料,諸侯聯軍中無人能敵呂布。"
"顏良、文醜雖稱河北名將,二人聯手仍敗於呂布之手。"
孫堅慨歎:"呂布之勇,堪比霸王再世!當日若是由他鎮守汜水關,吾命休矣!"
關羽坦然道:"若在兩軍陣前單打獨鬥,關某亦非其敵手。"
張飛聞言嗤之以鼻:"三姓家奴也配與霸王相提並論?"
呂布此獠毫無氣節,更無忠義可言,前後認了三個爹,實乃三姓家奴!
咱老張最瞧不上這等貨色,他呂布就算武藝再高強,將來也必成千古罵名。
華雄聞言連連頷首道:"主公,諸位將軍,呂布的武藝確實當世無雙。末將在西涼軍時雖未與他交手,但自知絕非其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