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燕王坐鎮,董卓未敢效史書廢立天子,反將劉協奉若神明,禮儀用度皆按規格。
西涼眾將聞言失色,顧不得禮數紛紛撲向城垛。當看清那麵迎風招展的王旗時,一個念頭如驚雷般炸響:
"燕王...真的親征了!"
董越、段煨、郭汜、張濟、樊稠都是追隨相國多年的老將,當年廣宗城一戰中燕隊的凶猛戰力與燕王劉鳳的驍勇善戰,至今仍深深刻在這幾位西涼悍將的腦海裡。
雖然董越等人對呂布的武藝充滿信心,但若要與燕王劉鳳交鋒,勝負可就難料了。想明白這一層,西涼眾將不敢怠慢,立即快步下城整備兵馬,隨時準備接應。
虎牢關外的戰場上,呂布騎著赤兔馬,手提方天畫戟來到陣前。當他看清對麵年輕將領的裝束時,眼中不由閃過訝異之色。隻見那武將身披黑底金紋的華美鎧甲,手持一杆形似方天畫戟的長兵,胯下是罕見的汗血寶馬,腰懸名劍,馬側掛著長弓。這身耀眼奪目的裝扮,將敵將襯托得如同天神下凡,頓時激起呂布心中強烈的妒意。
這個追求極致的男人始終懷揣著五大夙願:其一,要登頂武道巔峰,摘取"帝國第一名將"的桂冠;其二,要成為天下首富,實現兒時夢想;其三,要光宗耀祖,獲封最爵;其四,要迎娶世間絕色;其五,要馴服最神駿的坐騎。
可惜這些榮譽早被燕王劉鳳儘數收入囊中——"帝國第一名將"的稱號、"帝國首富"的頭銜、朝中最顯赫的官爵,全數歸屬這位燕王。這讓呂布耿耿於懷,始終認為劉鳳不過是憑借更好的出身與運氣,若換作自己擁有同等條件,定能取得更輝煌的成就。
呂布心中憤懣難平,對天對地都充滿怨懟,更嫉恨那些出身顯貴、才乾超群之人。
呂布殺意驟起,方天畫戟寒光一閃,直指對麵年輕將領,狂傲喝道:"報上名來!本將戟下不斬無名之輩!"
劉鳳端坐【烈焰】馬背,麵對呂布的挑釁,隻是含笑不語。
呂布見他這般神情,愈發惱怒:"死到臨頭還敢嬉笑?"
劉鳳這才悠然開口:"呂奉先,你本可成為當世名將,卻偏偏自毀前程——弑父投敵、背信棄義,這等醜事你也做得出來?今日得見,方知"人不可貌相"竟應在此處!"
"放肆!"呂布戟尖劇顫,"你算什麼東西,也配評說本將生平?"
霎時龍吟般的威壓席卷戰場,劉鳳聲如洪鐘:"豎起耳朵聽好!孤乃大燕國君、諸侯盟主、天子皇叔,官拜驃騎大將軍、太尉、幽州牧——現在你說,孤有沒有資格?"
得知眼前竟是威震天下的燕王,呂布雖稍斂狂態,卻仍妒火中燒:"嗬!原來你就是劉鳳。既無三頭六臂,憑何號稱【帝國第一名將】?不過仗著宗室身份,贏了幾場仗罷了!我呂布鎮守邊關十餘載,方天畫戟飲儘胡虜血,論武略論戰功,這名號合該歸我!"
虎牢關前,呂布橫戟立馬,聲震雲霄:
"今日我便要讓兩軍將士親眼見證——我呂布才是真正的帝國第一猛將!你劉鳳不過是仗著皇室血脈的紈絝子弟罷了!"
認出燕王劉鳳的瞬間,呂布如受傷的猛獸般徹底暴怒。渾身戰意沸騰,誓要在萬軍陣前光明正大擊敗這個皇族對手。他絕不相信這個養尊處優的親王,能比自己在邊關血戰中磨礪出的武藝更強。
"嗬。"劉鳳輕撫烈焰馬的鬃毛,嘴角泛起冷笑。確實,若不是自己穿越而來,呂布本該是當世第一武將。可惜這個莽夫非要當眾挑戰,妄想奪取名將桂冠——難道真以為皇族身份就能決定武藝高低?
"劉鳳!"呂布見對方露出譏諷神色,方天畫戟直指其麵:"你笑什麼!"
燕王輕拉韁繩淡然道:"既然呂將軍想比武奪名,本王成全你就是。"
"好!"呂布猛夾赤兔馬,畫戟卷起狂風:"且看誰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
"且慢!"劉鳳駕馭著赤焰戰馬,高聲喝止道:"溫侯莫急,孤王尚有要事未言。"
呂布猛然收緊韁繩,赤兔馬前蹄騰空發出嘶鳴,不耐煩道:"燕王劉鳳,何必如此囉嗦?兩軍對陣比武,哪來這許多廢話?"
劉鳳譏諷道:"奉先何必心焦?莫非怕孤王臨陣退縮?更何況爾不過一介武夫,孤王乃統率三軍的諸侯。諸多軍務需考量,豈是你這衝鋒陷陣之將能明?接下來的話本就不是說與你聽!"
言罷,劉鳳輕夾馬腹來到關前,仰首喝道:"董仲穎,孤王在此!"
虎牢關城頭,董卓聞聲歎息:"燕王殿下,經年未見,風采依舊。老臣不解,殿下貴為皇親,為何要與叛賊為伍?此乃誅九族的大罪啊!"
他繼續道:"本相奉遺詔輔政,卻有宵小之徒為一己私利起兵作亂,更將諸多罪名強加於老夫。殿下明察秋毫,為何要卷入此事?"
董卓深知劉鳳文武雙全,唯恐被其問責,故而搶先出言占據道義名分。他以朝廷正統自居,堅稱廢立之事皆遵詔命而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關外諸侯興兵討伐的所謂大義名分,不過是假借三公之名,根本不足為憑,董卓這才底氣十足地反問。
劉玄德跨坐赤兔馬上,揚首望向城頭那個臃腫身影,譏誚道:"董公何時也學會這般伶牙俐齒了?竟在兩軍陣前與本王小辯大義名分!"
"董公素來信奉"強權即真理"的準則,今日怎地換了副唇舌?"
輕歎一聲,劉玄德繼續道:"孤實在難以想象,當年那個為國討逆的董將軍,如今竟成了禍亂朝綱、欺君罔上的權奸。"
"廢少帝而立陳留王,董公確實奉的是聖意。但鴆殺弘農王、弑害何太後,獨攬朝政、黨同伐異、欺淩天子、荼毒天下......莫非這便是董公的輔政之道?"
言及此處,劉玄德語帶悵惘:"孤原以為董公當世豪傑,對董公為漢室立下的功勳素來敬重。可如今......董公難道連承認過錯的膽量都沒有了嗎?"
"若董公此時悔悟,孤願向天子求情從輕發落。既然執迷不悟,就休怪孤不顧舊誼了!"
"孤身為宗室藩王之首,天子皇叔,蒙聖恩深重,自當竭忠儘智輔佐新君,肅清朝綱。"
"道既不同,往日情誼就此斷絕。沙場之上,再見分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