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在馬上嗤笑道:"主公何必多此一舉?那些草包諸侯定然嚇破了膽。依俺之見,我大燕何須與他們為伍?"
經過這一役,諸侯們對燕王必將心悅誠服,不敢再生異心。
張飛直率道:"那些個諸侯,往後定會對大王服服帖帖的。"
劉鳳笑罵:"翼德,這話在自家說說便罷。諸侯們終究是奉朝廷之命共討董卓,休要這般褒貶。"
張飛在馬上渾不在意:"俺老張是燕國臣子,管他人作甚?雖說比不上軍師們機敏,卻也不是莽夫,絕不會給大王惹麻煩。"
劉鳳輕撫烈焰馬鬃,笑而不語。他深知張飛外粗內細,這些年在軍師們熏陶下愈加穩重,最是可靠。
回到燕軍大營,孫堅、趙雲等將領早已恭候:"恭賀大王凱旋!"
劉鳳將天龍破城戟擲與周泰,淡然道:"此乃意料中事。諸位且隨我入帳,稍後諸侯們必來道賀。"
眾人談笑間步入中軍帳,靜候諸侯來訪。
此時聯軍大營內,諸侯們猶自震驚。他們親眼目睹燕王一擊敗呂布,一箭退西涼大軍,不費一兵一卒竟抵數十萬聯軍之功。這般英姿,實非眾人所能企及。
諸侯們啞口無言,此時麵對燕王的威勢,竟不知如何應對。
燕王陣前擊潰呂布,這本在眾人意料之中。既是【帝國第一猛將】,取勝自然不在話下。
然而最後那一箭,卻是裸的震懾。不僅針對董卓,更是在警告天下諸侯。
那一箭之威,令世人見識到燕力的強盛。
聯軍大營外,曹操望著諸侯們驚惶的神色。即便是盟主袁紹,也麵色陰晴不定。
曹操暗自歎息。他明白眾人所想——皆是被燕威所懾。
何止諸侯們,就連他曹孟德心中也泛起懼意。那一箭所展現的淩厲氣勢,絕非他們所能企及。
日後麵對燕王時,恐怕都要提心吊膽。方才他自己不也心生畏懼?
但總不能就此默不作聲。
燕王凱旋,理當上前祝賀。畢竟應允了諸侯請求,若失禮相待,實在說不過去。
曹操環視眾人,輕聲道:"諸位,燕王得勝歸來,我等是否該去道賀?"
諸侯們這才回過神來,紛紛附和。
陶謙諂媚道:"孟德所言極是,理當前往祝賀燕王凱旋。"
孔融不悅地瞥了陶謙一眼,搶著道:"正是!燕王一擊潰敵,果然不愧帝國第一猛將之名!"
張超更是厚顏吹捧:"有燕王坐鎮,攻破虎牢、直取洛陽、誅殺董賊、迎回天子,豈非易如反掌?"
諸侯們紛紛厚著臉皮對燕王殿下極儘諂媚之能事。
曹操瞥見袁紹陰鬱的麵色,便提醒這位故交:"本初兄,理當由你帶領我等前往燕王大營道賀。畢竟身為盟主,若缺席這般場合,實在於禮不合。"
袁紹聞言臉色愈發難看。燕王劉鳳以雷霆之勢擊潰呂布,又以驚天一箭震懾數十萬西涼軍退守虎牢關,這般霸氣外露的表現,令他這個盟主如芒在背。此刻眾諸侯對劉鳳的阿諛奉承,更令他心煩意亂。如今曹操竟要他率眾前去道賀,這讓他怎能心甘情願?
可縱有萬般不忿,袁紹也無可奈何。他這個盟主不僅要維護表麵威信,更肩負著聯軍重任。此番燕王應諸侯之請出兵告捷,於情於理都該前往祝賀。更何況燕王兵鋒正盛,若此時開罪於他,吃虧的必是己方。
權衡利弊後,袁紹強作慷慨之態:"孟德所言極是,我等這就前往燕營恭賀凱旋。"
曹操見狀暗自搖頭。作為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他豈會看不透袁紹的心思?那轉瞬即逝的嫉恨眼神暴露了其狹隘心胸。"真是朽木不可雕也。"曹操心中嗤笑,"時至今日還認不清形勢?燕王如日中天,你袁本初拿什麼與人家抗衡?"
目睹兄長吃癟的袁術,則在一旁幸災樂禍地竊喜。
袁本初也配與燕王相提並論?簡直不知天高地厚。
我倒要瞧瞧,你憑什麼與燕國抗衡。你區區冀州之地,北麵就是實力雄厚的燕國兵馬。
有燕王鎮守北疆,你袁紹哪來的機會發展勢力?
你不是自詡汝南袁氏嫡長子麼?不是說自己是袁氏門庭的代表麼?
我倒要看看,你如何振興汝南袁氏。你如今不過占據渤海一郡,哪來的臉麵自稱代表袁氏門庭?
燕王坐鎮北方,你袁本初根本翻不出什麼浪花。
而我袁術坐擁南方,以袁氏嫡子身份,定能迅速發展壯大。到那時,我才是真正的袁氏正統!
這個時候,袁術還在盤算著和兄長爭權奪利,全然不知家族內鬥隻會讓外人得利。
————————
虎牢關外,燕營。
袁紹帶著十六路諸侯來到燕國營地外,對守門將士道:“渤海太守袁紹,攜各路諸侯前來拜見燕王。”
守衛早得了吩咐,笑道:“諸位請隨我來,燕王殿下已在中軍大帳等候。”
說完,便引著諸侯們向營地深處走去。
喜歡三國:從甄府贅婿到開國帝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甄府贅婿到開國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