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斬釘截鐵地說道:"奉孝,徐榮乃當世罕見的將才,尤擅騎兵作戰,文武兼備。寡人決意要將他招攬至燕國。"
說罷,他將目光轉向殿下的典韋與趙雲,下令道:"子龍、典韋,命你二人率三千禦林鐵衛前往,務必生擒徐榮。至於西涼殘部,降者收押,抗者立斬!"
見主公突然改變計劃,郭嘉不由蹙眉上前:"王上,當務之急是馳援函穀關。黃忠將軍僅率兩萬百戰神機營獨抗十餘萬西涼鐵騎,實在耽擱不得。招攬徐榮之事,不妨待函穀關戰事平息後再議?"
劉鳳從容擺手:"奉孝不必多慮。寡人隻需活捉徐榮一人,有子龍與典韋兩位萬人敵出馬,還不是手到擒來?黃忠以兩萬精銳對陣西涼鐵騎,應當無虞。大軍休整一夜,誤不了大事。"
"臣遵命。"見主公心意已決,郭嘉不再多言,恭敬領命。
“末將遵命!”趙雲、典韋齊聲抱拳領命,轉身大步流星跨出軍帳。
三千禦林鐵騎很快集結完畢,馬蹄聲如雷震般撕裂夜幕。兩位猛將決心趁夜突襲曹陽城——生擒守將徐榮不過探囊取物。縱使呂布親至也難擋二人鋒芒,遑論區區徐榮?
見郭嘉愁眉不展,劉鳳起身輕拍其肩:"愛卿多慮了。子龍與惡來皆有萬夫不當之勇,三千精銳鐵衛擒拿徐榮豈非易如反掌?"
"黃老將軍那支奇兵亦無大礙。"他負手望月接著說,"以漢升統兵之能,縱遇險境亦當全身而退。北疆戰事自有燕國將士擔當,你我在此憂心亦是徒勞。"
郭嘉仍緊鎖眉頭:"臣終究難以心安......"
"走吧!"劉鳳笑著拽起他,"陪將士們用膳去。"
......
晚膳後月華如水,劉鳳硬拉著軍師月下漫步。君臣二人信步閒談,忽聞幽靜處傳來少女呢喃:
"伏願義父逢凶化吉,蒼生早沐太平。更祈燕王殿下福澤綿長,萬家團圓......"
月光將少女虔誠的身影投在帳幕上,君臣相視莞爾。這軍中竟藏著如此至純至善的女子,當真意外之喜。
夜色中,少女虔誠的祝禱聲聲入耳,字字句句皆為黎民蒼生,竟無半分為己之私。
廊簷下,燕王劉鳳與謀士郭嘉相視而立。清風拂過,二人不約而同放輕腳步向前探看。隻見那少女盈盈下拜,素手合十正欲向天地神明行大禮。
忽有流雲掩月,朦朧月色為少女蒙上一層輕紗。待她款款起身之際,那雲又似通靈般悄然散儘。
皎潔月光傾瀉而下,照見少女真容的刹那,兩位觀者俱是呼吸一滯。但見月華流轉間,那玉骨冰肌竟令滿天星鬥黯然失色。
"皎若朝霞,灼若芙蕖。"劉鳳輕聲歎道。日間在司徒府中所見那個灰頭土臉的義女身影,此刻終與眼前絕色重合。
郭嘉聞言撫掌而笑:"主君此喻,恰如其分。"
"呀——"少女被突如其來的聲音驚得輕呼,轉身時羅裙旋開似蝶翼。待看清來人,她雙頰飛紅,慌忙斂衽施禮:"民女拜見燕王殿下。"
劉鳳眉峰微動:"姑娘如何識得寡人?"
少女低垂眼睫,羞赧答道:"日間在義父府中,曾得見王顏。民女...正是司徒府中義女貂蟬。"
此話一出,君臣二人皆是愕然。誰能想到日間那個蓬頭垢麵的丫頭,與眼前這位傾國佳人竟是同一人?月光靜靜地流淌在三人之間,恍若一場幻夢。
尤其是劉鳳本人,在親耳確認麵前少女的身份後,終於確信這位亭亭玉立的姑娘,正是名垂千古的四大之一——貂蟬。
命運的安排總是如此耐人尋味!誰能想到他與貂蟬的初次相遇竟會是在這般情形之下。
貂蟬那閉月羞花之姿,沉魚落雁之貌,確實不枉世人對其美譽有加。這般傾國傾城的絕代佳人,卻要被迫委身於董卓與呂布之徒,實在令人扼腕歎息。
想到王允那老匹夫竟忍心將如此佳人送入虎口,任其遭受屈辱,劉鳳心中便湧起熊熊怒火。當年讀三國演義時,讀到貂蟬淒慘遭遇就曾令他義憤填膺,恨不能改變紅顏薄命的命運。
如今機緣巧合,以他如今顯赫的身份與權勢,想要扭轉這位姑娘的命運不過是舉手之勞。既然天意讓他遇見貂蟬,他定不會讓曆史悲劇重演。
待他將王允那老東西救出後,以燕王之尊開口要人,料想對方不敢不從。雖說王府中已有甄薑、蔡琰、張寧、娜塔四位佳人,但比起貂蟬的絕世姿容,終究稍遜一籌。
能將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迎入王府,可是多少男兒夢寐以求的夙願。他劉鳳自然也不例外!
劉鳳故作驚訝地說道:"你可是白日那位姑娘?王司徒的義女?"
"嗯。"貂蟬依舊低垂粉頸,俏臉微紅地輕聲應道。
"貂蟬姑娘當真令本王驚喜。"劉鳳彬彬有禮地打趣道。
侍立一旁的郭嘉察覺自家主公似乎對這位貂蟬姑娘頗為中意,顯有意將其納入王府之意。再觀貂蟬神色,也似對主公暗生情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郭嘉暗自點頭,英雄配本是天經地義之事,何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