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冊所載神射手,養由基箭透七甲,三矢定亂世;李廣射石沒羽,奉先轅門射戟,仁貴三箭鎮天山——弓弦響處,無往不利。
尋常弓手六十步內可中鵠,過此則難取準。
軍中精銳不過百步穿楊,能百二十步者實屬罕見。
見眾將驚歎神色,徐榮唇角微揚。他手中四石硬弓雖能及百五十步,然無十足把握,故擇百二十步試箭。
昔年呂布轅門射戟,亦不過百五十步耳。
新晉將領嘖嘖稱奇之際,老將們卻氣定神閒——黃忠平日操練皆以百五十步為常,百二十步何足道哉?更有王上持霸王弓,二百步外取敵首級如探囊取物。
徐榮目光微轉,瞧見黃忠還是一副笑嗬嗬的老好人模樣。
徐榮心下冷笑:裝模作樣,我就不信你黃忠的箭術能勝過我?
他二話不說,目光鎖定靶心,沉心靜氣,從箭囊抽出一支箭,張弓搭箭,動作行雲流水,箭如驚鴻,正中紅心。
徐榮毫不停歇,接連從箭囊取箭,開弓放箭,箭箭釘在靶心。
見十支箭全部命中,徐榮嘴角微揚,客氣道:黃將軍請吧。我們各射十箭,比比誰更準?
黃忠笑吟吟地點頭,望著遠處的靶子對侍衛道:勞駕將靶子移到一百五十步外。
遵命。侍衛抱拳應答,默默將靶子推到指定位置。
新來的將領們聞言都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紛紛議論:
我沒聽錯吧?一百五十步?
黃將軍年過四十了吧,老將的眼神還這麼準?
有意思,正好見識下黃老將軍的箭術。
麵對新人們的質疑,老將們卻神色如常。
黃忠平日練箭向來都在一百五十步開外,今日這般布置,不過是遵奉王命,不想讓新將領輸得太難看罷了。
聽到黃忠要將靶子移到一百五十步,徐榮也不由將目光投向黃忠。
這個距離雖非他的極限,卻也是勉強能及,且難保箭箭正中紅心。莫非眼前這員老將,竟是深藏不露的高手?
黃忠笑容可掬地上前,手握黑鐵弓,從箭囊一把抓起十支箭,張弓如滿月,箭出似流星,十道殘影破空而去。
演武場上,十道寒芒劃破長空,呈筆直軌跡朝箭靶疾馳而去。
四周將士們不約而同驚呼:九星連珠!
隻聽咚咚咚一連串悶響,十支羽箭不偏不倚正中靶心紅點。
徐榮射出的十箭雖都命中靶心,卻未能儘數釘在中心紅點。而老將黃忠的十支箭矢,竟全部精準釘在靶心正。
更令人叫絕的是,黃忠射出的第二箭竟將首箭從中劈開,第三箭又將第二箭一分為二......如此循環往複,十箭皆精準釘入靶心。
黃忠撫須笑道:老朽獻醜了,幸未讓諸位失望!徐將軍,你我皆中靶心,不如算作平手?接下來如何比試?
此言一出,徐榮與西涼將領們陷入沉默。在場眾將都看得真切——無論射程還是準度,黃忠的箭術都遠勝徐榮,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徐榮身為名將,自然明白黃忠是在給他留顏麵。若繼續比試,不過是自取其辱。他當即抱拳道:黃將軍神射無雙,徐某心服口服。
王宮演武場高台上,劉鳳起身擊掌讚歎:妙極!黃漢升將軍不愧為我大燕第一神射手,箭術造詣舉世無雙!
不瞞諸位,孤王曾得黃將軍親授箭術,也算他半個徒弟。徐榮將軍此番落敗,實屬情理之中。
來,讓我們共飲此杯,為這場精彩比試慶賀!
敬徐將軍!敬黃將軍!眾將齊舉酒樽。
徐榮與黃忠舉杯還禮,眾人開懷暢飲,場中氣氛愈發熱烈。
劉鳳飲儘杯中酒,環視眾將笑道:黃將軍與趙將軍都已接受挑戰,不知哪位還想與在座將領切磋?
新晉將領們聞言竊竊私語:
黑山軍王當垂首歎道:我等挑戰黃、趙二位將軍皆迅疾落敗,還是莫要自取其辱了。
左髭丈八捋著虯須打趣道:眭固,你素來號稱黑山猛將,何不上場為我等爭些顏麵?
眭固瞪眼回懟:你左髭丈八當年隨張牛角將戰河北,威名赫赫,怎不親自下場較量?
不僅黑山諸將,西涼、南北兩軍及西園新軍將領也都議論紛紛,卻始終無人出列應戰。
大廳內的老將們眼神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目光灼灼地望著新晉將領們,等待被選為對手。
劉鳳端坐於龍椅之上,嘴角含笑注視著熱鬨的場麵。他心中雪亮:先前趙雲與黃忠的精彩表現,不僅贏得了滿堂彩,更讓新人們清楚認識到雙方實力的鴻溝。
但效果尚未達到預期——黃忠和趙雲展示的實力還不足以徹底震懾這些新將領。劉鳳暗自思忖:必須再加把勁,定要讓這些桀驁不馴的新人心悅誠服地走進軍事學院。
劉鳳清了清嗓子,故作疑惑道:怎麼都不願上場切磋?若無人應戰,今日比武就此作罷。諸位儘情享受宴飲之樂吧!不過彆忘了約定——明日準時到軍事學院報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番話猶如驚雷,新將領們這才恍然:這場比武絕非尋常宴飲,而是關乎前程的較量。若不能取勝,等待他們的將是枯燥乏味的求學生涯。
新將領們互相對視,眼中燃起戰意。有人暗忖:既然黃忠、趙雲這等高手難以匹敵,何不另擇對手?那些看似平庸的老將,說不定都是深藏不露的高手;而表麵上威風凜凜的,或許外強中乾?
既然兵器和箭術都難占上風,不如回歸本源——較量氣力!他們不信每個老將都天生神力。若果真如此,乾脆全體歸順,何必再戰?
前黑山軍將領陶升猛地起身,大步走到典韋麵前拱手道:典將軍,不知可否賜教一二?
典韋愣怔片刻,撓頭問道:陶將軍要和我比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