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元二十年七月,北美大陸籠罩在盛夏的灼熱中,而在佛羅裡達海峽蔚藍的海麵下,一場決定兩個大陸命運的海上決戰正在醞釀。這片連接墨西哥灣與大西洋的戰略要道,即將見證人類曆史上規模最龐大的海空決戰。
在巴拿馬城的地下指揮中心內,靖王柏淩銳站在巨大的海圖前,指尖輕輕劃過加勒比海的位置。海圖上密密麻麻地標注著雙方艦隊的預計位置和航線,參謀們正在緊張地進行最後的推演。
是時候了。柏淩銳轉身對參謀長說道,聲音在密閉的指揮室內格外清晰,美國海軍必須在這裡被終結。傳令鄧紹忠,大西洋艦隊全線出擊。同時讓李垠的太平洋分艦隊儘快就位。
此時在累西腓基地,大西洋艦隊提督鄧紹忠海軍上將正在進行最後的戰前動員。他站在號航母的艦橋上,凝視著港內密密麻麻的艦艇。四艘航空母艦、兩艘超級戰列艦、十二艘巡洋艦、三十餘艘驅逐艦和兩個潛艇支隊——這是帝國海軍史上最強大的特混艦隊。
諸位,鄧紹忠的聲音通過擴音器傳遍各艦,此戰將決定美洲戰場的命運。我們要讓美國海軍永遠記住這一天!
港區內,各艦正在做最後的出航準備。號戰列艦上,水兵們正在檢查380毫米主炮的裝填機構;號的飛行甲板上,地勤人員正在為式攻擊機掛載魚雷;潛艇基地裡,級的艇員們正在進行最後的設備檢查。
與此同時,在太平洋方向,李垠派遣的由號、號戰列艦率領的分艦隊已經繞過合恩角,正全速北上。而巴西、阿根廷等盟國海軍也派出了他們的精銳艦艇參戰。
美軍方麵,新任大西洋艦隊司令威廉·西姆斯海軍上將同樣在精心布陣。他將三艘經過現代化改裝的戰列艦、兩艘新建的列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四艘改裝航母以及大量護航艦隻部署在佛羅裡達海峽出口處,準備依托岸基航空兵的支援進行決戰。
七月十八日淩晨四點三十分,帝國偵察機在凱科斯群島以北海域發現美軍艦隊主力。鄧紹忠立即下令第一攻擊波起飛。
號和號的飛行甲板上頓時忙碌起來。地勤人員推著掛載魚雷和炸彈的式攻擊機快速就位,飛行員們在簡報室聽完最後的情報更新後,迅速奔向各自的戰機。
祝各位旗開得勝!航空聯隊長站在艦島旁,向依次起飛的戰機敬禮。
六點整,第一波128架戰機組成的攻擊群抵達美軍艦隊上空。美軍立即派出80架戰鬥機攔截,雙方在晨光初現的天空中展開激烈空戰。
注意高度!敵機在十點鐘方向!
第三小隊跟我來,掩護攻擊機組!
天空中充斥著機槍的咆哮和發動機的轟鳴。
就在空中激戰正酣時,帝國戰列艦部隊也開始向前推進。號和號在碼距離上率先開火,380毫米巨炮的怒吼震撼著整個海麵。
上午八點二十分,戰局出現轉機。帝國海軍航空兵憑借更豐富的作戰經驗,成功突破美軍防空網。號起飛的12架魚雷機在隊長林浩的率領下,冒著密集的防空炮火,對美軍旗艦馬裡蘭號戰列艦發動決死突擊。
保持隊形!跟我來!林浩在無線電中呼喊,他的座機在彈雨中劇烈震動,但仍堅定地衝向目標。
三條魚雷命中馬裡蘭號右舷,這艘三萬噸的巨艦開始緩緩傾斜。與此同時,號的俯衝轟炸機也成功命中美軍列克星敦號戰列巡洋艦,引發連環爆炸。
然而美軍也還以顏色。一架美軍轟炸機突破防空火力,將一枚500磅炸彈投在號航母的飛行甲板後部,引發大火。損管隊員冒著濃煙奮力搶救,總算控製住了火勢。
正午時分,戰鬥進入最激烈的階段。帝國海軍航空兵發動了第三波攻擊,這次的目標是美軍的護航航母群。24架式攻擊機在戰鬥機的掩護下,向美軍桑加蒙號護航航母發起了集中突擊。
注意規避高射炮火!攻擊隊長在無線電中提醒,第二中隊從左舷切入,第一中隊負責右舷!
美軍的防空火力異常猛烈,數架帝國戰機在接近過程中被擊落。但剩下的飛行員依然勇往直前,在距離目標僅500米處投下了魚雷。
命中!命中!觀察員興奮地呼喊。三條魚雷準確命中桑加蒙號,這艘改裝油輪很快就開始下沉。
與此同時,戰列艦之間的對決也達到了白熱化。號與美軍科羅拉多號在碼距離上展開了激烈的炮戰。雙方的主炮不斷噴射出耀眼的火光,巨大的水柱在艦船四周衝天而起。
修正彈著點,偏右200碼!天帝號的槍炮長緊盯著測距儀,齊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