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東歐平原的鋼鐵洪流深陷泥潭之際,全球廣闊的海洋上,一場同樣關乎帝國命運乃至世界霸權的爭奪,正以另一種形式激烈上演。
帝國的戰略家們深知,麵對德美同盟這樣橫跨大西洋的對手,以及維係自身遍布全球的聯盟體係與補給線,奪取並保持製海權,是比任何陸上攻勢都更為緊要的生命線。啟元二十年1920年)春夏季,帝國三大艦隊依據預設戰略,在浩瀚的大洋上同時揮出了利劍。
帝國大西洋艦隊提督鄧紹忠海軍上將,站立在旗艦“雲鵬”號航空母艦高聳的艦橋上,目光如刀,掃視著眼前無垠的深藍色海麵。他的艦隊以巴西累西腓為基地,如同一條盤踞在新世界門口的巨龍,任務清晰而致命:切斷美德之間跨大西洋的生命線,同時屏護聯盟國巴西、委內瑞拉的海岸,將戰火引向敵人的心臟地帶。
遼闊的大西洋航運線上,一場無聲的獵殺與反獵殺早已白熱化。由“海狼”級潛艇組成的遊擊支隊,如同真正的狼群,在北大西洋的濃霧和風暴區悄無聲息地巡弋。它們依據錦衣衛對外情報司和艦隊偵察機提供的模糊情報,耐心等待著獵物。
五月下旬,一支由三十餘艘貨輪、油輪組成,滿載著美國生產的糧食、鋼鐵、石油和工業製成品,在數艘老舊驅逐艦護航下的龐大船隊,試圖從紐約港駛向德國漢堡。他們選擇了看似偏僻的北航線,企圖借助惡劣天氣隱匿行蹤。
然而,帝國“海狼7”號潛艇的潛望鏡,如同死神的眼睛,早已在冰冷的浪濤中鎖定了它們。
“目標確認,大型運輸船隊,航向085,速度8節。計算攻擊諸元……”艇長低聲下達命令,潛艇如同幽靈般調整著位置。
“一號至四號發射管,定深三米,扇形散布,放!”
四枚533毫米重型魚雷脫離艇艏發射管,拖著細密的氣泡軌跡,無聲地射向船隊中心。幾分鐘後,接連幾聲沉悶的巨響在船隊中炸開,兩艘萬噸級貨輪和一艘油輪被準確命中。油輪瞬間化作巨大的火球,濃煙直衝雲霄,燃燒的原油在海麵蔓延,形成一片地獄火海。船隊頓時陷入一片混亂,護航艦隻像無頭蒼蠅般四處搜索,深水炸彈盲目地投入海中,激起衝天水柱,卻難以捕捉到早已深潛遠遁的“海狼”。
類似的場景在浩瀚的大西洋上不斷重演。帝國潛艇部隊憑借著優異的隱蔽性和強大的攻擊力,給予美德航運以沉重打擊,物資損失與航運保險費率的飆升,如同兩道絞索,開始慢慢勒緊德美的戰爭經濟脖頸。
與此同時,鄧紹忠親率以大中型艦隻組成的特混艦隊,在大西洋中部進行威懾性巡航。巨大的“天尊”號戰列艦,其380毫米巨炮的射程足以威脅任何敢於靠近的敵方水麵艦艇。而“雲鵬”號與“雲翔”號航母上起飛的“海鷹”式魚雷攻擊機和“烈風”艦載戰鬥機,則將艦隊的偵察與打擊半徑延伸至數百海裡之外。他們不僅獵殺落單的敵方輔助艦船,更時刻準備迎擊美軍可能派出的主力艦隊,確保帝國在大西洋腹地的戰略主動權。
相比大西洋的激烈獵殺,帝國印度洋艦隊提督李準海軍上將的任務,則更顯沉穩與關鍵。他的艦隊扼守著紅海與阿拉伯海的咽喉,其輻射範圍東至馬六甲海峽,西抵蘇伊士運河,堪稱帝國連接本土、天竺、南洋與歐洲戰區的“世界樞紐”。
李準的首要使命,是確保蘇伊士運河的絕對安全。這條人工水道是帝國兵力和物資輸往歐洲戰區最快捷的命脈,不容有任何閃失。印度洋艦隊的主力,包括由戰列艦改裝而成的航母“宣武”號、輕型航母“鸞鳥”號以及“廣德”號等主力艦,輪流在運河區東西兩端巡弋,構築了一道堅不可摧的海上長城。空中,艦載機和岸基航空兵日夜不停地進行反潛巡邏與防空警戒;水下,精心布設的水雷陣和反潛網讓任何敵方潛艇望而卻步。
在確保運河安全無虞後,李準果斷分遣一支強有力的分艦隊,由“宣武”號航母為核心,輔以數艘重巡洋艦和驅逐艦,穿越運河,進入地中海。
地中海的局勢相對複雜,殘存的意大利海軍和奧匈帝國海軍雖實力大不如前,但仍有一定威脅,且德軍潛艇也偶爾在此出沒。帝國艦隊的到來,立刻改變了力量對比。
帝國艦隊與英國地中海艦隊、法國海軍殘部主要依托北非殖民地港口)建立了聯合指揮部。帝國強大的航母力量,為盟軍提供了此前稀缺的遠程航空掩護和打擊能力。在“宣武”號的艦載機協助下,盟軍牢牢掌握了地中海的製空權和製海權,不僅徹底消除了軸心國水麵艦艇對南歐盟國海岸線的威脅,更有效地保障了通往希臘、南斯拉夫乃至未來在意大利方向可能登陸的盟軍部隊的海上補給線。帝國赤龍旗與米字旗、三色旗在地中海的湛藍海麵上並肩飄揚,宣告了這片古老內海已完全處於聯盟掌控之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在廣袤的太平洋,帝國太平洋艦隊提督李垠海軍上將,正執行著靖王柏淩銳“海權優先”戰略中最具壓迫性的一環——對美國西海岸的全麵封鎖與致命打擊。
太平洋艦隊以東瀛府和珍珠港為主要基地,麾下擁有曆經戰火考驗的“天龍”號航母、修複改造後的“翔鳳”號航母,以及“龍威”、“龍騰”號等高速戰列艦。他們的任務明確而冷酷:鞏固帝國在太平洋中西部已取得的絕對優勢,同時像一把鐵鉗,死死扼住美國通向太平洋的喉嚨。
李垠采取了多層次、立體化的封鎖戰術。由“鎮海”級重巡洋艦和“角鯊”級遠洋潛艇組成的外圍巡邏線,遠至關島以東、阿留申以南,獵殺任何試圖進出美國西海岸港口的船隻。無論是懸掛美國旗的商船,還是中立國的可疑船隻,一經發現,輕則勒令返航、登船檢查,重則直接擊沉。曾經繁忙的舊金山、洛杉磯、西雅圖等港口,如今門可羅雀,航運幾近斷絕,美國與亞洲、澳洲的貿易聯係被硬生生斬斷。
美軍自然不甘心失去太平洋。在經曆了中途島、珍珠港等一係列慘敗後,他們利用其強大的工業能力,傾儘全力重建太平洋艦隊。一批新建造的驅逐艦、巡洋艦,甚至匆忙完工的“埃塞克斯”級航母“費城”號,被集結起來,企圖打破帝國的封鎖,至少恢複近海航道的安全。
六月上旬,這支由“費城”號航母、兩艘重巡洋艦和八艘驅逐艦組成的美軍特混艦隊,在海軍中將哈爾西的指揮下,冒險駛出聖迭戈軍港,試圖尋找帝國艦隊決戰,或至少證明美國海軍在太平洋的存在。
然而,他們的行蹤早已被帝國前出的潛艇和遠程偵察機發現。李垠等待這個機會已久。
“終於出來了。”李垠在“天龍”號的指揮室裡,看著沙盤上代表美軍艦隊的標識,嘴角露出一絲冷峻的笑意,“命令,‘翔鳳’號艦載機群先行發動空中打擊,‘天龍’號機群待命。巡洋艦分隊前出,占據有利炮擊陣位。我們要在這裡,”他的手指點在洋麵上一個不起眼的坐標點,“送美國太平洋艦隊最後一程!”
激烈的海空大戰在距離加州海岸約六百海裡的洋麵上爆發。帝國“翔鳳”號率先發起攻擊,數十架“海鷹”俯衝轟炸機和魚雷機在“烈風”戰鬥機的掩護下,如同蜂群般撲向美軍艦隊。美軍“費城”號奮力反擊,艦載戰鬥機升空攔截,防空火炮在空中織成密集的火網。但帝國飛行員經驗更為豐富,戰術更為嫻熟。儘管損失了不少飛機,但致命的魚雷和炸彈還是接連命中“費城”號和多艘護航艦隻。
正當美軍艦隊忙於應付空中攻擊時,李垠親率以“天龍”號為核心的主力艦隊切入戰場。“龍威”、“龍騰”號戰列艦的356毫米主炮發出了震天動地的怒吼,巨彈呼嘯著跨過數十公裡的距離,精準地砸向已是傷痕累累的美軍戰艦。與此同時,第二波來自“天龍”號的艦載機群加入了戰場,給予了美軍艦隊最後的致命一擊。
戰鬥持續了數小時。當夕陽將太平洋染成一片血紅時,曾經象征著美國海軍複興希望的新太平洋艦隊,已化為海麵上燃燒的殘骸和漂浮的油汙。“費城”號、兩艘重巡洋艦及大半驅逐艦沉入冰冷的太平洋底,僅有少數艦隻帶傷狼狽逃回本土。美軍司令哈爾西將軍下落不明。
此役,帝國太平洋艦隊以較小的代價,徹底消滅了美國重建的太平洋艦隊,無可爭議地掌控了從東瀛府到美洲西海岸的整個太平洋製海權。美國失去了在太平洋上與帝國爭鋒的最後資本,其西海岸門戶徹底洞開,完全暴露在帝國海空力量的兵鋒之下。
全球三大洋的製海權爭奪,在戰爭初期便以帝國海軍的壓倒性勝利而告一段落。大西洋的破交、印度洋的控扼、太平洋的封鎖與殲滅,帝國海軍用鋼鐵與火焰,為後續的陸上決戰鋪平了道路。
喜歡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請大家收藏:()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