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番外:北洋三傑——新朝柱石_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 > 第22章 番外:北洋三傑——新朝柱石

第22章 番外:北洋三傑——新朝柱石(1 / 1)

啟元四年,清朝的龍旗在帝國的赤龍旗麵前黯然墜落,北京城的易主,對於許多前清舊臣而言,是一個時代的終結,亦是個人命運的十字路口。在這曆史的洪流中,原北洋新軍的核心——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這並稱“北洋三傑”的宿將,麵臨著至關重要的抉擇。

帝國王師入京時,軍容整肅,紀律嚴明,與傳聞中“叛軍”的形象大相徑庭,更與暮氣沉沉的八旗、綠營形成了鮮明對比。王士珍時在軍機處值班,聞變並未倉皇出逃,而是冷靜地命令屬下各安其職,保全檔案文書,靜待時局明朗。他深知,清廷氣數已儘,徒然的抵抗隻會帶來無謂的犧牲與混亂。當帝國衛戍將軍柏淩峰派人接洽時,王士珍審時度勢,以其一貫的沉穩與務實,選擇了順應大勢。他並非貪生怕死,而是看到了這個新生帝國蓬勃的朝氣與強大的組織力,或許,這才是能真正挽救積弱中華的力量。

段祺瑞其時正率部分北洋新軍駐防京畿外圍。麵對帝國大軍壓境,他麾下軍官多有請戰者。段祺瑞卻力排眾議,嚴令不得輕啟戰端。他親眼目睹了帝國軍在廊坊戰役中摧枯拉朽般的戰鬥力,深知己方裝備、訓練、士氣皆處下風。“打仗,打的是國力,是軍心。如今朝廷還有何國力?軍心又在何處?”他對心腹將領如此說道。在帝國武王柏淩嶽遣使招撫後,段祺瑞毅然下令所部放下武器,接受整編。他的剛毅果斷,在這一刻化為了對現實的清醒認知。

馮國璋則是在帝國軍控製北京後,經友人斡旋,親自前往大都督府謁見了武王柏淩嶽。柏淩嶽並未因他曾是清廷重臣而輕視,反而與他縱論天下軍事,探討強軍之道。馮國璋為柏淩嶽的見識與氣度所折服,亦深感帝國求才若渴。他回到寓所,對親信感歎:“此真命之主也!我等報國之心,未必非要效忠於一姓之王朝。”不久,他便上表帝國,表示願效犬馬之勞。

帝國皇帝柏淩雲雄才大略,用人不拘一格。對於王、段、馮這等具有現代軍事素養的將領,並未閒置,而是量才施用,使其在帝國擴張的戰場上再立新功。

啟元七年,北疆烽火驟起,俄寇犯境。皇帝決意迎戰,掛帥北征的武王柏淩嶽,便將這三位前北洋俊傑納入麾下。在寒冷的北國,他們的軍事才能得到了充分施展。

段祺瑞以其擅長的炮兵指揮聞名。在拔除俄軍“鷹嘴砬子”要塞的戰役中,定王柏淩峰製定奇襲計劃,段祺瑞奉命指揮炮兵進行正麵佯攻。他精準的炮火覆蓋,不僅有效吸引了守軍主力,更巧妙地為馮國璋率領的奇襲部隊創造了絕佳戰機。此戰告捷,段祺瑞的炮兵戰術給帝國將領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善戰”之名不脛而走。

馮國璋則在北疆展現了其勇猛與執行力。在柏淩峰奇襲“鷹嘴砬子”的計劃中,他親率精兵,於嚴寒之夜攀爬懸崖,出其不意地出現在俄軍側後,與正麵強攻部隊裡應外合,一舉奪塞。其後,他更乘勝追擊,再殲敵一團,戰功卓著。其“忠勇”與果敢,贏得了帝國軍同袍的尊重。

王士珍雖較少親臨一線衝鋒陷陣,但其“北洋之龍”的謀略與穩健在更大的戰略層麵得以體現。他協助柏淩嶽、柏淩峰處理軍務,協調各部,規劃後勤,以其周全的思慮彌補了帝國軍某些年輕將領的急躁。在北疆戰事中,他更多是作為戰略層麵的重要參謀和戰役計劃的可靠執行者,其“深思熟慮,老成持重”的風格,成為北伐軍指揮部穩定的基石。

北疆戰事結束後,帝國武功日盛,四處征伐。北洋三傑也隨之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但均成為帝國軍事體係中不可或缺的重臣。

段祺瑞繼續其在野戰部隊的輝煌。他擔任帝國常備軍軍帥,統率帝國精銳,東征西討。在征倭之役、南洋攻略乃至後續對俄的“北伐”中,他的部隊始終是帝國陸軍的尖刀。強渡伏爾加河、血戰喀山、圍困莫斯科……一係列硬仗、惡仗,鑄就了他“帝國鐵帥”的威名。最終在“啟元整軍”中,他被任命為權勢最重的第一集團軍司令,駐節聖彼得堡,鎮守帝國新辟的東歐疆域,成為帝國藩屏歐洲的擎天一柱。

馮國璋亦以其忠勇和穩健,屢擔重任。他先後統領第七軍等部,轉戰各地。無論是在朝鮮半島對日作戰,還是在廣袤的中亞沙漠與俄軍周旋,他都能較好地完成使命。其為人處世較為圓通,在帝國新舊將領中人緣頗佳。雖不像段祺瑞那樣鋒芒畢露,常擔任主攻,但其部隊亦是帝國依賴的重要力量。遺憾的是,長年的軍旅勞累拖垮了他的身體,最終於啟元十九年冬,在第七軍行營因舊傷複發並發肺炎去世,未能親眼見到帝國的終極勝利。皇帝柏淩雲聞訊歎息,追封其為保定公,諡號“襄毅”,以郡王禮製厚葬,極儘哀榮。他的去世,也間接推動了帝國軍隊的年輕化改革。

王士珍的路徑則更具特色。在經曆了一段時期的野戰指揮後如征倭之役北路軍的作戰),其卓越的組織與後勤才能,以及沉穩的性格,使其逐漸轉向戰略協調與軍事建設領域。他曾參與帝國新軍的整訓工作,協助大都督府製定軍事條令,後期更多負責後方勤務、兵員動員及重要軍事區的防務。在“啟元整軍”計劃中,他被尊為功勳元老,雖未像段祺瑞那樣出任前沿集團軍司令,但被授予“帝國元帥”榮銜,成為帝國陸軍軍官學校校長,專注於培育將才,以其豐富的經驗為帝國軍事體係的長遠發展貢獻智慧。

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這三位出身北洋的將領,在舊王朝的廢墟上,選擇了順應曆史潮流,投身於中華帝國這艘新興的巨艦。他們摒棄了狹隘的忠君觀念,將自身的軍事才華奉獻給了國家重塑與強盛的事業。在帝國的鐵血征途中,他們並非僅僅是“降將”,更是以其卓越的能力和戰功,贏得了尊重與地位,成為了帝國開疆拓土、奠定霸業的重要基石。他們的命運軌跡,也正是那個天崩地裂、革故鼎新時代中,許多精英人士尋求個人價值與國家前途新出路的縮影。

喜歡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請大家收藏:()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退休滿級大佬的養崽日常 瘋權:星核陷落 三國:好感度變強?先讓二爺心動 我隻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人 蝕骨診室 禁睡區 去父留子,陸先生,再也不見! 古墓迷蹤:九域秘辛 我的AI我來養 開局亂世成流民,我攜妹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