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祭天稱帝昭日月 定鼎新京封群臣_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 > 第13章 祭天稱帝昭日月 定鼎新京封群臣

第13章 祭天稱帝昭日月 定鼎新京封群臣(1 / 1)

廣州城在一種極度壓抑又暗流湧動的氣氛中煎熬了數日。柏家軍以鐵腕手段迅速撲滅了城內的騷亂,又以《安民告示》勉強安撫了惶惶人心,但空氣中依舊彌漫著不安與猜疑。舊朝的官吏縮在家中,透過門縫窺探著街道上巡邏的新主人;商賈們計算著庫存銀錢,忐忑地觀望風向;普通百姓則緊閉門戶,祈禱著戰火不要再次燒到自家門前。所有人都明白,刀兵之威可暫定一時,卻難服長久。總督衙門裡那位年輕的征服者,需要一場更具震撼力、更能昭示天命所歸的儀式,來將這短暫的軍事勝利,澆築成不可動搖的政治現實。

時機緊迫,柏淩雲深諳此理。稱帝,已非長遠謀劃,而是穩固眼前局麵的燃眉之急。文履謙與欽天監殘留的官員夜觀天象更多是依據政治需要),很快擇定了一個“紫微星明,帝星朗照”的黃道吉日。命令一下,整個廣州城如同被鞭子抽打的陀螺,被迫高速旋轉起來。

數以千計的工匠被征召而至,日夜不休地將總督衙門及其門前廣場改造為臨時的祭天壇場。木材、綢緞、油漆被源源不斷運來,叮叮當當的敲打聲和工匠們的吆喝聲晝夜不息。雖然倉促,但在無數火炬的照耀和嚴苛的督工下,一座雖不奢華卻莊嚴肅穆的祭壇終究是拔地而起。高高的柴垛燔柴)準備就緒,擺放著三牲太牢)、玉帛、醴酒的供案擦拭得光可鑒人。

柏淩川帶領著一群投誠的前清文案師爺和招募來的落魄文人,幾乎熬乾了燈油,翻閱典籍,絞儘腦汁,起草著祭天文、即位詔書、封賞名單以及一係列急需的安民、求賢、免稅暫時)的初版政令。每一份文書都需反複斟酌,既要彰顯新朝氣象,又要顧及現實人心。柏淩峰則將警戒級彆提到最高,廣州各城門、要道、衙署倉庫皆增派重兵,巡邏隊加倍,細作密布,確保大典前後絕無任何差池。柏淩源則周旋於各大商號與士紳府邸之間,半是勸慰半是威逼,為這場大典“募捐”所需的巨額錢糧物資,並“邀請”他們準時出席觀禮。

被軟禁的總督德壽,也被被迫發揮最後一點價值,顫顫巍巍地交出了那枚象征著兩廣最高權力的官印,並被“請”去撰寫一份“勸進表”,以示天命所歸,清廷舊臣亦望風披靡。這一幕,充滿了諷刺與無奈,卻又是政治現實最真實的寫照。

吉日終於來臨。天色未明,新搭建的祭壇周圍已是火把通明,甲胄鮮明的柏家軍精銳裡三層外三層肅立護衛,鋒利的刀槍在火光下閃爍著寒光。被“請”來的廣州城內文武舊吏、頭麵士紳、富商巨賈們,身著最好的禮服,按照指引戰戰兢兢地立於壇下指定區域,彼此交換著惶恐而又夾雜著一絲好奇的眼神,空氣中彌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緊張與期待。

辰時正刻,朝陽噴薄而出,萬道金光刺破雲層,恰好灑滿整個祭壇,仿佛真是上天垂象。低沉雄渾的號角聲如同巨龍蘇醒的喘息,隆隆的鼓聲隨之擂響,震人心魄。

在萬千道目光的聚焦下,柏淩雲踏上了通往祭壇的台階。這身趕製出的袞服比他想象中更為沉重,金線刺繡摩擦著內襯,發出細微的沙沙聲,像無數個竊竊私語的曆史瞬間附著在身上。那頂平天冠尤其沉重,十二旒玉藻在眼前規律地晃動,切割著他的視野,將台下黑壓壓的人群和遠處模糊的城郭,分割成一片片晃動的、不真實的圖景。

每一步踏在冰冷的石階上,腳步聲在肅靜中異常清晰。他能聽到自己胸腔裡心臟沉穩而有力的搏動,這聲音比任何禮樂都更直接地敲擊著他的耳膜。他曾無數次想象過這個時刻,但真正來臨,感受到的卻不是純粹的豪情,而是一種被曆史的洪流推至此地的、近乎孤寂的清醒。這玉藻遮蔽了臣民的視線,也隔絕了他自己,從此,“柏淩雲”這三個字,將不再僅僅屬於他自己。

他的腰間,依舊佩戴著那柄隨他征戰至今的長劍,象征著權力源自武力。

他的身後,跟著以文履謙、柏淩嶽、柏淩峰為首的核心班底,以及沈富安、何三等新晉權貴,皆身著趕製出的嶄新朝服,神情肅穆,步步相隨。

祭天儀式由文履謙擔任大禮使。他立於壇側,展開長長的祭文卷軸,運足中氣,以清晰而莊重的聲調開始朗讀。祭文駢四儷六,文采斐然,先痛陳清廷昏聵無能、喪權辱國、壓榨百姓之累累罪行,將當下神州陸沉、生靈塗炭之景象歸咎於舊朝失德;繼而極力頌揚柏淩雲起於微末而心懷天下,順天應人,救民水火,南定廣州之赫赫武功與偉岸德行;最後,鄭重昭告皇天後土:

“……臣柏淩雲,誠惶誠恐,謹以明德,昭告於皇天上帝、後土神隻:清祚已衰,天命靡常,神州板蕩,蒼生倒懸。臣承昊天之明命,荷祖宗之餘烈,應億兆之籲請,不敢固辭,於茲廣州,革故鼎新,肇造鴻基!定有天下之號曰——中華!建元——啟元!立都曰——新京!惟祈上天,眷佑蒼生,永綏兆姓,祚我無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朗讀畢,聲震四野。柏淩雲上前,親自焚香奠酒,行三跪九叩大禮,動作舒緩而莊重,每一個叩首都仿佛撞擊在觀禮者的心上。台下眾人,無論心思如何,在此宏大儀式與森嚴軍威的壓迫下,皆不由自主地隨之匍匐跪拜。當柏淩雲最後一遍叩首起身時,壇下山呼海嘯般的“萬歲”聲浪驟然爆發,如同潮水般席卷了整個廣場,直衝雲霄,久久回蕩在廣州城的上空。這聲音,強行撕裂了舊時代的帷幕,宣告著一個名為“中華帝國”的新王朝,在這南國邊陲巨城,以一種近乎兵變的方式,悍然登上了曆史舞台。

祭天禮成,隊伍移駕至已被更名為“奉天殿”的原總督大堂。柏淩雲於禦座之上,再次接受百官朝賀。此刻,他端坐於曾經屬於德壽、更屬於無數清朝總督的位置上,俯瞰著堂下跪拜的形形色色的人群,心中湧起的並非全然是喜悅,更多的是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和如履薄冰的警惕。

緊接著便是穩固權力的核心環節——大封群臣。文履謙再次展開金箔鑲邊的詔書,朗聲宣讀,每一聲任命都如同重錘,敲定著新朝的權力格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承天命,肇基帝國,賴文武輔弼,將士用命,始有今日。今論功行賞,以定國本,以安社稷!”

“追尊父考為德皇帝,廟號穆宗,妣為慈懿皇後……”

“授文履謙為內閣總理大臣,總攬朝政!”

“授柏淩嶽為大都督,掌天下兵馬!”

“授柏淩峰為新京衛戍將軍,領禁衛軍統領,掌管新京防務!”

“授沈富安為帝國商務總辦,總掌帝國商貿、海關、稅務及對外通商事宜!”

“授魯秉忠為工部尚書,督辦軍械製造、礦務開采、百工技藝!”

“授何三為錦衣衛都指揮使,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偵緝不法,監察百官!”

“授柏淩川為翰林院掌院學士,負責文書誥敕、編修國史、教化文事!”

“授柏淩銳為禦前侍衛統領,領驍騎校尉!”

詔書還宣布了對其他有功將士的廣泛封賞爵位、金銀、田宅),以及對前清降官的初步安置原則。

一道道詔令,如同精確的齒輪,咬合成了一個以柏淩雲為絕對軸心,以柏氏宗族為核心力量,以文履謙等謀士為決策大腦,以柏淩嶽等武將為武力支撐,並吸納了沈富安、何三等地方實力派的新興統治機器。權力結構初步成型,利益被重新分配,忠誠以爵位官銜的形式被固化。

盛大的宴席隨後召開,絲竹管弦之聲終於取代了日的金戈鐵馬。酒肉香氣彌漫在奉天殿內外。新貴們躊躇滿誌,舊人們強顏歡笑,試圖在新朝中尋找自己的位置。廣州城似乎也暫時忘卻了恐懼,沉浸在這種畸形的熱鬨之中。

然而,夜深宴散,柏淩雲揮退左右,獨自一人踱至殿外漢白玉欄杆處。夜風吹拂著他袞服上的十二章紋,帶來一絲涼意。他望著腳下這座剛剛被命名為“新京”的龐大城市,萬家燈火在夜色中明滅,仿佛無數雙沉默的眼睛。

手中的“中華帝國之璽”冰冷而沉重。稱帝易,治國難。內部的權力平衡與製衡、舊官吏體係的消化與改造、軍隊的整頓與擴充、近乎枯竭的財政、虎視眈眈的列強、乃至家族內部未來可能滋生的驕奢淫逸……無數隱患如同潛流,在這表麵的繁華與慶典之下湧動。

這奉天殿的寶座,遠比戰場更加凶險,每一步都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但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氣,目光穿越重重殿宇,望向北方那片更加廣闊而混亂的天地。眼神中的些許疲憊瞬間被無儘的野心和鋼鐵般的意誌所取代。

第一步已經踏出,便再無回頭之路。無論這皇冠之下是荊棘還是桂冠,他都必將承受,並引領著這個新生兒般的帝國,走向未知的、注定充滿血與火的未來。

第十三章終)

喜歡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請大家收藏:()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醫道:中醫傳人在火影 無限世界:開局俘獲劍之聖女 重生官場之權力巔峰 三世輪回之涅盤重生 混沌神帝鼎 將臣真祖:血源破道 開局放逐南疆,召喚億萬陸地神仙 開局融合AI,我成了天道管理員 重生巨龍,疊加十萬層盛宴無敵 一念起萬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