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元六年八月的鴨綠江,江麵上蒸騰著令人窒息的暑氣。帝國東征軍總指揮、武王柏淩嶽肅立在江北一處高地上,舉起望遠鏡久久凝視著對岸。江風獵獵,吹動他玄色披風,露出內裡筆挺的新式將官戎裝,肩章上的四爪金龍在晨光中熠熠生輝。
王爺,各師均已進入預定位置。參謀長快步走來,遞上一份剛剛譯出的電報,新京急電,陛下特諭:陸師乃帝國根基,此戰務必打出軍威,雪豐島之恥。
柏淩嶽的眉頭微微皺起,手指不自覺地摩挲著腰間的佩劍。這位以勇武著稱的皇室貴胄,此刻卻顯得異常冷靜。他深知,此戰不僅關乎國運,更背負著為號上千將士複仇的重任。
傳令各師,他的聲音沉穩有力,按陛下欽定方略,明日拂曉強渡鴨綠江。告訴將士們,此戰不僅要收複朝鮮,更要讓倭寇血債血償!
這時,一騎快馬飛馳而至,馬上跳下一個身著新式參謀製服的中年軍官。柏淩嶽定睛一看,竟是自己的三弟柏淩川。
淩川?你不在新京協助皇兄處理政務,來此作甚?
柏淩川躬身行禮,從懷中取出一卷明黃絹帛:奉陛下密旨,特來督運新式裝備。此次隨軍運來克虜伯重炮三十門,馬克沁機槍百挺,另有新式無線電報機十部,可供各師聯絡。
柏淩嶽眼中閃過一絲喜色,隨即又恢複凝重:來得正好。你既通曉輿圖,便留在中軍協助調度。
夜幕降臨,鴨綠江北岸卻燈火通明。工程兵部隊在夜幕掩護下,開始秘密架設浮橋。這些由德國顧問指導訓練的精銳工兵,動作嫻熟而迅捷,僅用兩個時辰就在江麵上架起三道浮橋。
在第二師指揮部裡,師長張承武正在做最後的部署。這位出身湘軍的老將,指著沙盤對部下說道:我師負責主攻義州段。馬嘯川!
末將在!一個身材魁梧的回族將領應聲出列。
你的一團為先鋒,渡江後立即搶占灘頭陣地。記住,速度就是生命!
遵命!馬嘯川眼中閃爍著熾熱的戰意。
與此同時,在江對岸的義州城內,日軍守備司令佐藤正大佐正在巡視防線。這位參加過日俄戰爭的老兵,對即將到來的戰事顯得信心十足。
諸君,他對部下軍官們說道,根據情報,支那軍隊雖裝備精良,但缺乏實戰經驗。我們占據地利,又有堅固工事,定要讓敵人有來無回!
然而,佐藤並不知道,就在他巡視防線的時候,一支由錦衣衛訓練的偵察分隊已經悄悄渡江,潛伏在日軍陣地前的蘆葦叢中。
淩晨四時,總攻的時刻終於到來。
柏淩嶽站在前沿指揮所裡,深吸一口氣,沉聲下令:開始炮火準備!
刹那間,鴨綠江北岸萬炮齊鳴。新運抵的克虜伯重炮發出震天怒吼,炮彈劃破夜空,在對岸日軍陣地上炸開一團團火球。巨大的爆炸聲連成一片,仿佛天崩地裂。
炮擊持續了整整一個時辰。當炮火開始向縱深延伸時,渡江部隊立即開始行動。
第一團,跟我上!馬嘯川親自率領先鋒部隊,登上第一批渡江的船隻。
江麵上,數以百計的木船、舢板同時出發,如同離弦之箭般射向南岸。船上的士兵們奮力劃槳,每個人都明白,此刻每快一秒鐘,就多一分生的希望。
然而,日軍的抵抗比預想的還要頑強。儘管經過猛烈炮擊,仍有不少火力點開始噴吐火舌。子彈如同雨點般打在江麵上,激起無數水花。
不要停!繼續前進!馬嘯川站在船頭,大聲激勵著士兵。就在這時,一枚炮彈在附近爆炸,氣浪將他掀倒在船上。
團座!警衛員急忙上前。
我沒事!馬嘯川抹去臉上的水珠,傳令後續部隊加快速度!
先鋒部隊終於接近南岸。士兵們跳下船隻,趟著齊腰深的江水向岸邊衝鋒。日軍在灘頭布置的鐵絲網和障礙物,給進攻部隊造成了很大麻煩。
工兵!爆破組上前!馬嘯川聲嘶力竭地大喊。
冒著槍林彈雨,工兵們匍匐前進,用炸藥包炸開一道道缺口。每一聲爆炸,都意味著數名工兵的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