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戰報傳京舉國歡 淩雲下詔布新章_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 > 第13章 戰報傳京舉國歡 淩雲下詔布新章

第13章 戰報傳京舉國歡 淩雲下詔布新章(1 / 2)

啟元十一年三月,嶺南的回南天如約而至,潮濕微冷的空氣浸潤著新京。唯有珠江兩岸那些高聳的木棉樹,不顧這黏膩的天氣,倔強地綻放出如火如荼的紅花。然而,這一日,彌漫在空氣中的不再是尋常的市井喧囂與工業煙塵,而是一種積蓄了帝國數年武功、最終登臨絕頂的、足以讓滿城濕熱都為之沸騰的狂喜。

巳時三刻,一騎背插三根赤羽、渾身被汗水與塵土浸透的驛卒,如同旋風般衝過新京寬闊的朱雀大街,馬蹄聲急如驟雨,直叩皇城承天門。人未至,那嘶啞卻穿透力極強的呐喊已劃破長空:

“捷報——捷報——武王殿下、定王殿下、靖王殿下聯名八百裡加急!征倭大軍大獲全勝!倭皇睦仁已率文武百官,於江戶城下呈遞降表,無條件投降!日本,已平!”

“日本已平——!”

“扶桑臣服了——!”

聲音所到之處,時間仿佛凝固了一瞬。街邊的茶樓酒肆、店鋪作坊,行人車馬,皆如被施了定身法。隨即,一股無法形容的聲浪自四麵八方衝天而起,如同帝國這台戰爭機器最終碾碎強敵後發出的勝利轟鳴!

“萬歲!帝國萬歲!陛下萬歲!”

“贏了!徹底贏了!扶桑成了我中華之地!”

“陛下神武!武王殿下威武!”……

歡呼聲、呐喊聲、鞭炮聲儘管帝國已明令禁止城區燃放,此刻卻無人能阻)瞬間交織在一起,彙成了一曲征服與榮耀的狂想。商鋪的夥計們激動地將店內的布匹、彩紙拋向街道;學堂的先生帶著學子們衝上街頭,揮舞著赤龍旗,高聲誦唱著帝國的頌歌;工廠的汽笛仿佛也感受到了這極致的喜悅,長鳴不息,與全城的沸騰相應和。素來注重儀容的新京市民,此刻拋卻了矜持,素不相識的人們在街上相互擁抱、擊掌,臉上洋溢著身為帝國子民的無限自豪。自帝國立國以來,北伐中原,南定交趾,東懾西洋,而今日徹底滅亡並改造日本,無疑是帝國武功最輝煌的頂點,標誌著東亞秩序被中華帝國徹底、不可逆轉地重塑!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通過官方的布告、民間的口耳相傳、以及剛剛架設不久的電報線路,以驚人的速度向帝國的每一個角落擴散。從嶺南的椰林到漠北的草原,從東海的漁村到西域的綠洲,舉國上下,億兆黎民,無不沉浸在巨大的喜悅與榮耀之中。帝國的疆域與威望,至此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而在天津的北洋水師學堂,學員李垠在課堂上聽聞教官激動地講述東海對峙的經過後,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他更加刻苦地投入學習和訓練,渴望早日成為這支強大海軍的一員,為帝國效力。帝國的強大與自信,正潛移默化地塑造著這位前朝鮮世子的人生軌跡。

皇城之內,雖宮規森嚴,亦難掩激蕩之情。當捷報由司禮監太監一路高唱著送入內宮時,連平日裡最是刻板嚴肅的宦官宮女,臉上也綻放出壓抑不住的笑容。

永壽宮內,林皇貴妃正看著宮女為三歲不到的皇太子柏繼明整理衣冠,準備前往坤寧宮向沈皇後請安。捷報傳來,林皇貴妃俯下身,替兒子正了正頭上的小金冠,柔聲卻難掩激動地說道:明兒,聽到了嗎?你父皇......你父皇他打下了好大的疆土,為你,為帝國,開創了萬世不拔之基業。太子柏繼明仰著稚氣的小臉,看著母親異乎尋常的神采,似懂非懂,卻用力地點了點頭。

坤寧宮中,沈皇後已得了消息。她端坐鳳榻之上,雍容華貴的麵容上帶著得體的微笑。身旁乳母懷抱著她親出的、年近周歲的三皇子柏繼文。作為正宮皇後,母儀天下,帝國取得如此輝煌勝利,她自然與有榮焉。當林皇貴妃領著太子前來請安時,沈皇後依舊保持著端莊持重,溫言勉勵太子幾句,言及陛下武功蓋世,身為太子更當勤勉修德,以備將來。宮內一派和諧,卻也微妙地維係著嫡庶尊卑的秩序。

前朝,武英殿。此處的氣氛,雖同樣熱烈,卻更多了一份莊嚴肅穆與開創曆史的使命感。帝國中樞的重臣們——內閣首輔文履謙、次輔徐世昌、工商大臣沈富安、兵部尚書曹文翰、戶部尚書閻敬銘、工部尚書魯秉忠、學部尚書張謇、外交大臣襄王柏淩川、內務大臣景王柏淩宇等,早已按品秩肅立。他們雖比民間更早一些通過電報知曉了消息,但此刻正式捷報入朝,那份親手參與並締造一個新時代的成就感,依舊充盈在每個人的胸臆間。

禦階之上,皇帝柏淩雲並未身著繁複的禮服,仍是一襲玄色常服,但腰束金帶,頭戴翼善冠,端坐於龍椅之上。他麵容平靜,看不出太多的激動,唯有那雙深邃的眼眸中,銳利的光芒更盛,仿佛已穿透殿宇,望向帝國更遙遠的未來。他手中拿著那份由柏淩嶽、柏淩峰、柏淩銳聯名簽署,以血火寫就的報捷文書,細細閱覽著上麵的每一個字:從九州血戰到關門鎖喉,從本州登陸到江戶圍城,直至最後倭皇出降……這不僅是軍事的勝利,更是他超越時代戰略眼光的完美實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眾卿,”柏淩雲緩緩開口,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遍大殿每一個角落,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與一絲開創曆史的慨然,“武王、定王、靖王及我征倭百萬將士,不負朕望,不負國恩,已畢其功於一役。日本,亡了。自唐以來千年隱患,自帝國立國以來之東方大敵,至此煙消雲散。”

陛下聖明!天佑中華!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齊刷刷跪倒,山呼萬歲之聲,震得殿宇梁柱似都在微微作響。文履謙、徐世昌等老臣,更是激動得須發皆顫。徐世昌作為前清重臣,被皇帝擢拔至次輔高位,深感知遇之恩,此刻見帝國完成如此不世之功,心中激蕩,更覺當初效忠新朝乃是正途。

“平身。”柏淩雲微微抬手,“此乃舉國同心,將士用命之結果,亦是帝國國運昌隆之明證。然,滅國易,治國難。倭地雖平,如何使其永不複為帝國之患,乃至化害為利,使其地、其民儘為帝國所用,方是今後之要務。”

他目光轉向襄王柏淩川:“淩川,外交部即刻照會各國駐華使節,正式通報日本無條件投降及帝國即將對其施行的處置方案。語氣需斬釘截鐵,明確告知,東亞事務,自此由帝國全權主導,任何國家不得乾涉,亦無置喙之餘地!”

“臣遵旨!”柏淩川躬身領命,眼中閃爍著自信與銳利的光芒。作為外交大臣,他深知此戰勝利帶來的外交格局巨變,帝國的意誌,從此將是遠東至高無上的聲音。

柏淩雲又看向景王柏淩宇:“淩宇,內務府與錦衣衛需緊密配合,即刻著手擬定赴日官員名單,選拔乾練、忠誠、通曉事務且心誌堅定者,準備接管日本五國及新占島嶼之行政、監察、情報事宜。何三的錦衣衛,要在接下來的文化同化與人口遷移中,扮演先鋒與利劍的角色。”

“臣明白!定當嚴格甄選,確保派往倭地之官員,皆為我帝國之乾城,能徹底執行陛下之意誌。”柏淩宇肅然應答。他深知,這將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係統工程,是對帝國治理能力的終極考驗,亦是鞏固他個人權柄與地位的絕佳機會。

接著,柏淩雲頒布了早已醞釀於胸的《平定倭國詔》。詔書以磅礴大氣的駢文寫成,先回顧了帝國立國以來兩次對日作戰的勝利,斥責日本“敗而不餒,陰結外寇,屢犯天威”,闡明帝國此次出征乃“為東亞永固,為帝國久安,不得不行犁庭掃穴之舉”。隨後,詔書正式宣布了對日處置的最終方案,其核心與柏淩嶽在江戶武王府內議定的條款一致,但以天子詔書的形式公告天下,更具權威性與合法性:

領土變更:割讓北海道、佐渡島、壹岐島、五島列島、淡路島、小笠原群島等所有重要外圍島嶼,直接並入帝國版圖,設府置縣。

政治重構:日本本土分割為築紫九州)、伊予四國)、出雲本州西部)、紀伊本州中部)、陸奧本州東部)五個附庸國。由皇帝柏淩的三位年幼皇子柏繼武、柏繼文、柏繼業)以及福王柏守業之子柏以仁、裕王柏守謙之子柏以盛,分彆出任五國國王,帝國派遣總督、參政等官員實際治理。

文化滌蕩:立即開始收繳並銷毀所有日語書籍曆史、文學、宗教等),摧毀神社、皇居等象征日本曆史與精神的建築,強製推行漢語為唯一官方語言和教育語言,設立“宣化堂”、“蒙學堂”進行帝國文化教化。

人口遷移:消滅日本精英階層貴族、武士、學者等),開始有計劃地將日本平民強製遷移至帝國新獲取的疆域如北海、庫頁島、南洋)或西北進行勞動同化;同時,大規模組織漢人和已歸順的朝鮮人移民日本五國。

詔書最後,皇帝柏淩雲強調,此一切舉措,旨在“絕其根本,永杜後患”,為東亞開創“萬世太平之基”。

詔書宣讀完畢,群臣再次拜服,齊聲頌揚陛下之“聖慮深遠,威德兼隆”。

隨後,便是論功行賞。雖然大規模、正式的封賞典禮需待大軍凱旋、獻俘太廟之後,但柏淩雲已迫不及待地對一些戰功卓著、或有特殊意義的將領進行了初步擢升嘉獎。

首當其衝的,便是海軍新星鄧紹忠。因其在對馬海域的果斷處置、登陸九州時的精準火力支援、封鎖關門海峽及瀨戶內海破交作戰中的英勇表現,特彆是在多次海戰中展現出的指揮若定與戰術素養,柏淩雲特旨,擢升鄧紹忠為南洋海軍艦隊“飛霆”級一等巡洋艦“建威”號管帶,並賜“忠烈之後,克紹箕裘”禦筆匾額,以彰其繼承父誌、為國建功之殊勳。這道命令,不僅是對鄧紹忠個人的肯定,更是對帝國海軍整體戰力的褒獎,象征著新一代海軍將領的崛起。

陸軍方麵,王士珍、馮國璋等軍帥以及其他將領,皆各有厚賞,或加爵位,或賜金帛,或蔭其子。

海軍都督陳璘、東洋艦隊提督薩鎮冰、北洋艦隊提督李鼎新、南洋艦隊提督程璧光等海軍高層,亦因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保障了跨海遠征的順利進行,而受到皇帝的高度讚譽和物質封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洪荒:人在截教寫日記,通天教主殺瘋了 千千的奇妙冒險 穿越女頻我和青梅收集虐文女主 太子爺彆跪了,頂級財閥才是白月光 大專畢業,彆人打工我回鄉 傾城複仇歸來 我用礦泉水換稀世科技 星光耀雄鷹 我重生歸來,女帝們,悔哭了麼? 長生修仙:從煉器師開始肝滿修仙百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