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功行賞結束後,柏淩雲的目光轉向文官班列,繼續頒布人事任命:“商部尚書周學熙,督辦東瀛戰後工礦重建,務使機器轉動,物產豐盈,以利民生,以實國庫。”
“臣領旨。”周學熙出列應道,他深知這將是一場不亞於戰場的經濟開拓。
“法部尚書沈家本,”柏淩雲繼續道,“著你將《新附疆域律例》儘快頒行東瀛,以帝國之法,代其陋規舊俗。”
“臣遵旨。”沈家本沉穩應答。
“資政院院士袁世凱,”皇帝的目光掃過班列中一位身形微胖、目光內斂的官員,“近年來於地方治理與新軍編練亦曾上書建言,雖多在資政院供職,然其經驗或可供東瀛參酌。著以資政院特使身份,隨景王赴東瀛考察地方情勢,所獲心得,可直接呈報東瀛都督府及內閣參考。”
袁世凱聞旨,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精光,隨即恭敬出列,叩首道:“臣袁世凱,謝陛下天恩!定當悉心考察,竭儘所能,為帝國經略新土效犬馬之勞!”他知道,這是一個重新接近權力核心的寶貴機會。
“學部尚書張謇,”皇帝最後點到了他,“東瀛教化,乃根本之圖。朕要你在倭地廣設‘宣化堂’、‘蒙學堂’,禁其舊文,習我漢語,教材由你學部統一編定。”
張謇深吸一口氣,撩袍跪倒:“臣張謇,定竭儘全力,使東瀛稚子,皆習聖賢之書,永為陛下之民!”
緊接著,柏淩雲的目光落在武將隊列中那位在北路函館山奇襲與劄幌攻堅中屢建奇功的年輕將領身上。
“吳佩孚!”
“末將在!”吳佩孚應聲出列,身姿挺拔如鬆,麵容堅毅,眼中閃爍著忠誠與銳氣。
柏淩雲凝視他片刻,緩緩開口,聲音沉穩而有力:“卿自北海登陸以來,先登函館山險道,奇襲破敵;再克劄幌堅城,勇冠三軍。朕聞汝治軍嚴整,善撫士卒,通曉近代戰法,更兼忠勇可嘉。今東瀛雖定,然新附之地,民心未穩,舊寇潛伏,尤需精兵強將坐鎮震懾,以固根本。”
他略頓一頓,聲調揚起,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
“朕決意,新設陸軍常備第五軍,專責駐守日本五國及新附島嶼,肅清殘敵,彈壓地方,護衛移民,監督附庸!擢升原第一軍旅長吳佩孚,為常備第五軍軍帥,總攬駐日軍務!望卿不負朕望,為帝國永鎮東瀛!”
吳佩孚胸膛起伏,強抑心中激蕩,肅然跪拜,聲音鏗鏘:
“末將吳佩孚,謝陛下天恩!必當夙夜匪懈,整軍經武,嚴明紀律,撫慰地方,使東瀛之地永固,赤龍之旗永揚!若有宵小敢生異動,定以雷霆之勢剿滅之,絕不負陛下重托!”
柏淩雲微微頷首,眼中露出讚許之色:“善。第五軍之編成,由大都督府會同兵部,即日擬定。兵員可從征倭各部中擇優選調,亦可招募新勇。裝備糧餉,優先供給。駐防之地,以江戶、大阪、九州、北海道四要區為核心,分設大營,互為呼應。”
“臣遵旨!”武王柏淩嶽與兵部尚書曹文翰齊聲應諾。
隨後,他的目光再次掃向武官隊列。“此次征倭,不僅老將功勳卓著,一眾年輕軍官亦在戰火中曆練成長,展現出卓越的潛力。為帝國武備長遠計,當予擢升,委以重任。”
“吳祿貞!”
“末將在!”一位英氣勃勃的年輕將領應聲出列,正是在九州登陸戰中表現出色,以突襲穿插聞名的吳祿貞。
“卿在九州攻略中,勇猛果決,屢破敵陣。著調任大都督府參讚,負責研究未來大陸作戰之策。”
“末將謝陛下隆恩!”吳祿貞激動領命。
“蔡鍔、蔣百裡!”
“臣在!”蔡鍔與蔣百裡再次出列。
“蔡鍔於大都督府勤勉儘職,於敵情判斷多有建樹。出任常備第五軍第一旅旅長,輔佐軍帥吳佩孚整訓新軍。”
“蔣百裡於軍事教育及戰略理論貢獻頗多,著兼任陸軍大學堂教育長,為帝國培養更多現代化軍事人才。”
“臣等領旨謝恩!”蔡鍔與蔣百裡齊聲應答。
最後,柏淩雲宣布了一項重要的人事任命:設立東瀛都督府,作為管理日本五附庸國及所有新占島嶼的最高軍政機構,總攬民政、軍事、司法、教化一切事宜,直接對皇帝及內閣負責。首任東瀛都督,由內務大臣、景王柏淩宇兼任,坐鎮原江戶城柏淩雲下詔,改江戶為“東瀛府”,以為都督府駐地)。
此項任命,可謂深思熟慮。柏淩宇身為皇帝親弟,忠誠毋庸置疑;其長期掌管內務,精通政務,熟悉監察、情報係統,正適合於日本此等需要強力整合與嚴密監控的新附之地。由他坐鎮,既能確保帝國意誌的徹底貫徹,也能有效協調各方,壓製可能的地方勢力反彈。這也標誌著柏淩宇從一位掌管內部事務的親王,正式走向了開疆拓土、治理新土的前台,其權柄與責任,皆達到了新的高度。
朝會在一片激昂與憧憬中結束。重臣們魚貫而出,各自奔赴崗位,去執行皇帝下達的一係列繁重而至關重要的命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日晚間,皇帝柏淩雲在宮中設小型禦宴,僅限皇室核心成員與幾位心腹重臣參加,算是提前的慶功。宴席間,氣氛輕鬆了許多。襄王柏淩川興致勃勃地談論著歐美各國可能的反應,以及如何利用此勝果在後續的國際談判中爭取最大利益。景王柏淩宇則與首輔文履謙、次輔徐世昌低聲商討著赴日官員的選拔標準與治理細則。
柏淩雲看著眼前濟濟一堂的兄弟、重臣,心中豪情與思慮並存。征服日本,是他宏圖霸業的關鍵一步,但絕非終點。他深知,對日本的改造將是一個漫長而充滿挑戰的過程,其間必有抵抗、必有反複。而西方列強,尤其是英美,絕不會甘心失去在東亞的立足點,未來的博弈必將更加複雜。帝國的內部,隨著疆域空前膨脹,太子的逐漸成長,權力的分配與交接,也需未雨綢繆。
宴後,柏淩雲信步來到永壽宮。林皇貴妃早已領著太子柏繼明和次子、年約兩歲的柏繼武在宮門前迎候。看到父皇,小太子在乳母的提示下,依著禮數笨拙地行禮,稚嫩的聲音喊著:父皇...萬福...二皇子也學著兄長的樣子搖搖晃晃地作揖。柏淩雲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發自內心的溫和笑容,他一手一個將兩個兒子抱起,對林皇貴妃道:孩子們長得真快。明兒越發沉穩,武兒也更結實了。林皇貴妃忙輕聲回稟皇子們的日常起居。這一刻,他不是那個執掌乾坤、決定億萬生靈命運的鐵血帝王,隻是一個看著幼子茁壯成長而感到欣慰的父親。
喜歡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請大家收藏:()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