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元十四年六月初七,子時剛過,新京皇城萬籟俱寂。一騎快馬卻如離弦之箭衝破夜色,馬上騎士背插三根紅色翎羽,所過之處宮門洞開,直抵養心殿前。
八百裡加急!歐洲急報!
正在批閱奏章的皇帝柏淩雲聞聲抬頭,見襄王柏淩川疾步而入,連朝服都未及更換,手中緊攥的電文墨跡猶濕。
皇兄,歐陸烽煙起了!柏淩川聲音帶著壓抑不住的激動,奧匈皇儲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遇刺!德國已對俄、法宣戰,借道比利時直撲巴黎!英國剛剛對德宣戰,整個歐洲都打起來了!
柏淩雲猛地起身,玄色常服在燭光下泛起暗金流光。他大步走到寰宇地圖前,看著參謀們剛剛標注的各方態勢,目光如電。
傳令!武英殿,最高軍事會議!
寅時三刻,武英殿內燭火通明。武王柏淩嶽、定王柏淩峰、靖王柏淩銳、內閣首輔文履謙、海軍都督陳璘、錦衣衛都指揮使何三等核心重臣肅立殿中。空氣中彌漫著檀香也壓不住的緊張氣息。
諸卿皆知了吧?柏淩雲負手立於地圖前,聲音沉穩如磐石,歐陸大戰已起,此乃天賜良機。朕決意,對英、法、荷、葡等竊據南洋之敵,正式宣戰!
柏淩嶽率先出列:陛下聖斷!帝國陸海軍蓄勢已久,必為陛下犁庭掃穴!
柏淩雲目光銳利,此次南征,分東西兩路。淩銳!
臣在!柏淩銳踏前一步。
命你為征南東路軍統帥,率宋占彪第二軍、趙守誠第三軍,自廣南出擊,主攻法屬印度支那!首要目標,西貢!
淩峰!
臣在!定王柏淩峰沉穩應道。
命你為征南西路軍統帥,率何雄第四軍、王士珍第五軍,自雲南出擊,主攻英屬緬甸!首要目標,仰光!
陳璘!
老臣在!
命你統一指揮海軍各艦隊,首要收複香港、澳門,控製南海製海權,而後南下奪取新加坡,封鎖馬六甲海峽!
第一軍鄧安邦部參與香港、澳門登陸。各軍需在七月前完成一切戰役準備,不得有誤!
臣等領旨!眾將齊聲應諾,聲震殿宇。
柏淩雲最後看向何三:何三,著你錦衣衛南洋各站全部啟動,散布檄文,策應王師,全力搜集敵情。對那些冥頑不靈的殖民官員、死硬分子...他目光一寒,準你臨機專斷,必要時可動用非常手段,清除障礙。
微臣明白。何三躬身領命,身影在燭光中若隱若現。
七月初一,帝國正式對英、法、荷、葡等國宣戰。
《宣戰詔書》明發天下,由《帝國日報》頭版刊載,通電全國:...歐陸烽起,夷狄相殘。南洋諸島,本華夏舊疆,往來商旅,皆我同胞。今西夷竊據,淩虐我民,掠奪我資源,罪無可赦!朕奉天伐罪,驅逐西夷,光複故土,以安黎庶...王師所至,必秋毫無犯,以解放者之姿,拯萬民於水火...
新京街頭,報童揮舞著號外奔走呼號,萬民沸騰,群情激昂。而在遙遠的南方邊境,帝國的戰爭機器已經轟然啟動。
七月十五,香港外海,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
帝國海軍南洋艦隊主力在旗艦號率領下,如幽靈般出現在維多利亞港外海。海軍都督陳璘站在艦橋上,望著遠處隱約的燈火,對身旁的程璧光道:程軍門,這一戰,要讓英國人記住,東方之珠該回家了。
寅時三刻,三發紅色信號彈升空。號率先開火,380毫米主炮的怒吼劃破夜空。緊接著,號及各艦萬炮齊發,香港島北岸頓時陷入火海。英軍炮台倉促還擊,炮彈在艦隊周圍激起衝天水柱。
瞄準昂船洲炮台,集中火力!陳璘沉著指揮。第一軍第一師李烈鈞部精選的三千陸戰隊員已經登艇,在炮火掩護下直撲灘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