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半島的硝煙尚未散儘,帝國海軍的主力艦隊已然南下。南海之上,南洋艦隊旗艦號率領著姊妹艦號,在晨曦中劈波斬浪。
海軍都督陳璘站在艦橋上,望著海圖上標注的西貢和其出海門戶頭頓,目光深邃。香港光複的喜悅仍在艦隊中彌漫,但這位老將心中清楚,奪取香港僅僅是帝國南征戰略的序曲,真正的考驗在於能否迅速支援並保障陸軍主力,攻克法屬印度支那的心臟——西貢。
“都督,香港光複的消息已經傳遍南洋。”南洋艦隊提督程璧光遞上一份電文,眉宇間卻帶著一絲凝重,“據錦衣衛密報,巴達維亞、新加坡的荷蘭人和英國人都加強了戒備,英國遠東艦隊主力正在向新加坡集結。此外,法屬印度支那的艦隊也有異動,似乎企圖乾擾我陸軍在沿岸的登陸行動。”
陳璘微微頷首,布滿皺紋的手指劃過海圖,精準地點在西貢出海口處的頭頓半島:“法國人想錯了。陛下與靖王殿下的方略,乃是先斷其爪牙,再搗其心腹。西貢乃法夷印度支那之根本,拿下西貢,則中南半島震動。傳令各艦,保持無線電靜默,航向調整,目標——頭頓!我們要在法國人完全反應過來之前,敲掉他們在西貢的海上屏障,為靖王殿下的大軍打開通往西貢的海上通道並提供火力支援!”
“是!”程璧光立刻領會了戰略意圖。頭頓不僅是西貢的海上門戶,其本身也擁有良港和堅固炮台,若能攻克,帝國海軍便獲得了進攻西貢的最佳前進基地和跳板。
與此同時,“龍騰”號戰列艦上,管帶鄧紹忠正在檢查主炮塔。這位年輕的海軍將領仔細撫摸著冰冷的炮管,對身旁的大副說道:“先父當年在黃海力戰殉國,如今該是我們這一代雪恥的時候了。傳令下去,全艦進入一級戰備狀態,目標,頭頓外海!”
八月二十五日,南中國海。帝國海軍南洋艦隊主力與從北洋艦隊調來的“龍威”號鐵甲艦、東洋艦隊調來的“鎮海”號戰列艦等組成的特遣分隊會合,組成了一支空前強大的特混艦隊,矛頭直指頭頓。陳璘在“龍淵”號上召開作戰會議,程璧光、薩鎮冰東洋艦隊提督,隨艦行動)、李鼎新北洋艦隊提督,隨艦行動)和各艦管帶齊聚作戰室。
“諸位,”陳璘指著海圖上的頭頓半島及周邊的複雜水道,“頭頓半島地勢險要,法軍在此經營數十年,大小炮台數十座,封鎖著通往西貢的主航道。其港內常駐有‘杜沙佛’號巡洋艦及數艘炮艇。我軍首要任務,是摧毀或壓製其岸防力量,奪取製海權,並伺機掩護陸軍登陸,建立進攻西貢的橋頭堡。”
鄧紹忠起身,指向頭頓以東的一片相對隱蔽的海灣:“都督,我建議主力艦隊在頭頓正麵展開,吸引法軍岸防火力。同時,可派遣一支由驅逐艦和運兵船組成的偏師,由此海灣嘗試迂回登陸,若能成功,則可從陸路側擊頭頓炮台,使其腹背受敵。”
正在商議間,通訊兵匆匆送來急電。陳璘閱後,麵色更加凝重:“諸位,靖王殿下急電。陸軍主力已在廣南一線展開,對法軍施加壓力,但西貢法軍防禦堅固,且可能得到海上支援。殿下希望海軍能儘快解決頭頓,至少牢牢封鎖該地,切斷西貢法軍與海上的聯係,並伺機炮擊西貢沿岸工事。”
會議室頓時一片寂靜。所有人都明白,陸軍的進展與海軍的行動息息相關,攻克頭頓已成為當前戰役的關鍵節點。
八月二十六日,黎明前夕,帝國海軍艦隊如幽靈般出現在頭頓以東預定海域。海麵上彌漫著淡淡的晨霧,但法軍嚴密的警戒還是發現了這支龐大的艦隊,淒厲的戰鬥警報在頭頓半島上空回蕩。
陳璘站在“龍淵”號艦橋上,望著遠處晨曦中隱約可見的岸線輪廓,毫不猶豫地下令:“升起戰旗!各艦按預定目標,開始炮擊!”
“龍淵”號龐大的主炮塔緩緩轉動,隨即噴吐出巨大的火焰和濃煙,380毫米巨炮的怒吼如同驚雷,劃破了黎明的寧靜。緊接著,“龍騰”、“鎮海”等各艦主炮相繼開火,成噸的炮彈呼嘯著砸向頭頓半島上的法軍炮台、兵營和通訊設施。法軍岸防炮也立刻還擊,密集的炮彈在帝國艦隊周圍激起無數高大的水柱,海麵如同沸騰。
頭頓角主炮台是法軍防禦的核心,裝備有數門射程遠、威力巨大的240毫米岸防炮,對艦隊威脅極大。鄧紹忠指揮“龍騰”號,一邊進行靈活的之字形機動,規避著呼嘯而來的岸防炮彈,一邊沉著指揮主炮進行精準還擊。“瞄準a炮塔,集火射擊!”他透過觀測鏡,緊緊盯著目標。經過數輪校射,“龍騰”號的一枚380毫米穿甲彈終於直接命中了頭頓角主炮台的炮座,引發了內部彈藥殉爆,劇烈的爆炸將整個炮塔掀上了半空,火光衝天而起。
與此同時,在主航道方向,程璧光指揮的“龍威”、“虎嘯”等艦與從西貢港匆忙趕來支援的法軍遠東艦隊殘餘艦隻遭遇。法軍老式巡洋艦“杜沙佛”號和三艘炮艇企圖衝擊帝國艦隊的封鎖線。“瞄準‘杜沙佛’號水線位置!”程璧光果斷下令。“龍威”號的重炮和“虎嘯”號的速射炮形成了密集的火力網,很快便在“杜沙佛”號船舷撕開數個口子,海水洶湧灌入。法軍炮艇試圖釋放魚雷,但在帝國艦隊猛烈的攔截火力下,一枚魚雷險些命中“虎嘯”號,最終擦著船舷掠過,另一艘釋放魚雷的炮艇則被“虎嘯”號管帶李準指揮的副炮當場擊沉。眼見不敵,受傷的“杜沙佛”號帶著濃煙,在剩餘炮艇的掩護下狼狽逃回西貢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海軍的強勢攻擊,雖然未能立即攻克頭頓,但成功壓製了其主要岸防火力,並重創了法軍艦隊,基本掌握了頭頓外海的製海權。
在廣南前線,帝國東路軍統帥靖王柏淩銳接到海軍初戰告捷的消息後,立即調整部署。“傳令宋占彪、趙守誠,以一部兵力繼續監視並佯攻峴港等沿岸法軍據點,主力即刻沿內陸路線,秘密向西南方向運動,目標直指西貢西北外圍!我們要在海軍的掩護下,從陸上完成對西貢的戰略包圍!”
柏淩銳的目光投向沙盤上西貢的位置,對身邊的參謀長道:“告訴陳璘都督,海軍已成功完成任務,牢牢鎖住了西貢的海上大門。接下來,是我陸軍兒郎們表演的時候了!請他繼續封鎖頭頓及西貢出海口,並隨時準備為我軍最後總攻西貢提供艦炮支援!”
接下來的日子裡,帝國海軍持續對頭頓進行封鎖和間歇性炮擊,使其守軍無法得到有效補給和增援,也無力威脅帝國陸軍的側翼。而帝國東路軍主力,則在柏淩銳的指揮下,如同一條巨大的蟒蛇,開始悄然向法屬印度支那的心臟地帶——西貢,纏繞而去。
與此同時,西線,緬北叢林,定王柏淩峰的西路軍在克服了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英印軍隊的頑強抵抗後,也取得了關鍵突破。何雄第四軍之徐樹錚第十師,在萬廷獻第十一師和唐在禮第十二師的策應下,經過慘烈攻堅,終於成功突破英軍在薩爾溫江中遊構築的一道堅固防線,打開了通往臘戍的大門。消息傳回,舉軍振奮。
在新京大都督府內,武王柏淩嶽坐鎮中樞,統籌全局。看著沙盤上東西兩線不斷向前推進的赤色箭頭,他滿意地對身旁的參謀們說道:“告訴淩峰和淩銳,穩紮穩打,勿貪功冒進。歐陸那邊,德國人的‘無限製潛艇戰’越來越過分,陛下已有決斷,我帝國需儘快穩定南洋局麵,以應對可能更複雜的國際變局。”
武英殿內,柏淩雲看著戰報和外交照會,對侍立一旁的襄王柏淩川和首輔文履謙沉聲道:“給德國的抗議照會發出去了嗎?語氣要足夠強硬,申明帝國維護海上通商自由的立場,但也要留有餘地,不必此刻與柏林徹底撕破臉。南洋戰事順利,帝國更需要時間和空間來消化勝利果實,不宜過早與任何一方徹底綁死。讓淩川繼續與德國人周旋,既要讓他們覺得有機可乘,又不能讓他們真的把帝國拖下水。”
“陛下放心,照會已按旨意發出,措辭分寸,臣與外交部同仁仔細推敲過。”柏淩川沉穩回道,“德國特使馮·海因裡希仍在頻繁活動,意圖深化所謂‘反英協約’,臣會繼續與之虛與委蛇,套取情報,並伺機提出我們的技術引進要求。”
殿外,秋意漸濃。而在遙遠的南海,帝國海軍的戰艦依舊巡弋在頭頓外海,炮口森然指向那座仍在負隅頑抗的半島。所有人都知道,封鎖頭頓、孤立西貢隻是南洋戰役的中場,即將到來的西貢攻城戰,以及更遠處那個被稱為“東方直布羅陀”的新加坡,才是真正的終局之戰。
帝國這艘巨大的戰艦,正開足馬力,駛向風暴的中心,而頭頓的炮聲,僅僅是這風暴來臨前的一聲驚雷。
喜歡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請大家收藏:()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