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第二軍在孔雀港的登陸勢如破竹,荷蘭殖民軍在帝國軍鋒銳的兵鋒麵前,顯得孱弱而混亂。宋占彪深知兵貴神速之理,登陸場一經鞏固,便毫不猶豫地揮師東進,直撲荷屬東印度的心臟——巴達維亞。
啟元十五年四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帝國軍第二軍各師沿著爪哇島北岸的公路和鄉村小路,向巴達維亞迅猛推進。沿途遭遇的荷蘭守軍抵抗零星而無力,多是些倉促組建的民兵或士氣低落的土著士兵,往往在帝國軍先頭部隊一陣猛烈射擊,甚至僅僅是望見那獵獵飄揚的赤龍旗後,便潰散而逃。偶有依托村鎮或種植園進行頑抗的據點,也在隨行的炮兵團和海軍艦炮通過前方觀察員呼叫)的精準打擊下,迅速土崩瓦解。
宋占彪騎在戰馬上,用望遠鏡觀察著前方略顯泥濘的道路和鬱鬱蔥蔥的熱帶景觀,對身旁的第四師師帥蔡鍔道:“荷蘭人經營三百年,竟糜爛至此!可見殖民統治,不得人心,終是沙上築塔。”
“軍帥所言極是,”蔡鍔附和道,“據錦衣衛和內線情報,巴達維亞城內人心惶惶,荷蘭僑民爭相逃往港口,企圖登船逃離,土著居民則大多冷眼旁觀,甚至暗中期待變天。城內守軍雖有萬餘,但成分複雜,指揮不一,士氣已然瀕臨崩潰。”
“如此甚好,傳令各師,加快速度,務必在荷蘭人緩過氣來,或炸毀重要設施之前,拿下巴達維亞!”宋占彪馬鞭前指,目光銳利。
四月十六日清晨,第二軍先頭部隊、第五師師帥柏淩均所部,已兵臨巴達維亞城西郊外。從這裡,已經可以清晰地望見那座被稱為“下城”的港口區和歐人居住區,以及更遠處飄揚著荷蘭三色旗的總督府。
巴達維亞,這座被稱為“東方女王”的殖民城市,此刻正陷入一片末日般的恐慌。碼頭上擠滿了試圖登船的荷蘭僑民和官員,哭喊聲、咒罵聲不絕於耳。城內,一些土著暴徒開始趁火打劫,與維持秩序的荷印仆從軍發生衝突,更添混亂。
荷蘭總督安東尼·範·德文特站在總督府的陽台上,望著西麵隱約可見的帝國軍揚起的塵土,麵色慘白,手中緊攥的電報是來自海牙的最後一封指令——“酌情抵抗,儘可能保全國家尊嚴與人員安全”,這模棱兩可的命令讓他更加無所適從。
是戰?是降?
抵抗?城外帝國大軍壓境,海上帝國艦隊虎視眈眈,城內軍心渙散,民心背離,拿什麼抵抗?無非是讓這座繁華的城市化為焦土,讓更多的荷蘭人與土著葬身戰火。
投降?這將意味著荷蘭在東印度群島三百餘年殖民統治的終結,他範·德文特將成為曆史的罪人。
就在範·德文特陷入絕望掙紮之際,帝國軍並未給他太多思考時間。宋占彪命令炮兵部隊在城西展開陣地,黑洞洞的炮口對準了巴達維亞市區。同時,他派出了由精通荷蘭語的參謀和錦衣衛人員組成的軍使,手持白旗,前往荷蘭總督府下達最後通牒。
上午十時,帝國軍使抵達總督府,將靖王柏淩銳簽署的勸降書遞交給了範·德文特。勸降書言辭犀利,指出抵抗毫無意義,勒令荷蘭守軍在六小時內無條件投降,承諾保障投降人員人身安全,並維持城內基本秩序。若逾期不降,帝國軍將發動總攻,“屆時玉石俱焚,勿謂言之不預也!”
勸降書像最後一塊巨石,壓垮了範·德文特和城內荷蘭守軍本就脆弱的心理防線。總督府內,荷蘭殖民政府高層和守軍軍官們爭吵不休,主戰派聲音微弱,主降派占據了上風。
下午二時,距離最後通牒時限還有兩小時,範·德文特最終做出了痛苦的決定。他召集了所有高級官員和軍官,聲音沙啞地宣布:“為了巴達維亞數萬市民主要是荷蘭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我決定……接受中華帝國的條件,無條件投降。”
消息傳出,總督府內一片死寂,有人掩麵而泣,有人如釋重負。
下午三時五十分,巴達維亞城門緩緩打開。以範·德文特為首的一眾荷蘭殖民政府高官和守軍將領,身著正式禮服,但未佩武器,垂頭喪氣地步行出城,走向帝國軍設定的受降地點。
在那裡,帝國陸軍第二軍軍帥宋占彪,身著筆挺的墨綠色帝國陸軍將官禮服,在一眾精神抖擻、眼神銳利的軍官和士兵護衛下,威嚴矗立。他的身後,是無數獵獵作響的赤龍旗,以及一門門指向天空、象征勝利的火炮。
沒有過多的言語,範·德文特顫抖著雙手,將自己的佩劍和一封裝在精美信封裡的投降書,呈交給了李烈鈞。
宋占彪接過佩劍和投降書,簡單瀏覽後,微微點頭,聲音洪亮地宣布:“本人,中華帝國陸軍第二軍軍帥宋占彪,代表中華帝國皇帝陛下及靖王殿下,接受你等之投降。自即刻起,巴達維亞及所有荷屬東印度群島,置於中華帝國軍事管製之下!”
隨後,他下令荷蘭投降人員集中看管,並命令第五師師帥柏淩均立即率部入城,接管要害部門,維持秩序,撲滅零星騷亂,並張貼安民告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下午四時三十分,在無數巴達維亞市民包括大量華僑)複雜目光的注視下,帝國陸軍士兵邁著整齊而有力的步伐,開進了這座古老的殖民城市。他們迅速控製了總督府、市政廳、電報局、銀行、碼頭、兵營等所有關鍵地點。赤龍旗在巴達維亞總督府的屋頂上緩緩升起,取代了那麵飄揚了三百多年的荷蘭三色旗。
與此同時,帝國南洋艦隊提督鄧紹忠也派遣海軍陸戰隊,接管了巴達維亞港區及殘存的荷蘭艦船。港內未能逃走的幾艘荷蘭炮艦和運輸船,均被帝國海軍俘獲。
巴達維亞,不戰而下!消息通過無線電波,迅速傳回星洲前線指揮部,又由星洲傳至新京。
靖王柏淩銳聞報,長舒一口氣,臉上露出了勝利的笑容。他立即起草捷報,飛馬傳書新京,並向全軍通報嘉獎。同時,他命令宋占彪暫時代理巴達維亞及周邊地區軍事長官,迅速穩定局勢,恢複秩序,清點接收荷蘭殖民當局的資產,並著手將巴達維亞更名為“椰城”,以示帝國擁有之新氣象。
在武英殿內,皇帝柏淩雲接到柏淩銳“巴城已克,荷夷俯首,萬島歸流”的捷報時,正值朝會。他當眾宣讀了捷報概要,殿內頓時一片歡騰,群臣紛紛跪拜,山呼萬歲。
“好!淩銳、占彪、紹忠等將士用命,揚我國威於萬裡南洋!”柏淩雲龍顏大悅,“傳朕旨意,犒賞三軍,有功將士,著兵部、吏部從優議敘!陣亡將士,優加撫恤!”
他走到巨大的南洋地圖前,看著那片已然大部分被標注為赤色的群島,沉聲道:“巴達維亞既下,荷屬東印度中樞已失。傳旨靖王,著其趁勝進軍,分遣兵馬,速定蘇門答臘、蘇拉威西、加裡曼丹等大島,掃清荷蘭殘部。對於偏遠小島及當地土王,可剿撫並用,務使帝國王化,遍及這萬島之海!”
“南洋海疆萬裡,非設重臣,無以統轄。”皇帝柏淩雲聲如洪鐘,話鋒一轉,定下了經略南洋的終極方略,“朕決意,即設立南洋總督府,總覽帝國一切南洋海島屬地之軍政要務!靖王柏淩銳為首任南洋總督,開府星洲,節製南洋所有水陸兵馬,統轄星洲、爪哇、蘇門答臘、蘇拉威西等所有帝國新辟及將來開辟之南洋海島地域!”
帝國的意誌化為一道道命令,從新京發出,經星洲中轉,迅速抵達南洋前線。
在椰城原巴達維亞),宋占彪雷厲風行,迅速展開了善後工作。他嚴厲鎮壓了少數趁亂劫掠的暴徒,無論其是荷蘭人、土著還是華僑,一律按軍法嚴懲,迅速穩定了社會秩序。他開倉放糧,賑濟因戰亂而生活困頓的貧民,尤其是贏得了大量底層土著和華僑的好感。同時,他派出接收小組,全麵清點接收荷蘭殖民當局的倉庫、銀行、種植園、礦山等資產,收獲之豐,令人咋舌,為帝國後續的統治和開發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帝國的赤龍旗在椰城總督府上空高高飄揚,標誌著荷蘭在東印度群島殖民時代的徹底終結,也宣告了一個由中華帝國主導的南洋新秩序的到來。萬島之海,迎來了新的主人。
喜歡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請大家收藏:()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