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恒河血戰破敵膽 德使南來探虛實_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 > 第15章 恒河血戰破敵膽 德使南來探虛實

第15章 恒河血戰破敵膽 德使南來探虛實(1 / 1)

啟元十五年八月,恒河平原的熱浪與戰火交織,將阿拉哈巴德地區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熔爐。帝國西路軍集中了第一、第四、第五三個常備軍的絕對主力,對龜縮於此的英印軍主力兵團,發動了開戰以來最為猛烈的總攻。定王柏淩峰的決心,化作了前線將士山呼海嘯般的攻勢。

戰役伊始,帝國軍便展現了其經過整編和戰火淬煉後的強大戰鬥力。經過鄧安邦第一軍加強的龐大炮兵集群,在阿拉哈哈德城東、北兩個方向構築了數十個炮兵陣地。黎明時分,隨著三發紅色信號彈升空,數百門各型火炮——從75毫米山炮到150毫米重榴彈炮——發出了驚天動地的怒吼。

成噸的炮彈如同疾風驟雨,傾瀉在英印軍苦心經營的防線之上。鐵絲網被撕碎,塹壕被夷平,土木結構的火力點在爆炸中化為齏粉,堅固的磚石堡壘也在重炮的持續轟擊下搖搖欲墜。整個英印軍陣地被濃煙和火光籠罩,仿佛地獄降臨人間。炮火準備持續了整整兩個時辰,幾乎將敵軍前沿陣地來回犁了數遍。

炮火開始向縱深延伸的瞬間,帝國軍的步兵浪潮便發起了排山倒海般的衝鋒。

第四軍何雄部,負責攻擊敵軍左翼。第十師師帥徐樹錚親臨一線,指揮部隊以散兵線交替掩護,迅猛突進。馬克沁重機槍和麥德森輕機槍組成的交叉火力,死死壓製住殘存的英軍機槍點。士兵們利用彈坑和殘骸不斷躍進,手中的ge98式步槍精準地清除著敢於露頭的敵人。遭遇頑固據點時,配屬的工兵爆破組便冒著槍林彈雨抵近,用炸藥包和集束手榴彈將其徹底摧毀。徐樹錚本人甚至一度持槍率警衛連衝鋒,填補因營長陣亡而產生的戰線缺口,其悍勇極大地鼓舞了全軍士氣。

第五軍王士珍部,攻擊敵軍右翼及城南外圍。此路敵軍中印度籍士兵比例較高,在帝國軍毀滅性的炮火和心理攻勢下,抵抗意誌遠不如左翼的英軍部隊。王士珍抓住戰機,命令第十三師師帥藍天蔚、第十四師師帥陳光遠所部,在保持軍事壓力的同時,加大政治喊話力度。懂英語和印度當地語言的士兵,用鐵皮喇叭高聲呼喊,勸告印度士兵“勿為英國殖民者賣命”、“帝國王師乃解放者”。同時,部分先前歸順的土邦仆從軍也被派上前線,現身說法。此舉效果顯著,成建製的印度營、連單位開始陣前倒戈,或放下武器任由帝國軍通過,導致英軍右翼防線迅速崩潰。

鄧安邦的第一軍作為戰役總預備隊和中路鐵錘,在左右兩翼取得突破後,果斷投入戰場。第一師師帥李烈鈞、第二師師帥張紹曾、第三師師帥羅佩金,各率所部精銳,如同三柄燒紅的利刃,直插阿拉哈巴德城核心區域。他們遭遇了英軍最頑強的抵抗——由英國本土士兵和廓爾喀雇傭兵組成的核心部隊,依托城內的堅固建築,逐屋逐巷地進行爭奪。

巷戰慘烈至極。帝國軍士兵不得不使用火焰噴射器清剿房間,用炸藥爆破街壘,與悍勇的廓爾喀士兵進行殘酷的白刃格鬥。每前進一米,都要付出鮮血的代價。李烈鈞指揮部隊巧妙地利用火炮平射摧毀街角工事,張紹曾組織神槍手占據製高點狙殺敵軍軍官,羅佩金則指揮工兵冒著槍林彈雨,為步兵開辟通道。

激戰持續了五日五夜。至第八月八日黃昏,帝國軍終於攻克了城內的英軍總指揮部大樓,赤龍旗在殘破的樓頂緩緩升起。英印軍總司令,陸軍上將查爾斯·哈丁頓勳爵,在衛隊死傷殆儘後,於其指揮室內飲彈自儘。殘餘的英印軍部隊見大勢已去,紛紛繳械投降。

阿拉哈巴德戰役,帝國軍以傷亡近兩萬人的代價,殲滅英印軍八萬餘人其中斃傷約四萬,俘虜四萬餘,含大量倒戈者),俘獲軍械物資無數。此役,徹底粉碎了英軍在印度東部最後的戰略機動兵團,通往德裡的大門,已向帝國轟然洞開。

捷報以八百裡加急的速度傳回加爾各答,又由柏淩峰飛馬奏報新京。消息傳開,帝國上下再次歡騰。而在阿拉哈巴德城外臨時設立的戰俘營旁,柏淩峰在眾將簇擁下,舉行了簡樸而威嚴的入城式,並親自視察了戰場。望著綿延不絕的俘虜隊伍和堆積如山的戰利品,他臉上並無太多喜色,反而對身旁的何雄、王士珍、鄧安邦沉聲道:“此戰雖勝,然英夷在德裡必作困獸之鬥。且印度民心未附,百廢待興。傳令各部,就地休整補充,清點戰果,妥善安置俘虜,尤其是那些陣前倒戈的印度士兵,需示以優容,以為榜樣。陣亡將士,務必妥善收殮,立碑紀念。”

就在阿拉哈巴德硝煙漸漸散去,帝國西路軍忙於消化勝利果實、準備下一步兵鋒西指之時,一位不速之客,搭乘著一艘懸掛德意誌帝國旗幟的郵輪,抵達了剛剛光複不久、百廢待興的星洲新加坡)港。

來者正是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的特使,馮·海因裡希男爵。他此行名義上是“祝賀帝國在南洋及印度取得的輝煌勝利,並進一步深化兩國友好關係”,但其真實目的,襄王柏淩川早已密電告知坐鎮星洲的武王柏淩嶽——探聽帝國在印度的真實意圖與下一步戰略,尤其是對中東及印度洋的野心,並試圖在所謂的“全球反英協約”框架內,為德國爭取更多實質性利益,至少是帝國的明確表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柏淩嶽在原本英國總督府改建的靖海王府內,接見了馮·海因裡希。會見氣氛表麵熱情而隆重,暗地裡卻充滿了試探與機鋒。

馮·海因裡希首先轉達了德皇對中華帝國皇帝柏淩雲的“誠摯問候”與對帝國軍隊“卓越戰績”的“高度讚賞”,隨後話鋒一轉:“尊敬的武王殿下,德意誌帝國與中華帝國,作為反抗舊世界霸權指英國)的天然盟友,我們在全球範圍內的利益是一致的。皇帝陛下相信,隻有我們兩國緊密攜手,才能徹底瓦解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全球統治,建立新的、公正的世界秩序。”

柏淩嶽端著茶杯,神色平靜,心中卻冷笑不已。他緩緩道:“特使先生所言,朕……本王亦深表認同。英夷肆虐全球,壓迫各族,確為世界和平之毒瘤。帝國此番南征西討,正是為驅逐殖民者,光複故土,解放被壓迫之民。”他刻意強調了“光複故土”和“解放”,意在劃清帝國行動與德國全球爭霸的界限。

馮·海因裡希似乎沒有聽出弦外之音,或者說他選擇了忽略,繼續道:“正是如此!因此,皇帝陛下認為,現在是時候將我們的合作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比如,在印度事務上,德意誌帝國願意承認中華帝國在該地區的……特殊利益和主導地位。”他頓了頓,觀察著柏淩嶽的表情,見對方無動於衷,便拋出了真正的意圖,“作為回報,帝國是否可以考慮,在未來涉及奧斯曼帝國遺產以及波斯灣地區的安排上,給予德意誌帝國相應的理解與支持?畢竟,打通柏林至巴格達的鐵路,保障德意誌的‘陽光下的地盤’,是我國的核心關切。”

柏淩嶽心中明了,這是要帝國用未來在中東的妥協,來換取德國對帝國在印度行動的“承認”。他放下茶杯,語氣依舊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特使先生,帝國之外交政策,一向以陛下之聖意為準繩。目前,帝國之重心,在於徹底平定印度亂局,安撫億萬生靈。至於波斯灣、奧斯曼等遙遠之地的事務,非帝國當前所急。況且,此類關乎全球格局之重大議題,恐需陛下親自聖裁,本王不敢妄言。”

他巧妙地運用了“拖延”與“模糊”的策略,既未明確拒絕,也未給予任何承諾,將皮球踢回了柏林和新京。

馮·海因裡希顯然對這個回答不甚滿意,但他也深知,麵對這位戰功赫赫、在帝國內部地位尊崇的武王,過於緊逼並非上策。他隻好轉換話題,轉而“興致勃勃”地提出,希望參觀星洲的港口設施以及帝國南洋艦隊的部分艦艇,“以增進兩國軍事互信”。

柏淩嶽心中冷笑,知道這是借機窺探帝國海軍虛實,尤其是想親眼看看帝國新下水的新型戰列艦。他表麵上欣然應允,安排了一場經過精心設計的“展示性”參觀,既展現了帝國海軍的軍容與部分先進裝備,足以震懾對方,又巧妙地隱藏了真正的核心機密與最新銳艦艇的具體參數。

參觀結束後,馮·海因裡希帶著複雜的心情離開了星洲。他既為帝國海軍展現出的強大實力而感到心驚,也為未能從柏淩嶽那裡得到任何實質性承諾而失望。他意識到,這個東方的巨人,早已不是那個可以輕易用條約或空頭承諾束縛的古老國度,而是一個擁有獨立意誌和強大實力、正在按照自身藍圖重塑周邊世界的可怕對手兼“盟友”。

在送走德國特使後,柏淩嶽立即將此次會晤的詳細情況密奏新京,並在電文中加重語氣寫道:“……德人野心勃勃,視印度洋及中東為其禁臠,對我帝國之擴張已生警惕乃至忌憚之心。其所謂合作,實欲捆綁帝國,為其歐陸霸權及未來東進服務。臣弟以為,對德之策,當更加審慎,未來衝突,恐難避免。帝國當加速整合南洋、印度,並極力前出至亞丁灣,控扼西洋咽喉,以備不虞。”

幾乎在同一時間,柏淩峰在加爾各答也接到了柏淩嶽的通報。他望著西邊德裡方向,又看了看地圖上那片廣袤而充滿紛爭的中東地區,目光深邃。

“傳令,”他對參謀長道,“西路各軍,加快休整與補充步伐。待馬嘯川第八軍主力抵達恒河流域,我軍即刻西進,目標——德裡!帝國,沒有太多時間可以浪費了。”

恒河的血戰暫告段落,但更宏大的戰略博弈,才剛剛拉開序幕。帝國的戰車,在碾過阿拉哈巴德之後,沒有絲毫停歇,繼續向著西方,向著那決定世界島命運的核心地帶,隆隆駛去。

喜歡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請大家收藏:()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瘋權:星核陷落 三國:好感度變強?先讓二爺心動 我隻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人 蝕骨診室 禁睡區 去父留子,陸先生,再也不見! 古墓迷蹤:九域秘辛 我的AI我來養 開局亂世成流民,我攜妹打天下 刷抖音爆獎勵,開局一輛法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