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元十七年十月初的新京,金秋的涼意已然降臨。皇城內的銀杏樹披上金裝,片片落葉在微風中輕舞,為莊嚴肅穆的宮闕平添幾分詩意。然而,承乾殿內的學習氛圍卻並未因這怡人秋色而有絲毫鬆懈。
年僅九歲的太子柏繼明端坐在書案後,身著杏黃色常服,腰係玉帶,神情專注地聽著帝師講解《帝國格致啟蒙》中關於力學原理的篇章。案頭除了經史子集,還整齊擺放著《算術精要》、《寰宇地理》等新學教材。
殿下請看,帝師指著書中插圖,這杠杆原理,不僅可用於機械製造,在治國理政中亦有其相通之處。以力借力,四兩撥千斤,正是為政者需要領悟的智慧。
柏繼明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拿起一份由內閣抄送的簡化版北線戰報。這份戰報經過翰林院修撰,既保留了重要軍情,又適合太子閱讀。
先生,柏繼明抬起清亮的眼眸,戰報上說北疆已下赤塔,但學生查閱地理圖誌,那裡地廣人稀,冬季酷寒難當。將來若是移民實邊,尋常百姓如何適應這等苦寒之地?朝廷又該用什麼策略,才能讓民眾自願前往,安心墾殖,永固邊疆呢?
帝師聞言,眼中閃過驚異與欣慰交織的神色。他撫須沉吟片刻,方才徐徐道:太子殿下能由戰事思及戰後安民定邊之策,實乃帝國之福。陛下若是知曉,必感欣慰。
他整理了一下思緒,繼續詳解:移民實邊,自古以來便是治國難題。陛下與朝廷必有深謀遠慮。依老臣淺見,無非與二策並行。或給予田宅、減免賦稅;或以屯墾兵團之法,軍管民墾;同時還需大力興建道路、開發礦藏,使北地有其利可圖,則民自往之。
帝師頓了頓,又補充道:此外,興辦學校、醫院,使人能安居,子女可求學,病患得醫治,這才是長久之計。正如陛下常說的攻心為上
柏繼明認真聽完,稚嫩的臉上露出思索的神情:學生明白了。治國如同醫人,需對症下藥。既要用猛藥去屙,也需溫養調理。讓百姓在北疆不僅能生存,還能安居樂業,這才是根本。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內侍恭敬的唱喏聲:陛下駕到——
柏淩雲一身玄色常服,信步走入殿內。帝師與柏繼明連忙起身行禮。
平身。柏淩雲擺了擺手,目光落在書案上的戰報,明兒方才與帝師在討論什麼?
柏繼明便將自己關於移民實邊的疑問和理解,條理清晰地向父皇複述了一遍。
柏淩雲聽完,冷峻的臉上罕見地露出溫和的笑意。他伸手輕撫太子的頭頂,語氣中帶著讚許:你能想到這一層,很好。不過,移民實邊背後,更關乎國力權衡。北疆雖寒,然地下蘊藏的煤、鐵、石油、森林,乃是帝國工業未來數百年之血液。奪取此地,是為子孫後代計。
他走到書案前,隨手翻開《寰宇地理》,指著西伯利亞地區:驅使民眾前往,雖有艱辛,然以國家之力扶持,假以時日,必能建成樂土。這其中與、與的權衡,你需細細體會。
兒臣謹記父皇教誨。柏繼明恭敬地回答,眼神中閃爍著領悟的光芒。
父子二人又就地理學問交談片刻,柏淩雲才離開承乾殿。然而,他臉上的溫和在走出殿門的瞬間便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貫的冷峻。貼身侍衛長快步上前,低聲稟報:陛下,錦衣衛都指揮使何三已在武英殿等候多時,說是有柏林來的緊急密電。
武英殿內,何三肅立等候,見柏淩雲進來,立即將一份譯電文稿呈上:陛下,襄王從柏林發來緊急密電。德皇特使馮·海因裡希今日再次求見,言辭極為無禮。
柏淩雲接過電文,目光掃過那些刺目的字句。馮·海因裡希不僅質疑帝國在北線的進展差強人意,未能有效牽製俄軍主力回援西線,更公然質疑帝國履行《新京密約》的誠意。
特使聲稱,何三語氣沉重,若帝國不能在一個月內向俄國發起大規模攻勢,德方將不得不重新考慮太平洋島嶼的最終歸屬問題,以及後續的軍事技術轉讓。
柏淩雲冷笑一聲,將電文擲在禦案上:威廉二世這是仗著在西線占了上風,就開始過河拆橋,敲打到朕頭上來了。他所允諾的太平洋島嶼,本就是無力保全之物,用以換我帝國將士在北疆流血,如今倒成了要挾的籌碼!
陛下明鑒。何三沉聲道,襄王在電文中分析,德國野心已昭然若揭。他們不僅希望我們與俄國死鬥,更希望我們與英美徹底交惡,從而不得不完全依賴德國。此乃驅虎吞狼,亦是想將我帝國綁上其戰車。
柏淩雲負手走到窗前,望著庭院中飄落的銀杏葉,沉默良久。夕陽的餘暉將他的身影拉得修長,在光潔的金磚地麵上投下一道堅定的剪影。
傳朕口諭,皇帝終於開口,聲音冷峻如鐵,回複淩川:帝國行事,自有章法,無需他人指手畫腳。北線戰事,帝國自有考量,絕非為德國火中取栗。至於島嶼與技術,《新京密約》墨跡未乾,德方若欲背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頓了頓,轉身時目光如電:朕不介意讓德國艦隊也嘗嘗帝國海軍炮火的滋味。
何三精神一振,躬身領命:臣明白了。這就去擬寫回電。
且慢。柏淩雲叫住他,通過秘密渠道,給淩川傳訊,讓他密切關注德國接下來的動向。特彆是與美國的接觸,一有異常,立即回報。
陛下是擔心...何三若有所悟。
威廉二世既然敢如此囂張,必定有所倚仗。柏淩雲目光深邃,朕倒要看看,他究竟在打什麼算盤。
就在何三領命離去之時,侍衛長再次入內稟報:陛下,首輔文大人、次輔徐大人已在殿外候見。
柏淩雲整了整衣袍,恢複了一貫的威嚴:
文履謙與徐世昌聯袂而入,行禮後呈上厚厚的奏章。文履謙率先開口:陛下,這是內閣與戶部擬定的北疆開發初步方案。臣等計劃分三步走:首先設立北疆拓墾總局,直接隸屬內閣;其次發行專項國債,募集開發資金;最後製定優惠政策,鼓勵商人投資建廠。
徐世昌補充道:根據戶部測算,首期需要投入五百萬銀元,主要用於修建道路、設立墾區和建設基礎工坊。若能順利開發,三年後北疆就能實現自給自足,五年後開始反哺中央財政。
柏淩雲仔細翻閱著方案,不時提出疑問。殿內的燭光漸漸亮起,將三人的身影投映在窗欞上。這個夜晚,注定又將是一個不眠之夜。
而在遙遠的柏林,帝國公使館內的燈火同樣通明。襄王柏淩川正在書房內來回踱步,手中緊握著剛剛收到的皇帝密電。參讚蔣作賓站在一旁,麵露憂色。
王爺,陛下如此強硬的回複,恐怕會激怒德皇。
柏淩川停下腳步,眼中閃過一絲銳利:陛下的決斷再正確不過。德國人以為我們非要求著他們不可,那就大錯特錯了。
他走到書桌前,開始起草給德方的回複文書。我們要讓威廉二世明白,帝國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太平洋島嶼,帝國誌在必得;技術轉讓,必須按約履行。
蔣作賓低聲提醒:但是王爺,若是德方真的翻臉...
那就翻臉!柏淩川擲地有聲,帝國現在有這個底氣。北線大捷,南洋在握,我們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臉色。
他望向窗外柏林陰沉的夜空,語氣堅定:這場外交博弈,才剛剛開始。
喜歡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請大家收藏:()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