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元十七年十一月,北京城籠罩在初冬的寒意中。位於西城的武王行轅戒備森嚴,來往傳令的軍官絡繹不絕,戰馬的嘶鳴聲與電報機的滴答聲交織在一起,奏響著戰爭進行曲。
行轅正堂內,巨大的北疆沙盤幾乎占據整個廳堂。柏淩嶽手持長杆立於沙盤前。沙盤上,伊爾庫茨克周邊的山川河流、城鎮要塞被精細呈現,代表帝國大軍的紅色小旗如燎原之火,將這座西伯利亞重鎮圍得水泄不通。
王爺,參謀長手持一疊戰報快步走入,第六軍段祺瑞部已推進至伊爾庫茨克東郊二十裡處,正在安紮營寨,構築炮兵陣地。第七軍馮國璋部控製了城西的製高點老虎山。第八軍馬嘯川部的騎兵部隊已清掃完城北貝加爾湖沿岸的俄軍據點,正在湖麵冰層上建立警戒哨所。
柏淩嶽微微頷首,手中的長杆點在沙盤上的伊爾庫茨克城:布魯西洛夫是俄軍宿將,曾在歐戰中屢立戰功,最善防守。傳令各軍,務必穩紮穩打,不可貿然強攻。當以圍困為主,步步為營,逐步消耗敵軍實力。
他移動長杆,指向沙盤另一側:第九軍吳佩孚部現在何處?
回王爺,第九軍主力已推進至勘察加半島,第二十五師程潛部正在圍攻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預計旬日內即可完全控製該地區。
傳令吳佩孚,加快進攻節奏,務必在月底前肅清遠東殘敵,徹底切斷俄軍從太平洋方向增援的可能。
遵命!
命令通過新架設的有線電報迅速傳往前線。此刻,在數千裡外的伊爾庫茨克城外,帝國士兵們正在零下三十度的嚴寒中艱苦作戰。
第六軍軍帥段祺瑞將指揮部設在距離前線不足五裡的一處農莊內。這裡不時有流彈呼嘯而過,震得屋簷積雪簌簌落下。
報告軍帥!第十六師李根源部已突破敵軍第一道防線,正在向火車站推進!第十七師蔣雁行部正在清掃城東郊區的殘敵。
段祺瑞舉起望遠鏡,透過漫天風雪觀察戰況。隻見遠處火光衝天,爆炸聲此起彼伏。
命令炮兵集中火力掩護十六師側翼。特彆注意俄軍可能設伏的區域,告訴李根源,穩紮穩打,不可冒進!
在西線,第七軍軍帥馮國璋麵臨的戰況更為複雜。俄軍依托貝加爾湖岸的複雜地形,構築了密集的防禦工事。
軍帥,第十九師師帥張之江滿身雪塵地走進指揮部,胡須上結滿了冰霜,湖岸地區的俄軍暗堡太多,火力配置十分刁鑽。我軍今日推進不足三裡,又損失了三百多名弟兄。
馮國璋凝視著地圖,手指在湖岸線上劃過:改變戰術。調兩個團的兵力,趁夜色從湖麵冰層上迂回,襲擊敵軍側後。另外,請求工兵支援,用炸藥清除那些暗堡。
可是軍帥,湖麵冰層情況不明,太危險了!昨夜就有一支巡邏隊連人帶馬掉進了冰窟。
執行命令!馮國璋斬釘截鐵,告訴將士們,此戰關係帝國北疆百年安危,縱有萬難,也要克服!
與此同時,在北京的武王行轅內,柏淩嶽正在審閱兵部送來的後勤報告。兵部侍郎躬身站在一旁,詳細彙報:
王爺,從張家口到伊爾庫茨克的補給線已經全線貫通。每日可運輸糧食五百石,彈藥二百箱,藥材五十擔。新式的防寒裝備也已運抵前線,包括五萬件加厚棉衣、十萬雙防凍靴和兩萬頂護耳冬帽。
柏淩嶽滿意地點點頭:傳令嘉獎後勤部隊。另外,醫療物資要確保充足,特彆是治療凍傷的藥品。告訴太醫署,再多調配些凍傷膏和驅寒藥酒。
下官明白。太醫院調配的五千份凍傷膏昨日已經啟運,由專人押送,走最快的驛道。
這時,一份加密電報被送進指揮室。譯電員迅速翻譯後呈上:王爺,錦衣衛北鎮撫司急電。俄軍可能從西線抽調近衛軍第三師、第五師和第七師,共計三萬人東援。
柏淩嶽眼中精光一閃:果然不出所料。傳令第八軍馬嘯川,著他的騎兵部隊向西延伸二百裡警戒線,務必在俄援軍抵達前完成阻擊部署。再令第九軍加快攻勢,給俄軍施加更大壓力。
另外,他補充道,給新京發報,請求海軍派遣艦艇在波羅的海方向進行牽製性行動。再請陛下下旨,令駐德公使襄王殿下在柏林造勢,牽製俄軍西線兵力。
前線戰事日益激烈。在伊爾庫茨克東郊,第十六師師長李根源親臨火線。這位以勇猛著稱的將領此刻正指揮部隊對俄軍核心陣地發起猛攻。
炮兵延伸射擊!步兵準備衝鋒!李根源的聲音在槍炮聲中依然清晰洪亮。
數百門火炮同時怒吼,炮彈如雨點般落在俄軍陣地上。待炮火稍歇,帝國士兵如潮水般湧出戰壕,震天的喊殺聲衝破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