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西線崩盤英倫困 新京密約組新盟_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 > 第17章 西線崩盤英倫困 新京密約組新盟

第17章 西線崩盤英倫困 新京密約組新盟(1 / 2)

啟元十八年五月,歐羅巴的天空被戰爭的濃煙徹底染黑。在東線俄國因革命和內亂徹底退出戰爭後,德意誌帝國這架恐怖的戰爭機器,將其全部的力量——超過一百五十個師的百戰精銳,如同鋼鐵洪流般傾瀉到了西線,發動代號“皇帝之錘”的總攻勢,旨在徹底碾碎協約國在歐陸的最後抵抗。

五月初八淩晨,法國南部戰線,裡昂方向。天空尚未破曉,德軍的新式戰術已然上演。不再是綿長呆板的塹壕對峙,取而代之的是如同手術刀般精準的“徐進彈幕”。炮火像一道移動的鋼鐵牆壁,以精確計算的速度向法軍陣地縱深延伸。緊隨其後的,是德軍新組建的“暴風突擊部隊”。這些精銳士兵摒棄了傳統的步槍,裝備著大量p18衝鋒槍、手榴彈、工兵鏟和令人恐懼的火焰噴射器。他們以小分隊形式,滲透、迂回、突擊,專攻防線的薄弱點和指揮部。法軍賴以生存的塹壕體係,在這全新的戰術麵前,如同紙糊的堤壩,瞬間千瘡百孔。

“將軍!中央防線崩潰了!德軍突擊隊突破了第二道防線!”

“德國人的裝甲車已經越過羅訥河!我們的炮兵陣地被摧毀了!”

“預備隊…將軍,所有的預備隊都已經投入了!我們無兵可調了!”

在波爾多的法軍指揮部裡,無線電的雜音、參謀軍官聲嘶力竭的報告聲和地圖上不斷被推倒的標誌物,構成了一曲絕望的交響樂。法軍總司令貝當元帥,這位曾在凡爾登鑄就輝煌的老將,此刻麵色灰敗,眼神空洞地注視著地圖上那些代表德軍攻勢的、不斷向南迅猛延伸的紅色箭頭。他仿佛能看到鋼鐵履帶碾過故鄉的麥田,火焰吞噬著古老的城鎮。奇跡,不會再有第二次了。

他艱難地抬起手,聲音嘶啞得如同破舊風箱:“向倫敦發報……我軍已無力阻止德軍向波爾多推進。法蘭西……到了最後時刻。”

與此同時,英吉利海峽對岸,倫敦唐寧街十號的地下掩蔽部內,空氣凝重得幾乎令人窒息。首相赫伯特·阿斯奎斯手中拿著剛剛收到的、措辭一封比一封絕望的電報,麵色鐵青。

“先生們,”他環顧著戰時內閣的成員,“局勢已經再清楚不過。法國,我們在歐洲大陸的最後一個支柱,即將全麵淪陷。貝當元帥的電報表明,他們連有序撤退到下一道防線都做不到了。”

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猛地站起來,胖碩的身體因激動而微微顫抖,他揮舞著雪茄:“不!隻要皇家海軍還在,德意誌的禿鷲就彆想踏上英倫三島的白堊懸崖!我們的艦隊足以封鎖海峽!”

外交大臣愛德華·格雷爵士則憂心忡忡地反駁:“溫斯頓,海軍可以保衛本土,但無法挽救大陸。一旦波爾多陷落,我們在歐洲大陸將失去最後一個補給港口和立足點。我們會被徹底孤立。而且,我們的物資儲備,尤其是糧食和石油,還能支撐多久?德國的無限製潛艇戰正在絞殺我們的生命線。”

就在這時,一封加急電報被秘書麵色倉皇地送了進來。阿斯奎斯迅速瀏覽,隨即仿佛被抽乾了力氣般癱坐在椅子上,將電文遞給身旁的官員。

“先生們,”他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最壞的情況發生了。意大利……羅馬政府剛剛宣布,再次加入德奧同盟國陣營。我們在南線的最後一個盟友,背叛了我們。”

會議室裡死一般的寂靜。意大利的倒戈,不僅意味著英國在地中海失去了一個重要的牽製力量,更意味著奧匈帝國的海軍可以暢通無阻地進入地中海,與德國潛艇彙合,對英國至關重要的蘇伊士航線構成致命威脅。大英帝國數百年來經營的均勢政策,在這一刻徹底崩塌。

五月二十日,預言成真。法軍在裡昂組織的最後防線徹底崩潰。德軍兵分兩路,古斯塔夫·馮·迪特裡希將軍率部如熱刀切黃油般直撲地中海沿岸重鎮馬賽,而另一路主力則在魯普雷希特王儲的指揮下,向波爾多迅猛挺進。法國政府倉皇撤離波爾多,最終在地中海艦隊殘部的庇護下,於土倫建立了最後一個象征性的據點。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有效抵抗,事實上已經終結。

消息通過無線電波,跨越萬裡重洋,傳到了正值初夏的東方帝國首都——新京。

皇帝柏淩雲正在武英殿與內閣重臣審議籌劃已久的北疆設省方案,意圖將新征服的廣袤土地徹底納入帝國版圖。殿內氣氛原本莊重而略帶振奮,直到情報總管何三腳步匆匆地走入,打破了平靜。

“陛下,”何三躬身,呈上一份譯電,“歐洲急報。法國政府已於昨日撤離波爾多,遷往土倫。德軍先頭部隊已進入波爾多市區。”

內閣首輔文履謙倒吸一口涼氣,手中的茶盞微微晃動:“這麼快?!那英國……豈不是……”

何三麵色凝重地補充道:“英國已徹底孤立。據報,德軍正在加萊、勒阿弗爾等英吉利海峽沿岸港口大規模集結船隻和物資,空中的飛艇和飛機偵察活動日趨頻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柏淩雲沉默片刻,緩緩起身,走向殿內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圖。他的目光掃過歐亞大陸,最終定格在那片烽火連天的歐洲西端。

“傳令:立即召開禦前緊急會議。所有內閣重臣、外交部主官即刻入宮。”

半個時辰後,眾臣齊聚武英殿東暖閣。柏淩雲開門見山,沒有絲毫寒暄:“西線崩潰,英國獨木難支。德意誌整合歐陸資源,其勢已成。一個統一在德國意誌下的歐洲,將是帝國未來心腹大患,其威脅遠超昔日之英法。”

他頓了頓,目光銳利地掃過眾人:“我們必須重新評估全球戰略。是坐視德國坐大,待其整合完畢後來對付我們,還是……主動介入,塑造於我有利之格局?”

殿內議論紛紛,意見不一。有主張隔岸觀火,坐收漁利的;有認為應謹慎接觸,避免直接卷入的;也有認為必須遏製德國,否則後患無窮的。

正當爭論激烈時,侍衛長入內稟報:“陛下,英國特使,卡爾遜爵士,已秘密抵達新京,現於宮外候旨,請求緊急覲見。”

來得如此之快!所有人都明白,這意味著倫敦的恐慌已經到了極點。

柏淩雲準見。片刻後,風塵仆仆的卡爾遜爵士被引入殿內。這位老派的英國紳士雖然衣冠依舊整潔,但眼角的疲憊和眉宇間的焦慮卻難以掩飾。他竭力保持著鎮定,向柏淩雲行了標準的鞠躬禮。

“尊敬的皇帝陛下,”卡爾遜的聲音因長途跋涉而略顯沙啞,“在此大英帝國及歐洲文明麵臨生死存亡之際,我奉首相及戰時內閣之命,懇請與偉大的東方帝國結成全麵同盟,共禦強敵。”

會場頓時一片寂靜。所有人都明白,這是大英帝國數百年來,首次如此低聲下氣地主動向一個非歐洲國家求援,這本身就標誌著世界權力的轉移。

柏淩雲沒有繞圈子,直接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爵士閣下,帝國介入如此規模的戰爭,需要承擔巨大的風險和代價。那麼,英國願意為此付出什麼?”

卡爾遜深吸一口氣,顯然早已準備好答案,但說出時仍感艱難:“陛下,英國願意全麵承認帝國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所有既得利益,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荷屬東印度,以及所有太平洋島嶼的主權。”

這個條件讓在場不少人為之動容。這幾乎是承認了帝國在西太平洋的絕對霸權。但文履謙立刻抓住了核心,謹慎地追問:“那麼……印度呢?”

“印度……”卡爾遜的喉嚨滾動了一下,這個詞仿佛有千鈞之重,“英國……願意放棄在印度次大陸的所有政治、軍事及經濟權益。我們可以接受帝國勢力進入印度,並…協助維持過渡期的秩序。”這幾乎是承認了放棄女王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

兵部尚書曹文翰忍不住出聲確認:“爵士閣下,此言可當真?這代表了倫敦的最終決定?”

“這是戰時內閣經過激烈辯論後做出的……痛苦但必要的決定。”卡爾遜轉向柏淩雲,語氣近乎懇求,“我們隻希望帝國能夠立即在遠東對德奧盟友施加壓力,牽製其兵力,並在必要時……對德正式宣戰,以緩解英國本土麵臨的直接入侵威脅。”

禦前會議結束後,柏淩雲單獨召見了何三與剛從歐洲返回、對歐陸局勢有切身了解的襄王柏淩川。

“你們怎麼看?英國人的誠意有幾分?局勢真的到了如此地步?”

柏淩川首先彙報,語氣沉重:“陛下,臣在歐洲數月,深切感受到德國戰後野心絕非僅限於歐陸。德皇威廉二世及其總參謀部,正在籌劃一個名為‘歐陸同盟’的龐大計劃,旨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全麵整合歐洲,排斥其他大國勢力。其誌不在小。”

何三則從情報角度補充:“錦衣衛從多個渠道得到情報,德國特使正在與美國方麵進行秘密接觸。內容雖不詳,但德方試圖以‘保證美國在歐商業利益’和‘共同瓜分英法殖民地’為誘餌,換取美國保持中立甚至暗中支持。陛下,若我們不采取行動,待美德達成某種默契,帝國將在全球陷入極其被動的孤立境地。”


最新小说: 代天賞罰 人間路漫長 仙魔錄:開局投資未來女帝 渣夫換妻,我嫁他殘廢兄長登後位 從金鐘罩開始苟成武聖 本心即可 星魂不滅 廢土藏身處,從下水道開始升級 簽到玄天,我成了萬界守護者 我的係統是反骨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