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元十八年十月二十七日,破曉前最寒冷的時刻。伏爾加河畔的喀山前線,與萬裡之外尚處午後的東瀛府,帝國兩大戰爭中樞的神經同時緊繃到了極點。
東瀛府,東方戰區總指揮部。靖王柏淩銳剛剛簽發完嘉獎東洋艦隊關島海戰大捷的命令,目光便立刻投向了北方的巨幅地圖。通訊官快步上前,遞上一份來自指揮部的加密預令:王爺,陛下北線總攻將於喀山時間拂曉發起。陛下諭,望我東方戰區捷報頻傳,與北線將士同振軍威!
柏淩銳神色一肅,對左右朗聲道:回電陛下:東方戰區首戰告捷,全軍將士感念陛下天威,必再接再厲,揚我國威於大洋!願北線陛下旗開得勝,克定喀山!
他深知,皇帝在萬裡冰原上發起決戰的同時,仍在關注著大洋的波濤,東西兩線,實為帝國命運的一體兩麵。
幾乎是在東瀛府電波發出的同一時刻,喀山城外,指揮部內,氣氛凝重如鐵。皇帝柏淩雲已屏退左右,獨自立於觀測窗前,凝視著西方喀山城漆黑的輪廓。武王柏淩嶽悄聲走近,低語道:陛下,淩銳回電,太平洋首戰已捷,關島美分艦隊全軍覆沒,菲律賓登陸亦已成功。
柏淩雲沒有回頭,隻是嘴角掠過一絲難以察覺的弧度,聲音沉穩如初:是個吉兆。告訴段祺瑞他們,太平洋上的兄弟部隊已拔得頭籌,我北線健兒,莫要墜了帝國陸軍的威風!
柏淩嶽精神一振,隨即又呈上一份電報,陛下,第九軍吳佩孚部急報。其先頭部隊已越過裡海北岸,正向高加索方向挺進,意圖牽製俄軍南翼兵力。
柏淩雲微微頷首:告訴吳佩孚,穩紮穩打,不必急於求成。高加索方向以牽製為主,待喀山戰事明朗,再作打算。
喀山前線,第六軍前沿觀察所。
軍帥段祺瑞接到武王轉達的陛下口諭和太平洋捷報,立刻對著電話低吼道:各師聽著!海軍弟兄們已經在太平洋開了張,乾掉了美國艦隊!陛下看著咱們,全軍看著咱們!第六軍的榮譽,就在今日,就在喀山城頭!拂曉總攻,有進無退!
電話那頭傳來第十六師李根源、第十七師蔣雁行、第十八師陳宦三位師帥斬釘截鐵的回應:願為陛下效死!必克喀山!
清晨五時整,總攻開始!
三發紅色信號彈驟然升空,如同撕裂黑暗的猩紅血痕。下一刻,整個大地仿佛被投入了煉獄之火中,開始了無休止的戰栗與轟鳴!
帝國炮兵陣地方向,成千上萬門火炮從怒吼的75毫米野戰炮到發出沉悶巨吼的240毫米重型榴彈炮同時噴吐出致命的火舌!成噸的鋼鐵與炸藥被傾瀉到喀山城頭,爆炸的火球一團接一團地騰起,瞬間將黎明前的黑暗驅散,連綿不斷的巨響仿佛要震碎人的耳膜。重炮旅的巨型炮彈尤其駭人,它們拖著淒厲的呼嘯,重重砸在古老的城牆上,每一次命中都地動山搖,炸開一個個巨大猙獰的缺口,碎石磚塊如同暴雨般向四周激射,守城的俄軍連同他們的工事,往往在瞬間就化為齏粉。
徐進彈幕!向縱深延伸五百米!段祺瑞對著電話冷靜下令,聲音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依然清晰。
炮火開始如同犁地般向城內延伸,試圖摧毀一切可能的預備隊和支援火力。就在炮火延伸的瞬間,天空中傳來帝國陸軍航空隊轟炸機群的引擎轟鳴,它們如同死神般掠過城牆,將更多的炸彈精準地投向城內的重要目標。
第一突擊梯隊,衝鋒!第十六師師帥李根源身先士卒,拔出佩劍指向硝煙彌漫的城牆缺口。早已待命多時的帝國士兵們,如同決堤的洪流,躍出塹壕,發出震天的呐喊,衝向護城河。工兵們冒著俄軍殘存火力點射來的密集子彈,奮力在河麵上架設浮橋,不斷有人中彈墜入冰冷的河水,但後續者毫不猶豫地頂上前去。
俄軍的抵抗異常頑強。布魯西洛夫麾下的近衛軍不愧是沙皇精銳,即便在如此毀滅性的炮火準備後,殘存的士兵依然從廢墟中、從暗堡射擊孔裡,用步槍、機槍和手榴彈進行著瘋狂的抵抗。密集的火力網死死封鎖著城牆的每一個缺口,衝鋒的帝國士兵成片倒下,鮮血迅速染紅了焦黑的土地。
機槍!壓製左側那個暗堡!
爆破組!炸掉右前方那個機槍巢!
醫護兵!這裡有人受傷!
戰場瞬間進入了最殘酷的消耗階段。每一寸土地的爭奪都伴隨著生命的高速流逝。
上午七時,戰局陷入膠著。
前沿觀察所內,壞消息不斷傳來:
報告軍帥!左翼三團被側翼火力壓製,傷亡慘重,無法前進!
右翼二團雖已突入城內,但遭遇俄軍頑強巷戰,推進緩慢!
中央一團報告,突破口被俄軍用人命和沙包重新堵住了!請求重炮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