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戰大捷的電波,以最快的速度傳遍了帝國整個戰線。在安納托利亞高原東部疾進的帝國第三軍軍帥趙守誠,接到捷報後,重重一拳砸在行軍地圖上,眼中精光閃爍:“好!李提督打得好!傳令全軍,加快行軍速度!海軍弟兄們已經為我們掃清了海上的障礙,現在輪到我們陸軍了!務必在德軍主力反應過來之前,完成對伊斯坦布爾北線的合圍!”
他的第三軍,以第七師蔣百裡部為先鋒,第八師馬福祥部護佑黑海沿岸,第九師李純部作為總預備隊,如同出鞘的利劍,沿著黑海海岸線,迅猛向西推進,沿途擊潰了小股奧斯曼守軍和零星的德國誌願部隊,兵鋒直指伊斯坦布爾北麵的色雷斯地區。
與此同時,在南線,第五軍王士珍部橫掃安納托利亞高原西南部,迅速清除殘餘的奧斯曼抵抗力量,從南麵威逼伊斯坦布爾,並隔絕可能自巴爾乾方向而來的德奧援軍。
第四軍何雄部主力沿底格裡斯河北上,一路勢如破竹,連續攻克數座安納托利亞東部重鎮,與趙守誠的第三軍形成了東西對進的鉗形攻勢,目標直指奧斯曼帝國在亞洲的最後堡壘——安卡拉,以及更西方的博斯普魯斯海峽。
七月二十日,達達尼爾海峽入口。帝國西洋艦隊在稍作休整補充彈藥後,攜大勝之威,出現在了達達尼爾海峽之外。李準站在“宣武”號艦橋上,凝視著前方那條狹窄而著名的水道,海峽兩側的奧斯曼炮台依稀可見。
“開始炮火準備!目標,海峽兩岸所有已知岸防炮台、雷達站、通訊樞紐!”李準沉聲下令。
下一刻,“宣武”、“廣德”等主力艦的巨炮再次發出怒吼,成噸的炮彈如同冰雹般砸向海峽防線。失去了海軍保護的奧斯曼岸防部隊,在帝國艦隊精準而猛烈的艦炮火力下,防禦工事被逐一摧毀,抵抗意誌迅速瓦解。
“報告提督!先遣驅逐艦分隊報告,已突破海峽最窄處,敵抵抗微弱!”
“很好。”李準長籲一口氣,命令道,“全艦隊,保持警戒陣型,依次通過達達尼爾海峽!目標——馬爾馬拉海,伊斯坦布爾!”
帝國的鋼鐵巨艦,開始緩緩駛入這條連接愛琴海與馬爾馬拉海的戰略水道,兵鋒直指那座千年古都的核心海域。
就在帝國艦隊闖入馬爾馬拉海的同時,陸地上的三路大軍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趙守誠的第三軍先鋒,已抵達伊斯坦布爾以北不到一百公裡的色雷斯地區,與少量德軍前沿部隊發生交火,並成功擊退對方。王士珍的第五軍與何雄的第四軍先頭部隊,在安納托利亞中部成功會師,徹底切斷了伊斯坦布爾與安納托利亞腹地的聯係。
在伊斯坦布爾的托普卡帕宮內,奧斯曼蘇丹穆罕默德五世麵如死灰,癱坐在象征著權力的寶座上。禦前會議上一片混亂,壞消息一個接一個傳來:
“陛下……海軍……我們的海軍……全軍覆沒了……”
“達達尼爾海峽失守!中國人的艦隊已經進入馬爾馬拉海!”
“北麵、東麵、南麵都發現了中國軍隊的主力!伊斯坦布爾……伊斯坦布爾已經被三麵包圍了!”
“城內的希臘人和亞美尼亞人開始騷亂,局勢快要失控了!”
蘇丹聽著這些亡國之音,嘴唇哆嗦著,最終用幾乎聽不見的聲音說道:“求和……再派使者……去告訴中國人……我們願意談判……接受……接受他們的條件……”
然而,當奧斯曼的求和使者再次倉皇出城,抵達帝國前敵總指揮部——此刻已設在距離伊斯坦布爾不到三十公裡的一座小鎮時,接待他的定王柏淩峰,給出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冷酷、更決絕的回複:
“無條件投降。這是最後通牒。限二十四小時內,打開所有城門,蘇丹及其政府核心成員出城投降。否則,”柏淩峰的目光銳利如刀,掃過使者慘白的臉,“城破之日,便是奧斯曼帝國國祚斷絕、宗廟傾覆之時!勿謂言之不預!”
八月一日,伊斯坦布爾城外。帝國三路大軍,曆經數月的千裡轉戰,終於在這一天,完成了對這座千年古都的陸上全麵合圍。北線,第三軍趙守誠部構築了堅固的防線,阻斷了歐洲方向的任何陸上增援可能;南線,第五軍王士珍部控製了馬爾馬拉海沿岸,與海上的艦隊遙相呼應;東線,第四軍何雄部作為總預備隊和主攻方向,兵鋒直指伊斯坦布爾厚實的狄奧多西城牆。而在海上,帝國西洋艦隊的炮口,已經牢牢鎖定了金角灣與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岸的所有重要目標。
伊斯坦布爾,這座曾經讓無數英雄折戟、號稱永不陷落的帝都,如今已成了一座被陸海大軍鐵壁合圍的孤城,風雨飄搖,命懸一線。
柏淩峰站在城外一處高地上,放下望遠鏡,對身後肅立的各軍將領及參謀們,聲音清晰而堅定地下達了最終命令:
“傳令各軍,做好最後準備。三日之後,拂曉時分,全線總攻開始。帝國之龍旗,必將飄揚在君士坦丁堡的城頭!”
曆史的聚光燈,已然聚焦於此。一場注定要載入史冊的最終攻城戰,進入了最後的倒計時。
喜歡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請大家收藏:()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