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第五集團軍在意大利的淩厲攻勢,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徹底攪動了南歐乃至整個歐洲的戰局。定王柏淩峰在君士坦丁堡的總司令部內,目光炯炯地注視著巨大的作戰地圖,上麵代表帝國和盟軍的藍色箭頭正從多個方向刺向同盟國的防線。他深知,第五集團軍在意大利的突進固然犀利,但要最大化此戰略突襲的效果,就必須在其他方向施加足夠的壓力,讓德軍首尾難顧,真正陷入戰略被動的泥潭。
“命令!”柏淩峰的聲音在指揮部裡回蕩,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趙守誠第四集團軍主力,彙合希臘、保加利亞、南斯拉夫聯軍,立即向波斯尼亞方向發動強力突擊,目標直指薩拉熱窩!我們要在巴爾乾山區再點燃一把火,讓奧匈帝國和他們的德國主子徹底睡不著覺!”
與此同時,他通過加密電文,與西線的英、法、西、葡聯軍指揮部,以及遊弋於大洋的帝國印度洋艦隊提督李準,進行了緊密的協同部署。
在巴爾乾方向,第四集團軍司令趙守誠大將接到了命令。他的部隊下轄藍天蔚第十軍、馬福祥第十一軍、盧靜遠第十二軍,原本駐防索菲亞一線,對奧匈帝國構成持續壓力。此刻,他毫不猶豫地揮師西進。藍天蔚的第十軍為先鋒,沿摩拉瓦河穀強勢推進;馬福祥的第十一軍與盧靜遠的第十二軍分居兩翼,如同巨大的鉗子,配合中路的希臘軍團和北線的南斯拉夫遊擊隊,向波斯尼亞腹地擠壓。
然而,巴爾乾的山地地形給了防守方天然的優勢。奧匈帝國軍隊雖然士氣不高,但在馳援而來的德軍精銳山地部隊的加強和督戰下,依托險要的山隘、密林和預先構築的堅固工事,進行了拚死抵抗。戰鬥迅速演變為慘烈而艱苦的山地攻防戰。
帝國軍士兵們不得不冒著敵人的機槍火力和精準的狙擊,在崎嶇陡峭的山坡上艱難攀爬,逐寸逐尺地爭奪每一個山頭、每一道塹壕。炮火在山穀間轟鳴回蕩,密林中不時爆發出殘酷的白刃戰。進展變得緩慢而血腥,每一公裡的推進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趙守誠深知此路艱難,但他的任務並非一定要迅速攻克薩拉熱窩,更重要的是牢牢吸住並消耗當麵的德奧聯軍,不使其輕易東調或南下援意。
幾乎在巴爾乾槍聲響起的同時,帝國印度洋艦隊主力,在李準的指揮下,執行了一項極具威懾力的行動。以“宣武”號航母為核心,配屬數艘重巡洋艦和驅逐艦的強大編隊,浩浩蕩蕩地穿過直布羅陀海峽經與英國協商),進入大西洋,隨後毫不停留,一路北上,前出至英吉利海峽入口一帶。
帝國艦隊的到來,與英國本土艦隊勝利會師。赤龍旗與米字旗在海峽的薄霧中並肩飄揚,形成了壓倒性的海上優勢。李準與英國海軍將領進行了緊急磋商,艦隊開始在海峽及鄰近北海海域進行大規模的戰鬥巡邏和登陸演習。龐大的運輸船隊開始在英格蘭南部港口集結,一幅即將大規模登陸歐洲大陸的架勢被刻意營造出來。
這一舉動,結合此前帝國印度洋艦隊在地中海的活躍表現,給德軍最高統帥部帶來了巨大的心理震撼和戰略誤判。他們嚴重懷疑,中華帝國在直接攻擊意大利之後,其下一個真正的主攻方向,可能是配合英國,在法國北部,比如諾曼底或加萊地區,實施決定性的登陸作戰,直搗德國西部腹地。
與此同時,在陸地上,得到帝國海軍戰略策應和部分物資援助的英、法、西、葡聯軍,在沉寂已久的比利牛斯山戰線,也發動了蓄勢已久的攻勢。儘管這條戰線地形複雜,易守難攻,但聯軍的全力進攻,仍然有效地牽製了德軍部署在法國南部的大量部隊,使其無法北調應對英吉利海峽的“威脅”或東援意大利。
柏林,德軍最高統帥部內,氣氛空前緊張。
“意大利人快頂不住了!中國人正在亞平寧半島向北快速推進!”
“巴爾乾方向,奧匈軍隊和我們的山地部隊雖然頂住了中國人的正麵進攻,但損失很大,而且被牢牢粘住了,無法脫身!”
“最關鍵的是英吉利海峽!帝國艦隊和英國艦隊已經彙合,他們很可能正在準備登陸!諾曼底?還是加萊?我們必須加強西線防禦!”
“還有比利牛斯山!法國人和西班牙人像瘋了一樣在進攻,我們在南法的部隊動彈不得!”
壞消息一個接一個傳來,德軍將領們焦頭爛額。他們手中可用的戰略預備隊是有限的,而威脅卻來自三個主要方向:岌岌可危的意大利、陷入苦戰的巴爾乾,以及那懸在頭頂的、似乎隨時可能落下雷霆一擊的英倫利劍——諾曼底登陸威脅。
經過激烈的爭論和痛苦的抉擇,德軍最高統帥部最終判定,來自英吉利海峽的“直接登陸威脅”優先級最高,必須優先保障西線,尤其是法國海岸的防禦。其次,意大利戰線不能崩潰,否則南翼洞開,後果不堪設想。至於巴爾乾,隻要能守住主要防線即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於是,一道道命令從柏林發出:從東線抽調一個精銳裝甲軍和兩個步兵師,火速經由德國本土,向西線增援,加強“大西洋壁壘”的防禦,特彆是諾曼底和加萊地區。
原定增援意大利的部分德軍部隊,被臨時改派,加強法國南部防線,以應對比利牛斯山方向的聯軍壓力。
對於意大利,繼續增兵,但優先度略低於西線。
巴爾乾方向,則要求現有部隊死守,暫時無法得到大量增援。
德軍的兵力,就像一塊被用力拉扯的橡皮,在帝國多管齊下的戰略組合拳下,被迫從關鍵的東西線硬生生抽離,分散到了南歐和西歐漫長的戰線上。其戰略機動力量和預備隊被嚴重消耗,捉襟見肘之感日益明顯。
在君士坦丁堡,柏淩峰接到各方情報彙總,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神色。參謀長向他彙報:“殿下,正如您所料,德軍已確認從東線抽調兵力西援。吳佩孚司令來電,他們正麵德軍的火力強度和活動頻率有所下降。”
柏淩峰走到窗前,望著博斯普魯斯海峽奔流的海水,沉聲道:“告訴淩段祺瑞、馬嘯川和吳佩孚,機會窗口已經打開。北線全麵進攻的時機,正在加速到來。而我們這裡,”他回身指向地圖上的意大利和巴爾乾,“要把水攪得更渾,讓德國人在這片‘軟腹’和側翼,流儘最後一滴血!”
帝國的戰略欺騙與多線牽製,取得了超出預期的成功。德國這架龐大的戰爭機器,終於開始顯露出疲於奔命的跡象。戰爭的主動權,正不可逆轉地向中華帝國及其領導的聯盟一方傾斜。
喜歡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請大家收藏:()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