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毛家坪的黃土坡上,老村長蹲在田埂邊“吧嗒”旱煙,煙鍋子敲著剛崩裂的鋤頭刃:“修路放炮震出的坑底,全是人骨頭!每根骨頭上都刻著鬼畫符——”他啐口痰,指著崖壁新裂的豁口,“省裡來的張教授說,那是西周礦工用指甲摳的礦脈圖!”
張教授攥著毛刷的手直哆嗦。他刮開骨縫裡的淤泥,露出底下暗紅的刻痕:“不是鬼畫符,是血髓玉礦的標記...西周貴族逼礦工把礦脈走向刻在自個兒肋骨上,陪葬時連人帶礦秘密全埋進黃土!”刷尖突然“哢”地撞到硬物——坑底埋著口生鏽的鐵匣,匣蓋糊著魚鰾膠,腥氣混著陳年屍蠟的餿味直衝鼻孔。
“五三年修水庫時也挖出過這種匣子!”老村長煙杆戳了戳膠縫,“當時考古隊打開匣子,裡頭羊皮卷遇風就化灰,隻搶救出半張‘百骨寶圖’...”話音未落,鐵匣“嘎吱”彈開,泛黃的羊皮卷上浮現山川脈絡,角上題著“百骨寶圖其一”的朱砂字,墨跡暈染處顯出血指印摁壓的“戊戌”字樣。
夜幕降臨時,骨坑突然滲出琥珀色黏液。黏液順著刻痕遊走,散出麝香混陳皮的怪味。“這叫骨香——”張教授捏起黏稠的絲線,“西周貴族用特製藥水浸泡人骨,刻痕遇空氣就析出香料,防蟲蛀千年不腐!”
月光照進坑底,老村長突然拽住張教授袖口:“瞧見沒?骨香凝成的紋路像條龍!”黏液果然在坑底蜿蜒成黃河水係圖,七個紅點標著未開采的玉礦位置。最刺眼的是夔門漩渦處的標記——正是1958年洪水衝垮的七座堰塘舊址!
“轟隆!”
崖壁二次塌方,崩出文革時期的石灰標語:“破四舊,立四新”。紅漆剝落處露出半截水泥封存的檔案櫃,櫃門刻著“湖北省博物館查抄物資1967”。張教授猛然想起父親日記裡的記載——武山元墓挖出的百骨寶圖殘片,正是被封存在這類櫃中莫名消失的!
香港嘉德拍賣行的畫冊三天後寄到村委會。彩頁上赫然印著毛家坪骨坑照片,標注“西周血髓玉礦標記骨雕,起拍價三千萬”。老村長氣得煙杆砸桌:“誰把照片賣出去的?坑底圍欄今早才撤!”
張教授翻到拍賣行簡介頁,指尖頓在“龍騰基金控股”的燙金ogo上:“這是跨國礦產資本,專倒賣中國礦脈測繪資料...”他突然抽出畫冊夾層裡的邀請函——函角粘著骨坑裡的琥珀黏液,暈染出“誠邀張教授鑒寶”的暗碼。
當夜骨坑監控突然失靈。黎明時老村長巡田,發現坑壁新刻了一行字:“資本噬骨,寶圖歸一”。刻痕深處嵌著枚青銅徽章,章麵“戊戌零號”的刻紋裡還粘著拍賣行畫冊的碎紙屑。
省文物局緊急封鎖骨坑。張教授蹲在坑底拚湊骨片時,突然嗅到股熟悉的陳皮味——正是父親日記裡描述的武山元墓氣味!他撬開水泥檔案櫃,裡頭滾出本文革工作日誌,紙頁粘著腦髓乾涸後的白膜。
日誌最後一頁寫著:“1967.11.03,武山元墓百骨寶圖殘片移交龍騰基金代表”。落款處摁著的血指印旁,簽著三個蠅頭小楷——張正華,正是張教授父親的名字!
坑頂傳來腳步聲。穿滌卡中山裝的男人立在崖邊,袖口露出的手表鏈子閃著冷光:“張教授,令尊當年用寶圖殘片換了兩袋美國麵粉...您不想讓這往事上新聞吧?”他甩來張泛黃照片——1967年的武山元墓前,年輕時的張正華正將鐵匣遞給戴青銅扳指的男人。
張教授連夜翻查縣誌。毛家坪遺址的考古報告記載著“子車戈”出土細節:戈柄刻著“秦公作子車用”的銘文,印證《詩經·黃鳥》記載的殉葬慘案——秦穆公逼子車氏三兄弟殉葬,實為滅口掌握礦脈秘密的家族!
更驚悚的是車馬坑記錄:殉葬馬匹的彩繪漆甲上,赫然繪著與骨坑相同的礦脈圖。張教授猛然醒悟:“西周礦脈秘密被子車氏繼承,秦穆公剿滅他們是為獨占玉礦!”
黎明時坑底傳來悶響。那口文革檔案櫃突然塌陷,露出底下深不見底的盜洞。老村長繩降下去,摸到洞壁刻著兩行字:
“張正華1967年封洞於此”
“龍騰基金1983年拓洞西去”
洞底散落著美國麵粉袋的殘片,袋上印著“美援物資1967”。
張教授站在盜洞前,攥緊父親遺留的工作證。證件背麵滲出琥珀色黏液——遇空氣凝成新的礦脈圖,七個紅點中六個已被打叉,唯剩毛家坪礦點閃著血光。圖側小字寫著:“寶圖歸一之日,資本噬骨之時”。
村委會電話突然響起。港腔女聲輕柔似水:“張教授,龍騰基金願讚助您全麵考古...隻要您交出骨香析印技術。”背景音裡傳來齒輪轉動的“嘎吱”聲,像是某種大型鑽探設備在啟動。
狂風卷著沙塵撲進骨坑。坑底骨香突然沸騰,黏液在沙地凝成父親張正華的殘影:“兒啊,資本要的不是礦...是礦底鎮壓的三百殉葬礦工冤魂!那些冤魂才是真正的‘骨香’!”
第一章完)
喜歡骨香散請大家收藏:()骨香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