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眼
1967年11月23日,內蒙古黑風嶺。
馬隊頭駝突然發出淒厲嘶鳴,領隊巴特爾猛拽韁繩,二十匹騾馬在雪地裡打滑。老向導布和蹲下身,指尖撚起一撮雪沫:"不是雪,是鹽。"話音未落,遠處傳來悶響,半山腰的冰層裂開蛛網狀縫隙,露出黑黢黢的洞口。
考古隊吉普車碾過結冰的河床,車燈掃過洞口時,所有人心跳漏了一拍——洞口上方歪斜地刻著三行字:
"庚子年冬,血祭於此"
"入者三思,出者無蹤"
"九嬰睜眼,天地倒懸"
"這字跡..."羅英薈用毛刷掃去冰碴,鋼筆尖在測繪本上顫抖:"是元代官窯瓷片燒製的顏料。"她突然僵住,冰棱倒影裡,洞口陰影處似乎有東西在蠕動。
骨哨驚魂
隊醫趙國軍打著手電鑽進洞穴,光束掃過岩壁時,眾人倒吸冷氣——密密麻麻的動物白骨堆成甬道,每根骨頭都插著青銅釘。最駭人的是頭頂,上百具風乾的人形懸掛如鐘擺,腳踝係著鏽跡斑斑的銀鈴。
"是元代貴族的殉葬坑。"羅英薈用鑷子夾起半片陶罐,罐底殘留著黑色結晶:"看這釉麵,是元青花特有的蘇麻離青料。"她突然噤聲,罐口滲出粘稠液體,在零下二十度的空氣裡蒸騰起腥甜霧氣。
巴特爾突然暴喝:"噤聲!"
所有人的火把同時熄滅。黑暗中,此起彼伏的骨哨聲穿透岩壁,像是千百個孩子在吹塤。當手電重新亮起時,趙國軍發現岩壁上多了三道血手印——每個掌紋都清晰得像是剛印上去的。
活祭壁畫
主墓室前的青銅門環上纏著人發,發梢係著褪色的紅繩。羅英薈用手術刀挑開繩結,門縫裡滲出甜膩的腐臭味。
墓道兩側的壁畫讓所有人血液凝固:
三百名奴隸被剝去皮膚,金粉塗抹的軀體堆成金字塔
蒙古貴族手持玉笛,吹奏出骨哨般的音波
最驚悚的是角落——九個嬰兒被釘在祭壇,眼眶裡長出青銅鈴鐺
"這不是元代工藝。"趙國軍用紅外燈照射壁畫,暗處浮現血色文字:"丙戌年七月初七,取童男童女心頭血..."他突然踉蹌後退,壁畫上的嬰兒竟齊刷刷轉頭,空洞的眼眶淌下黑色黏液。
黑玉噬魂
祭壇中央的九尊人麵獸身俑環繞黑玉瓶,瓶口縈繞著藍紫色煙霧。羅英薈剛要靠近,布和突然撲過來抱住她的腿:"不能碰!當年我阿爸..."話音未落,青銅俑的眼珠轉動,祭壇地麵裂開地縫。
"是汞銀淬毒!"趙國軍扯著嗓子後退,卻見毒霧中浮現幻象:
自己穿著的確良襯衫在田埂狂奔
羅英薈舉著火把燒毀整座村莊
每個幻象裡都有人被製成鼓麵,人皮在火中蜷曲成元青花紋樣
黑玉瓶突然炸裂,迷香如海嘯般吞沒所有人。在意識消散前,羅英薈聽見趙國軍用蒙語尖叫:"額吉,彆喝那碗奶茶!"
母駝泣血
昏迷三日醒來的羅英薈發現:
隊伍少了七人,雪地上隻餘染血的蒙古袍
趙國軍整夜攥著半塊玉佩,上麵刻著"羅"字
每當風吹過洞口,青銅鈴鐺就會奏響《蘇武牧羊》
"他們在找這個。"布和從貼身衣袋掏出泛黃照片——1958年某科研基地,年輕時的羅英薈父親正將試管插入乾屍天靈蓋。照片背麵潦草寫著:"黑風嶺3號坑,活體祭品。"
暴風雪夜,母駝突然發狂。當眾人射殺這畜生時,它的腹腔裡掉出件東西——半截刻著羅父名字的鋼筆,筆尖還沾著凝固的血漿。
章末
羅英薈顫抖著打開父親的工作證,夾層照片裡,年輕女子抱著嬰兒站在祭壇前。那嬰兒手腕的胎記,與趙國軍後背的淤青形狀完全一致。
洞外傳來熟悉的骨哨聲,這次吹奏的,分明是《東方紅》的旋律。
第一章完)
喜歡骨香散請大家收藏:()骨香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