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幕:張狗剩的贖罪
張狗剩蹲在村部柴房的角落裡,懷裡揣著兩個硬邦邦的玉米麵窩頭,這是毛三讓人送來的。柴房裡彌漫著乾草和黴味,牆角的蜘蛛在結網,他盯著地上的裂縫發愣,腦子裡翻來覆去都是陳老二那張帶疤的臉——去年秋天幫那人搬黑布包時,包底滲出的黑色礦粉蹭在他褲腿上,洗了三次都沒掉。
“吱呀”一聲,柴房門被推開,毛三踩著夕陽的餘暉走進來,手裡還拿著個藍布包。張狗剩嚇得一哆嗦,窩頭差點從懷裡滾出來,他慌忙站起來,手在衣角上蹭了蹭,聲音發顫:“毛、毛隊長,您咋來了?”
毛三把藍布包放在柴房的木桌上,打開來,裡麵是一套洗得發白的粗布衣裳,還有一雙新納的布鞋。“給你的,”他看著張狗剩緊繃的肩膀,放緩了語氣,“劉權利已經招了,陳老二給了他五十塊錢,讓他穩住村民。你幫陳老二搬過包,這事也瞞不住,但你要是願意幫我們,算你立功。”
張狗剩的眼睛亮了亮,又很快暗下去。他搓著手,腳尖在地上畫圈:“我、我怕陳老二報複我。那人下手黑,去年鄰村王麻子就因為多問了句獸首的事,被他打斷了腿。”
“我們會保護你,”毛三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照片,放在桌上,照片上是陳老二的檔案照——左臉一道刀疤從眉骨劃到下頜,眼神陰鷙。“縣公安局的人已經在鎮上布控了,隻要陳老二敢露麵,肯定跑不了。你隻要幫我們把他引到廢棄窯洞,之後的事不用你管。”
張狗剩盯著照片上的刀疤,想起去年秋天在水庫邊,陳老二攥著他的手腕說“敢走漏風聲,就把你沉到水庫底”的場景,後背一陣發涼。但他又想起自己偷摸去墓裡拿陶俑時,被毛三抓住卻沒送官,隻是讓他寫了份保證書;想起村裡因為乾旱,家裡已經快揭不開鍋,要是立了功,說不定還能得到點糧食補助。
他咬了咬牙,伸手拿起桌上的粗布衣裳:“毛隊長,我乾!但我有個條件——這事成了之後,能不能給我家留點糧食?我娘和娃都快餓肚子了。”
毛三點點頭,從懷裡掏出兩斤糧票放在桌上:“這是先給你的,事成之後,縣文化館還會給你發獎金。你現在就去鎮上,找你認識的那些閒散人,就說你有個‘好東西’要賣,是唐代的獸首,能值大價錢,想找個懂行的買家。記住,隻提獸首,彆多說彆的,要是有人問起,就說東西在廢棄窯洞裡,要親眼見了買家才肯拿出來。”
張狗剩把糧票小心地揣進懷裡,又拿起那套粗布衣裳,疊得整整齊齊抱在懷裡。他走到柴房門口,又回頭看了一眼毛三:“毛隊長,你們可千萬得保護好我。”
毛三揮了揮手:“放心去吧,我們的人會跟著你。”
看著張狗剩的身影消失在村口的土路上,毛三從木桌下拿出一個小巧的銅鈴,輕輕搖了兩下。不一會兒,一個穿著便衣的公安乾警從柴房後麵的草垛裡走出來:“毛隊長,都安排好了,我們的人會跟在張狗剩後麵,確保他的安全。”
毛三點點頭,走到柴房門口,望著遠處漸漸暗下來的天色。水庫的方向傳來幾聲狗吠,風吹過樹梢,帶著一股泥土的腥味。他摸了摸口袋裡的撬棍,心裡盤算著——陳老二狡猾得很,肯定會多帶人手,廢棄窯洞的地形複雜,得提前在周圍布好埋伏,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第四十七幕:郭維的科學準備
郭維在臨時搭建的帳篷裡忙得滿頭大汗,桌上擺滿了各種儀器——有從北京帶來的感應燈,有相機,還有幾個用鐵皮做的簡易陷阱。帳篷外傳來隊員們整理工具的聲音,他拿起一個感應燈,仔細檢查著燈座上的電線,確保沒有鬆動。
“郭老師,這感應燈真的能管用嗎?”年輕隊員小李端著一碗水走進來,遞給郭維,“我剛才試了一下,稍微碰一下旁邊的石頭,燈就亮了,要是陳老二他們進去,肯定會觸發。”
郭維接過水,喝了一口,擦了擦額頭上的汗:“這感應燈是用震動觸發的,靈敏度很高,隻要有人在窯洞周圍走動,燈就會亮。我們把燈藏在窯洞周圍的草叢裡,燈一亮,埋伏的人就能立刻知道他們來了。”
他指著桌上的相機,繼續說道:“這相機是改裝過的,鏡頭對著窯洞門口,隻要感應燈亮,相機就會自動拍照。到時候就算陳老二想抵賴,照片也能當證據。還有這些鐵皮陷阱,裡麵放了石灰粉,要是他們踩到,石灰粉會迷了他們的眼睛,我們就能趁機製服他們。”
小李蹲在桌前,看著那些鐵皮陷阱,好奇地問:“郭老師,您怎麼懂這麼多啊?這些改裝的儀器,看著比我們隊裡的還好用。”
郭維笑了笑,拿起一個感應燈,摸了摸燈座:“我以前在博物館工作時,跟著老專家學過不少改裝儀器的方法。考古不僅要懂曆史,還得懂點科學技術,有時候這些小發明,能幫上大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想起三年前在黑風嶺,要是當時有這些感應燈,說不定就能早點發現老陳的異常,也不會讓陳老二得逞。想到這裡,他的眼神暗了暗,手裡的動作也加快了幾分——這次一定要抓住陳老二,為老陳報仇,也為黑風嶺的考察隊討個說法。
“對了,郭老師,”小李突然想起什麼,說道,“毛隊長讓我問您,老陳骨骸裡的礦粉,還有沒有剩下的?他想讓您再檢測一下,看看和廢棄窯洞裡的礦粉,是不是完全一樣。”
郭維點點頭,從一個鐵盒子裡拿出一小包黑色粉末,放在桌上的顯微鏡下:“我早上已經檢測過了,廢棄窯洞裡的礦粉,和老陳骨骸裡的,還有黑風嶺的煤礦樣本,成分完全一致。這說明陳老二肯定在窯洞裡藏過老陳的骨骸,後來又轉移到了唐墓裡。”
他調整了一下顯微鏡的焦距,讓小李湊過來看:“你看,這些礦粉裡的含硫量很高,這是黑風嶺煤礦特有的特征,其他地方的煤礦,沒有這麼高的含硫量。陳老二以為把骨骸埋在唐墓裡,就能掩蓋罪行,卻沒想到礦粉成了證據。”
小李看完顯微鏡,直起身子,感慨道:“還是科學管用,要是光靠猜,還真不一定能發現這些線索。郭老師,以後您可得多教教我們這些科學方法,讓我們也能像您一樣,從細節裡找證據。”
郭維拍了拍小李的肩膀:“隻要你們願意學,我肯定教。考古是個需要耐心和細心的活兒,每一個細節都不能放過,說不定一個小小的礦粉,就能揭開一個大秘密。”
兩人正說著,帳篷外傳來毛三的聲音:“郭維,準備得怎麼樣了?張狗剩已經去鎮上了,估計今晚就能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