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墓主起底_骨香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社會文學 > 骨香散 > 第5章 墓主起底

第5章 墓主起底(1 / 1)

第六十一幕:唐墓終章,千年回響

青龍山水庫的晨光帶著幾分涼意,灑在主墓室敞開的入口處。毛三踩著青石板走進墓室時,隊員們已在石棺周圍搭起簡易支架,小馬燈的光透過防塵布,在壁畫上投下細碎的光斑——那是墓主人李忠義出行的圖景,斑駁的色彩裡,還能辨認出胡人向導的高鼻深目,以及戰馬披掛的鎧甲紋路。

“先清石棺外圍,用竹片把淤泥刮到陶盆裡,彆碰壞棺身的浮雕。”毛三蹲下身,指尖輕輕拂過石棺側麵的纏枝紋,紋理間還沾著千年未散的濕泥。他轉頭看向郭維,後者正拿著軟尺,在墓主人骨骸的股骨旁俯身測量,筆記本上已經畫滿了標注:“股骨長度45.2厘米,骨密度顯示年齡約55歲,肋骨無骨折痕跡,初步判斷是病逝。”

隊員小李捧著剛清理出的墓誌銘,快步走過來,青石材質的碑麵上,楷書字跡雖有磨損,卻仍清晰可辨。“毛隊,您看!‘大唐故遊擊將軍李公諱忠義,字秉節,京兆長安人’——果然是唐代的墓!”毛三接過墓誌銘,湊到燈前細看,讀到“安史之亂時,隨汾陽王郭子儀)平叛,後貶於洛州今豫西)”時,不禁抬頭對郭維笑道:“之前我還堅持是宋墓,現在看來,這墓誌銘就是最硬的證據。”

清理工作持續了整整五天。當最後一層淤泥被拂去,石棺內的隨葬品逐一顯露:左側是一匹三彩馬,棗紅色的釉色鮮亮如初,馬背上的鞍韉還綴著細小的鎏金飾片;右側並排放著三麵銅鏡,其中一麵海獸葡萄鏡,鏡背的葡萄藤纏繞著瑞獸,紋路精致得仿佛能摸到凸起的質感;最裡側,一枚嵌著紅珊瑚的獸首金飾靜靜躺在絲織品殘片上,與陳老二偷走的那件形製相似,卻更小巧,顯然是墓主人的隨身之物。

“一共136件文物,一級文物3件,二級12件,剩下的都是三級。”毛三拿著清點清單,在臨時搭建的文物登記棚裡核對,郭維則在一旁給每件文物拍照,相機快門聲在安靜的棚裡格外清晰。“這匹三彩馬,釉色保存得這麼好,在唐代三彩裡都算少見的。”郭維放下相機,指著木盒裡的三彩馬,眼裡滿是讚歎,“還有那兩件獸首金飾,明顯是突厥風格,說明墓主人當年可能和突厥有過往來,對研究唐代豫西的民族交流太重要了。”

傍晚時分,省博物館派來的文物運輸車載著泡沫箱和棉絮趕到,隊員們小心翼翼地將文物包裹好,裝進特製的箱子裡。毛三站在車旁,看著最後一個箱子被搬上車,突然想起初到青龍村時,乾涸的湖底露出神獸犄角的模樣,再看如今清理乾淨的墓室,還有這些重見天日的文物,心裡忽然湧上一股滿足感——這幾個月的爭執、恐慌、奔波,終究沒有白費。

第六十二幕:學術和解,共著新篇

縣文化館的小會議室裡,陽光透過窗戶,落在鋪著白布的長桌上。桌上攤開著唐墓的測繪圖、文物照片和墓誌銘拓片,毛三與郭維相對而坐,中間放著一本翻開的筆記本,上麵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標注。這是兩人第一次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討論唐墓的學術價值。

“之前我堅持‘宋代說’,主要是看神獸造型覺得像宋,但忽略了唐代後期也有這種風格的延續,加上沒發現墓誌銘,才犯了主觀錯誤。”毛三先開口,語氣裡帶著幾分坦誠,他指著測繪圖上的墓道結構,“現在看,豎井式墓道、耳室的位置,還有墓誌銘裡的紀年,都明確指向唐代宗大曆年間,是我之前太固執了。”

郭維聞言,笑著搖了搖頭,拿起一張獸首金飾的照片:“其實我一開始也有偏差,沒考慮到唐代中原與突厥文化的融合程度,直到看到這兩件金飾,還有壁畫上的胡人形象,才敢確定墓主人與突厥的關聯。咱們倆之前的爭執,其實都是為了搞清楚真相,不算什麼。”他頓了頓,話鋒一轉,“不過也多虧了那些爭執,咱們才會反複核對細節,沒放過任何疑點,不然可能還發現不了甬道裡的小洞,也查不清老陳的骨骸來源。”

兩人越聊越投機,從墓主人的生平推測到唐代豫西的曆史背景,從文物風格分析到民族文化交流,筆記本上的標注越來越多。聊著聊著,毛三突然提議:“不如咱們合寫一篇論文吧?就叫《青龍山水庫唐墓發掘報告與相關問題研究》,既寫發掘過程和文物特征,也分析黑風嶺骨骸案反映的文物保護問題,你覺得怎麼樣?”

郭維眼睛一亮,立刻點頭:“我正有這個想法!這篇論文不僅有考古發掘的一手資料,還有跨地區案件的關聯分析,比單純的發掘報告更有價值。”他拿起筆,在筆記本上寫下論文題目,“咱們可以分工,你負責墓葬形製和文物描述,我來寫骨骸鑒定和曆史背景分析,最後再一起整合,補充黑風嶺案的啟示部分。”

接下來的一周,兩人利用發掘收尾的間隙,在帳篷裡熬夜整理資料。毛三翻出父親留下的《宋代墓葬形製考》,對比唐墓的結構,找出兩者的異同,詳細記錄在論文裡;郭維則查閱《新唐書》《舊唐書》中關於唐代洛州的記載,結合墓誌銘裡的信息,還原李忠義的生平,還特意加入了獸首金飾與突厥文化的關聯考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論文初稿完成那天,兩人在村部的煤油燈下逐字逐句修改。當讀到“青龍山水庫唐墓的發掘,不僅填補了唐代豫西中小型貴族墓葬研究的空白,其出土的突厥麵紅文赤,更為探討安史之亂後中原與邊疆民族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實物證據”時,毛三忍不住感慨:“沒想到咱們倆從一開始吵得麵紅耳赤,最後還能一起寫出這麼一篇論文。”郭維笑著回應:“學術研究本來就該這樣,有分歧才會有進步,以後要是有機會,咱們還可以一起合作。”

第六十三幕:村民轉意,守護傳承

青龍村的曬穀場上,擠滿了村民。毛三站在臨時搭起的高台上,手裡舉著一張唐墓壁畫的照片,大聲講解:“大家看,這是墓裡的壁畫,畫的是唐代的將軍出行,這些文物都是國家的寶貝,也是咱們青龍村的驕傲,保護它們,就是保護咱們的曆史。”

台下的村民們議論紛紛。幾個月前,他們還因為“古墓招災”的謠言圍堵過考古隊,如今看到照片裡精美的文物,聽著毛三的講解,態度漸漸變了。李嬸擠到前排,指著照片裡的三彩馬,對身邊的人說:“沒想到這老墳裡還有這麼好看的馬,之前我還以為挖墳不吉利,現在才知道是這麼重要的東西。”旁邊的村民也附和道:“是啊,之前劉權利瞎起哄,說什麼有鬼,現在看來,都是陳老二搞的鬼,咱們可不能再糊塗了。”

齊軍站在高台旁,手裡拿著幾塊從墓裡清理出的陶片殘塊,給孩子們展示:“你們看,這是唐代的陶片,上麵還有花紋,咱們水庫底下的古墓,就是這些寶貝的家,以後咱們要好好保護它,不能讓彆人破壞。”孩子們圍著齊軍,好奇地摸著陶片,七嘴八舌地問:“齊叔,這陶片真的有一千多年了嗎?”“以後還能看到墓裡的寶貝嗎?”齊軍笑著回答:“當然有一千多年了,以後這些寶貝會放在博物館裡,你們長大了可以去看,而且咱們村的古墓,會立上保護牌,咱們都要看著它,不讓它被破壞。”

毛三看到村民們的態度轉變,心裡很是欣慰。他從高台上走下來,走到之前帶頭反對發掘的幾個老人身邊,遞上一杯熱水:“大爺,之前因為發掘的事,讓大家擔心了,現在真相都清楚了,這些文物是國家的財富,也是咱們村的榮耀,以後還得靠大家一起保護。”其中一位老人接過水杯,歎了口氣:“毛隊長,之前是我們老糊塗了,輕信了謠言,以後你們要是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儘管說,我們肯定支持。”

當天下午,村民們主動提出幫考古隊清理發掘現場。男人們扛著鐵鍬,把主墓室入口周圍的泥土平整好;女人們則拿著掃帚,把散落的碎土掃乾淨;孩子們也跟著幫忙,撿拾地上的小石子。劉權利雖然被撤銷了村長職務,但也主動來幫忙,他低著頭對毛三說:“毛隊長,之前我犯了錯,現在想彌補,以後村裡要是有文物保護的事,我一定出力。”毛三拍了拍他的肩膀:“知道錯了就好,以後好好為村裡做事,一起保護好咱們的古跡。”

夕陽西下時,發掘現場已經清理完畢。村民們和考古隊員們一起坐在曬穀場上,吃著村民們送來的紅薯和玉米,聊著唐墓的故事。毛三看著眼前熱鬨的場景,想起初到青龍村時的冷清與猜忌,心裡忽然覺得溫暖——文物不僅是曆史的見證,更是連接人心的紐帶,如今,這份守護曆史的意識,已經在青龍村的村民心裡,悄悄紮下了根。

第五章完)

喜歡骨香散請大家收藏:()骨香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榴蓮味的星光 維度代行者 戰神圖譜 瘋了吧?你管這叫58號落選秀? 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 魂穿大唐:開局便被長樂賴上了 惹我?首富我閨蜜,攝政王我義兄 大明:我是朱標他舅 1946:係統綁定,家族傳奇 巔峰神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