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窯洞對峙_骨香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社會文學 > 骨香散 > 第6章 窯洞對峙

第6章 窯洞對峙(1 / 1)

第六十四幕:齊父的真相

齊軍坐在臨時醫療帳篷的木板床上,額角貼著用布條浸過井水製成的簡易敷料,滲出的血珠已凝成暗紅的痂。他望著帳篷外飄起的細雨,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膝蓋上磨破的褲管——那是今早摔在青石板上時蹭的。

“喝點粥吧,剛讓炊事員煮的小米粥,放了點紅糖。”郭維端著粗瓷碗走進來,碗沿還冒著熱氣。他把碗遞過去時,注意到齊軍的手在抖,不是因為疼,而是因為情緒激動。

齊軍接過碗,卻沒喝,喉結滾動了兩下,突然抬頭:“郭同誌,我想起個事——去年那個疤臉男人,問過我水庫北邊廢棄窯洞的位置。”

郭維心裡一緊,拉過旁邊的小馬紮坐下:“你慢慢說,他具體怎麼問的?”

“他說‘聽說水庫修的時候,北邊山根下有幾孔老窯洞,現在還能走進去不?’”齊軍回憶著,眉頭擰成疙瘩,“我當時覺得奇怪,那窯洞是修水庫時工人住的,後來水漲上來就廢了,裡麵全是淤泥,沒啥可看的。我就說‘早被水淹過,進不去了’,他又追問‘那窯洞最裡麵,是不是有個能藏東西的暗角?’”

這話讓郭維猛地想起陳老二供詞裡沒提的細節——轉移骨骸需要隱蔽的落腳點,廢棄窯洞確實符合條件。他剛要追問,帳篷門簾被掀開,毛三拿著一張畫紙走進來,紙上是根據村民描述畫的陳老二畫像:“齊軍,你看看,是不是這個人問的你?”

齊軍隻掃了一眼,就點頭如搗蒜:“是他!就是他!他還說……還說‘那地方藏東西安全,就算水庫放水,也淹不到最裡麵’。”

“還有彆的嗎?”毛三往前湊了湊,眼神裡帶著急切。

齊軍放下碗,雙手攥成拳,指節發白:“我爹……我爹就是修水庫時失蹤的。”他聲音發顫,眼淚終於掉下來,“1958年秋,他晚上去窯洞拿工具,就再也沒回來。當時隊裡說是失足掉水庫了,可撈了三天都沒撈著屍首。現在想起來,我爹失蹤的第二天,就有人看見這個疤臉男人在窯洞附近轉悠!”

這話像一道閃電,劈開了毛三和郭維心裡的疑團——陳老二1958年就來過青龍村,顯然早知道唐墓的存在,齊老栓的失蹤絕非意外。

“你能帶我們去窯洞看看嗎?”毛三問。齊軍抹掉眼淚,猛地站起身,額角的敷料滑落也不在意:“能!就算裡麵真有鬼,我也要去看看,我爹到底是不是被他害的!”

三人頂著細雨往水庫北邊去,齊軍走在最前麵,腳步又快又急。到了山根下,果然看到三孔破敗的窯洞,洞口被半人高的蒿草掩蓋,潮濕的空氣裡飄著泥土和腐爛樹葉的味道。

毛三從背包裡拿出手電筒,先照了照洞口:“裡麵可能有塌落的土塊,小心點。”他打頭走進最西邊的窯洞,郭維和齊軍跟在後麵。窯洞不深,走了五六步就到了頭,地麵果然積著厚厚的淤泥,腳踩上去“噗嗤”作響。

“這邊!”齊軍指著窯洞最裡麵的牆角,“我爹當年說,這牆角有個凹進去的地方,能放工具。”

毛三用手電筒照過去,隻見牆角的淤泥有被翻動過的痕跡,他蹲下身,用手撥開表麵的濕泥,突然摸到一塊堅硬的東西——不是石頭,是布料的質感。他小心地挖開周圍的淤泥,拽出一塊腐爛的藍色粗布,上麵還沾著暗紅色的印記。

“這是……”郭維湊過來,用放大鏡看了看,“像是血跡,而且沒完全乾透,說明最近有人動過這裡。”

齊軍突然蹲在地上,雙手插進淤泥裡摸索:“我爹當年戴過一個銅煙袋鍋,上麵刻著‘齊’字,他說要傳給我的……”他的手指突然碰到一個硬東西,拽出來一看,果然是個銅煙袋鍋,上麵的“齊”字雖被淤泥覆蓋,但依稀能辨認。

“是我爹的!”齊軍捧著煙袋鍋,眼淚砸在上麵,“他真的在這裡待過……郭同誌,毛隊長,你們一定要查明真相,我爹不能就這麼白死了!”

毛三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堅定:“放心,我們一定查清楚。”他站起身,用手電筒照了照窯洞四壁,突然發現牆壁上有一道新鮮的劃痕,像是用匕首刻的——劃痕的形狀,和唐墓暗格上的撬痕很像。

第六十五幕:證據鏈閉環一)——獸首的鑒定

北京國家博物館的文物鑒定室裡,陽光透過高大的玻璃窗,灑在鋪著白色絲絨的桌麵上。突厥獸首金飾靜靜躺在絲絨上,獸首是純金打造,眼睛鑲嵌的紅珊瑚寶石在光線下泛著溫潤的光澤,嘴角的鬃毛雕刻得根根分明,連獸耳內側的絨毛紋理都清晰可見。

“老郭,你看這工藝——”文物鑒定專家李教授戴著白手套,用鑷子輕輕撥動獸首的耳朵,“唐代的金器製作,通常用捶揲、鏨刻、鑲嵌這幾種手法,你看這獸首的鬃毛,是先捶揲出大致形狀,再用鏨刀細細刻出來的,這種工藝在唐代中期的突厥貴族器物裡很常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郭維站在一旁,手裡拿著放大鏡,仔細觀察獸首底部的銘文:“李教授,您看這裡——‘大曆三年,獻於北庭都護府’。大曆三年是768年,正好是唐代宗時期,和唐墓主人李忠義的生平能對上。”

李教授點點頭,接過放大鏡:“沒錯,北庭都護府是唐代管理西域的機構,突厥貴族經常會向都護府獻寶,這件金飾很可能是李忠義在北庭任職時得到的,後來被貶到豫西,就帶進了墓裡。”他放下放大鏡,拿起光譜檢測儀,對著獸首掃了一下,“成分分析出來了,金含量92,屬於唐代的‘赤金’,紅珊瑚確實是西域產的,不是後世仿品。”

郭維心裡的石頭終於落地——這件金飾的年代、工藝、銘文,都和陳老二的供詞、唐墓的年代完全吻合,足以證明它就是老陳當年在黑風嶺發現的文物。

“對了,老郭,”李教授突然想起什麼,從抽屜裡拿出一張照片,“你看這個——這是去年在西安出土的一件唐代突厥金飾,和這件獸首的風格幾乎一模一樣,都是典型的‘突厥式獸首造型’,說明當時豫西和西域的文化交流確實很頻繁。”

郭維接過照片,對比著桌上的獸首,心裡感慨萬千——這件金飾不僅是文物,更是曆史的見證,它從西域到北庭,再到豫西,最後落入盜墓賊手中,輾轉千裡,終於回到了該去的地方。

他拿出筆記本,認真記錄下鑒定結果:“李教授,麻煩您出一份正式的鑒定報告,我要帶回河南,作為陳老二盜竊文物的證據。”

“沒問題,”李教授笑著說,“不過你可得請客,這麼重要的發現,得讓我們這些老家夥也沾沾光。”

郭維笑著點頭:“一定,等案子結了,我請您吃北京的涮羊肉。”

第六十六幕:證據鏈閉環二)——骨骸的確認

縣醫院的檢驗科裡,空氣中彌漫著消毒水的味道。郭維坐在顯微鏡前,手裡拿著兩根玻璃載片——一根是從唐墓骨骸上提取的牙齒樣本,另一根是老陳家人提供的毛發樣本。

“郭同誌,準備好了嗎?”檢驗科的王醫生調整好顯微鏡,對郭維說,“現在用的是簡易血型比對法,雖然不如dna檢測精確,但在目前的條件下,已經能初步確認親緣關係了。”

郭維深吸一口氣,將照片放在顯微鏡下。他先觀察牙齒樣本的血型物質:“a型,和老陳檔案裡記錄的血型一致。”接著,他又觀察毛發樣本:“也是a型,而且毛發的毛囊結構和牙齒樣本的組織特征有相似性。”

王醫生湊過來,看了一眼顯微鏡:“你看這裡——牙齒樣本的牙釉質上有一個細小的缺損,這是先天性的特征,通常會遺傳給直係親屬。老陳的弟弟陳老二的牙齒樣本我也看了,同樣有這個缺損,說明這具骨骸確實和老陳家有親緣關係。”

郭維放下顯微鏡,站起身,走到窗邊。窗外,青龍村的炊煙嫋嫋升起,村民們正在田埂上勞作,一派平靜的景象。可誰能想到,這片平靜的土地下,藏著一段跨越千裡的血案。

“還有這個——”王醫生遞過來一份報告,“骨骸的股骨鑿痕,我們請省公安廳的專家看過了,和陳老二供詞裡提到的‘用鑿子殺害老陳’的工具痕跡完全一致,而且鑿痕的深度和角度,說明凶手當時用的力氣很大,符合陳老二年輕力壯的特征。”

郭維接過報告,一頁頁翻看——骨骸的年齡38歲,和老陳失蹤時的年齡一致)、身高1.75米,和檔案記錄一致)、牙齒磨損程度輕度,符合老陳知識分子的身份),再加上血型、遺傳特征、工具痕跡,所有證據都指向一個結論:唐墓裡的骨骸,就是1959年在黑風嶺失蹤的老陳。

他拿出鋼筆,在報告上簽下自己的名字:“王醫生,麻煩您把報告蓋章,我要交給公安局,作為定案的證據。”

走出檢驗科,郭維抬頭看了看天,細雨已經停了,陽光穿透雲層,灑在地上。他想起齊軍捧著銅煙袋鍋流淚的樣子,想起毛三在窯洞外堅定的眼神,想起老陳家人得知真相後悲痛又釋然的表情——所有的努力,終於有了結果。

他加快腳步,往村部走去——毛三還在那裡等著他,他們要一起把證據交給公安,讓陳老二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價。

第六章完)

喜歡骨香散請大家收藏:()骨香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平民冰法如何靠小綠瓶逆襲 拳皇召喚係統 烈焰火玫瑰和偽裝小狼狗 破爛戰神 修仙:從肝熟練度開始證道長生 掌控本源雷靈根,無敵才剛剛開始 玄幻:築基?不,是詭蟲在開飯 破封修凡錄 煙火人家,廢徒老公逆襲記 HP白眼給你頂級魔藥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