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黃土驚聲_骨香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社會文學 > 骨香散 > 第1章 黃土驚聲

第1章 黃土驚聲(1 / 1)

第一幕

1969年的秋老虎,在隴南城郊的黃土塬上賴了快一個月。天沒下過一滴透雨,地裡的穀子杆蔫頭耷腦,葉片卷成了細筒,土坷垃碎得像篩過的乾粉,踩上去“沙沙”響,能迷得人睜不開眼。

王滿倉光著脊梁,古銅色的皮膚上掛著層油亮的汗,順著脊梁溝往下淌,砸在腳邊的黃土裡,隻洇出個指甲蓋大的濕痕,轉眼就乾了。他五十出頭,背有點駝——是扛了半輩子鋤頭、挑了半輩子穀捆壓的,手上的老繭厚得能刮下一層,攥著那把磨得發亮的鐵鋤頭,指節都泛著青白。

“這破地,真是要把人熬死。”他啐了口帶血絲的乾唾沫,唾沫星子剛落地,就被風刮成了細沫。眼前這畝穀子地,是公社分給他的“責任田”,再不刨鬆土壤、保點墒,今年的收成怕是連口糧都湊不齊。

他卯足了勁,把鋤頭高高掄起,再狠狠往下砸——第一下,“嘭”的一聲,鋤頭紮進土縫裡,隻進去半寸;第二下,他換了個地力硬的地方,還是“嘭”的一聲,震得胳膊發麻;第三下,他瞄準了個土坷垃密集的窩,鋤頭刃剛碰到土麵,突然“當”的一聲脆響,像是撞上了石頭,可那聲音比石頭脆,還帶著點“悶沉”,鋤頭柄順著掌心往上震,虎口瞬間麻得沒了知覺,鋤頭差點從手裡飛出去。

“邪性了,這是啥玩意兒?”王滿倉皺著眉,甩了甩發麻的手。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扒開表麵的浮土——浮土很薄,底下露著塊青灰色的東西,四四方方,邊緣齊整,不是地裡該有的石頭。他用指甲刮了刮,土簌簌往下掉,露出的磚麵很光滑,還帶著點細密的紋路,像是用什麼東西劃出來的。

他越扒越心驚,磚不是孤零零一塊,而是鋪得整整齊齊,磚縫裡卡著半片黑褐色的木片,摸上去發黏,不像普通的爛木頭,倒像誰家刷過漆的家具殘片——那漆色暗沉沉的,帶著點油光,不是現在公社木匠用的桐油,更像是老輩人說的“大漆”。

王滿倉心裡“咯噔”一下,後背的汗突然變涼了。去年秋收後,公社書記在曬穀場開大會,特意強調過:“地裡要是挖著老磚、老瓦、老罐子,那都是‘公家的老物件’,不許私藏,不許亂挖,得趕緊報給公社,不然就是犯錯誤,要挨批鬥的!”

他當時還覺得好笑,這黃土塬上除了土就是土,哪來的老物件?可現在,青磚牆就在眼前,還帶著漆木片,他突然想起鄰村老楊的事——前年老楊在地裡挖著個瓷碗,偷偷藏家裡,被公社發現了,不僅碗被收走,還在大會上作了檢討,臉都丟儘了。

“可不敢犯這錯。”王滿倉趕緊停手,扯了兩把旁邊的穀子杆,把扒開的土坑蓋得嚴嚴實實,連磚角都沒露出來。他把鋤頭往地裡一插,繩套往肩上一搭,轉身就往公社跑——褲腳沾的黃土一路掉,在身後的土路上拖出條淺淺的黃痕,像條小蛇。

第二幕

王滿倉跑得急,腳下的土坷垃硌得腳底板生疼,他也顧不上。路過村頭那棵老槐樹時,放羊的老張正靠在樹乾上抽旱煙,見他瘋跑,煙杆往鞋底一磕,喊了一嗓子:“滿倉,你跑啥?魂兒被狗叼了?”

王滿倉頭也不回,聲音都發顫:“老張,彆問了,我去公社報信——地裡挖著老磚了,還有帶漆的木頭!”

老張“哦”了一聲,眯著眼看他的背影,慢悠悠地把煙杆塞進煙盒裡:“這老土疙瘩裡能藏啥寶貝?怕不是誰家以前蓋茅房的磚吧?”他搖了搖頭,趕著羊群往山坡走,羊蹄踩在土路上,“噠噠”響,和王滿倉的腳步聲漸漸混在一起,又慢慢分開。

王滿倉沒心思管老張的調侃,他滿腦子都是“老磚”“漆木”“犯錯誤”。公社在三裡外的鎮上,路是黃土路,坑坑窪窪,他跑一陣走一陣,喘得像拉風箱。路過公社的水井時,他停下來喝了口涼水——井水帶著點土腥味,卻比啥都解渴,澆下去,心裡的慌勁兒才壓下去點。

他摸了摸腰上的煙袋——是空的,早上出門急,忘了裝煙。要是平時,他肯定得找個熟人蹭根煙,可今天不行,他怕耽誤了時間,萬一有人路過穀子地,好奇挖了磚,那責任就全在他身上了。

快到公社門口時,他撞見了趕車的老馬——老馬正往馬車上裝麥秸,準備拉去打場。“滿倉,你來公社乾啥?”老馬笑著問。

“挖著老物件了,來報信。”王滿倉喘著氣,指了指身後的方向,“穀子地裡,青磚,還有漆木片,像是老墓。”

老馬“喲”了一聲,直起腰:“老墓?那可得趕緊報!前兒個地區文保組的人還來公社叮囑,說咱這地界兒是老秦鳳路,說不定有古墓。”他指了指公社辦公室的方向,“文書小李在裡頭呢,快去找他。”

王滿倉謝了老馬,拔腿就往辦公室跑。公社辦公室是間舊瓦房,牆皮都剝落了,門口掛著塊木牌子,寫著“隴南城郊公社革命委員會”,字是用紅漆刷的,有些地方已經掉漆,露出底下的木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推開門,一股煤油燈和墨汁的味道撲麵而來。文書小李正趴在桌上寫東西,鼻尖上沾著點墨,手裡的鋼筆飛快地在紙上劃著——紙上是《秋收進度統計表》,格子裡填著各村的畝數和產量。

“李文書,李文書!”王滿倉喘著氣,一把抓住小李的胳膊。小李嚇了一跳,鋼筆尖在紙上劃了道長橫,他皺著眉抬頭,見是王滿倉,滿身是汗,褲腿全是泥,才鬆了口氣:“滿倉叔,咋了?這麼急?”

“快……快跟我去看看,”王滿倉拉著小李就往外走,“穀子地裡挖著老磚,還有帶漆的木頭,老馬說可能是老墓!”

小李放下筆,心裡也犯嘀咕——他剛參加工作沒兩年,沒見過古墓,但地區文保組的人來培訓時說過,青磚、漆木、規整的鋪層,都是“古遺存”的特征,不能怠慢。他抓起桌上的草帽,對王滿倉說:“走,去看看,要是真像你說的那樣,得趕緊給縣革委會打電話。”

第三幕

小李跟著王滿倉往穀子地走,兩人一路沒說話——小李在想地區文保組的叮囑,王滿倉在想會不會真的是老墓,腳下的黃土被踩得“咯吱”響,遠處的山峁光禿禿的,連棵樹都沒有,隻有風刮過的聲音,“嗚嗚”的,像誰在哭。

到了地頭,王滿倉扒開穀子杆,露出底下的青磚——月光此時已近黃昏,太陽快落山了,月光還沒上來,是夕陽的餘暉)照在磚麵上,泛著冷光,磚縫裡的漆木片更清楚了,暗褐色的漆皮上,還能看見點模糊的花紋,像是纏枝紋。

小李蹲下身,用手指摸了摸磚麵——冰涼,光滑,紋路是人工刻的弦紋,不是自然形成的。他雖然不懂考古,但也知道這不是現代的磚——現在公社蓋房用的磚,都是粗陶磚,沒這麼規整,也不會刻花紋。

“滿倉叔,你沒動這磚吧?”小李問。

“沒動,沒動!”王滿倉趕緊擺手,“我怕犯錯誤,就蓋起來了,等你來看看。”

小李點點頭,心裡有了譜——這肯定是“古物”,得按流程上報。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滿倉叔,你在這兒守著,彆讓旁人來挖,我回公社給縣革委會打電話,讓他們報給地區文保組!”

王滿倉應了聲“好”,看著小李的背影往公社跑,心裡踏實了點。他找了個土埂坐下,從懷裡摸出個乾硬的饃饃,慢慢啃著——饃饃是早上媳婦蒸的,摻了玉米麵,噎得慌,他就著風咽下去,眼睛一直盯著那片穀子地,像守著什麼寶貝。

小李跑回公社時,天已經擦黑了,辦公室的煤油燈亮了起來,昏黃的光透過窗戶,照在門口的土路上。他抓起桌上的電話——那是部手搖式電話,黑色的機身,帶著個大喇叭,要先搖幾圈才能接通。

他搖了搖手柄,對著喇叭喊:“總機,總機,接縣革委會辦公室!”

等了約莫兩分鐘,電話那頭傳來縣革委會文書的聲音,帶著點電流的雜音:“喂?公社嗎?啥事?”

“同誌,緊急情況!”小李的語速快得像趕工,“我們城郊公社有個糧農,在穀子地裡挖著疑似古墓的遺存——青磚牆,帶弦紋,還有漆木片,看著像是老東西,地區文保組的人說過,這種情況要趕緊上報!”

電話那頭頓了一下,傳來翻紙的聲音:“青磚牆?漆木片?你們確認不是現代的磚?”

“確認!磚是老磚,刻著花紋,漆木片的漆色都發黑了,肯定不是現在的!”小李急著說,“您趕緊報給地區文保組,或者直接報給地區文物局,讓他們派人來看看,彆讓老鄉亂挖,破壞了遺存!”

“行,我知道了,”縣革委會文書的聲音也嚴肅起來,“我這就給地區文物局打電話,你們先派人守著現場,千萬彆動,等專業人員來!”

掛了電話,小李鬆了口氣,靠在椅背上——他第一次遇到這種事,手心都出汗了。窗外的風更大了,吹得窗戶“吱呀”響,煤油燈的火苗晃來晃去,照得牆上的“農業學大寨”標語忽明忽暗。

他想起剛才在地裡看見的青磚,心裡突然冒出個念頭:這黃土塬底下,說不定真藏著老祖宗的故事,而他,剛好成了把故事傳出去的人。

此時的王滿倉,還坐在穀子地的土埂上,啃完了饃饃,正用袖子擦嘴。夕陽徹底落下去了,天慢慢黑下來,遠處的村莊亮起了煤油燈,像星星落在地上。他望著那片蓋著穀子杆的土坑,突然覺得,腳下這方他種了半輩子的黃土,好像比他想象的,要深得多,也沉得多。

第一章完)

喜歡骨香散請大家收藏:()骨香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誰家正經爹媽會玩強製愛啊 寂靜城池裡的暖陽 梅家三朵花 慘死老太重生後,每天盼著當寡婦 路人甲女配隻想學習 異常收容檔案庫 天命陰緣不可負 盜墓:我的摸金係統超神了 殺死這個走陰人 這個仙尊很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