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歸來的腳步_骨香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社會文學 > 骨香散 > 第9章 歸來的腳步

第9章 歸來的腳步(1 / 1)

第一幕

1978年的秋天,青溪的風裡少了幾分潮氣,多了些乾爽的稻香。林曉棠提著帆布包走出青溪縣城車站時,最先映入眼簾的是拓寬了的柏油路——當年坑坑窪窪的土路,如今能並排走兩輛自行車,路兩旁的白楊樹長得筆直,葉子在風裡嘩啦啦響,像在喊她的名字。

“姑娘,要薄荷艾不?治癢的‘吳艾’,剛采的!”車站門口的小攤前,一個戴藍布頭巾的媳婦笑著招呼,竹籃裡堆著青綠色的艾束,上麵係著紅繩,風一吹,艾香飄過來,還是當年的味道。曉棠走過去,指尖碰了碰艾葉上的細絨,剛要開口,那媳婦突然眼睛一亮:“你是……曉棠姑娘?上海來的知青,當年幫俺們治怪病的!”

曉棠愣了愣,隨即笑了——她沒想到,離開青溪九年,還有人記得她。“是我,”她接過一束艾,湊近聞了聞,“這艾還是跟當年一樣香。”媳婦笑得更歡了:“可不是嘛!現在村裡家家戶戶種艾,都說是‘曉棠姑娘帶回來的好東西’,王婆婆走之前還總念叨你呢!”

提到王婆婆,曉棠心裡一沉。她謝過媳婦,提著帆布包往東河溝走。路上的田埂還是老樣子,隻是多了些灌溉用的水泥渠,麥田裡的麥穗沉甸甸的,幾個孩子在田埂上跑,手裡拿著艾編的小螞蚱。

東河溝的古墓遠遠就看見了——薄荷艾長得比人高,一片翠綠,圍著古墓砌了圈矮牆,當年她插的木牌不見了,換成了一塊水泥牌,上麵用紅漆寫著“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吳氏墓”,字寫得工整,還畫了個小小的艾苗圖案。

“曉棠!”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曉棠回頭,看見蘇明走過來,他穿著中山裝,戴著眼鏡,比當年胖了些,手裡拿著個公文包,“我聽說你今天回來,特意從省城趕過來的。”蘇明笑著遞過一本證書,“1975年申報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全靠你當年記的筆記——裡麵的症狀、地衣觀察、吳氏記載,都是關鍵證據,省博物館還把你的筆記複印存檔了呢!”

曉棠接過證書,指尖摸著上麵的字,突然眼淚掉了下來。她走到薄荷艾旁,伸手摸了摸艾葉,還是當年的觸感,涼絲絲的,帶著清苦的香。“吳氏,我回來了。”她輕聲說,風拂過艾叢,葉子沙沙響,像在回應她。

“曉棠!”陳杏從田埂那頭跑過來,穿著白大褂,頭發梳得整齊,胸前彆著個“副院長”的徽章。她一把抱住曉棠,聲音哽咽:“你終於回來了!王婆婆去年冬天走的,走之前還拉著我的手說‘曉棠肯定會回來的,你要把艾種好,等她回來’。”

曉棠跟著陳杏去王婆婆的墳前,墳在陳家村的後山,旁邊種著幾株薄荷艾。曉棠把剛買的艾束放在墳前,蹲下來,輕輕拂去墳上的草屑:“婆婆,我回來了,艾長得很好,古墓也好好的,您放心吧。”風裡飄著艾香,混著泥土的味道,暖暖的,像王婆婆當年的手。

第二幕

第二天上午,曉棠帶著舊筆記本去了縣文化館。文化館在縣城的老戲樓裡,門口掛著塊新牌子,裡麵收拾得很乾淨,書架上擺著不少舊書和檔案。館長是個五十多歲的中年人,戴著老花鏡,看見曉棠的筆記本,眼睛一下子亮了:“這就是你說的‘青溪活檔案’?我早就聽說了!”

曉棠把筆記本放在桌上,小心翼翼地翻開——裡麵的碎磚還在,薄荷艾標本雖然有點乾,但顏色還在,小柱子的畫、陳杏的信,都用透明紙包著,保存得很好。“這裡麵記了1968年挖古墓、治怪病的事,還有吳氏的故事,”曉棠指著筆記裡的內容,“還有這些年陳杏給我寫的信,裡麵有青溪的變化。”

館長一邊翻,一邊點頭,不時用鉛筆做標記:“這太珍貴了!我們要複印存檔,還要編成《青溪古墓與民俗》,讓更多人知道青溪的故事。”他抬頭看著曉棠,“你要是有空,幫我們一起整理吧?把這些信、照片都加進去,讓內容更完整。”

曉棠笑著答應了。接下來的幾天,她每天都去文化館,把筆記本裡的內容逐頁整理,還把蘇明給的木牘拓片、李伯的《青溪草藥誌》手抄本複印件也加了進去。有時候陳杏會來幫忙,指著筆記裡的病人記錄說:“這個張大媽,去年還來醫院看我呢,她孫子都上小學了,還知道‘薄荷艾能治癢’。”

一周後,曉棠去了陳家村小學。學校是新蓋的,紅磚牆,玻璃窗,操場上飄著五星紅旗。小柱子穿著中山裝,戴著紅領巾,正在給孩子們上課——他現在是村裡的代課老師。看見曉棠來,他趕緊讓孩子們自習,跑了出來:“曉棠姐!你可算來了!孩子們都等著聽你講古墓的故事呢!”

曉棠跟著他走進教室,孩子們一下子圍了過來,睜著大眼睛問:“老師,你真的見過古墓嗎?裡麵真的有會治病的艾嗎?”曉棠坐在講台上,拿出筆記本,翻開裡麵的古墓圖:“我當年跟你們一樣大的時候,在東河溝挖水渠,發現了一座古墓,裡麵有個叫吳氏的阿姨,她知道薄荷艾能治癢,就把艾陪葬在墓裡,提醒後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她給孩子們講地衣孢子的故事,講李伯怎麼用薄荷艾治病,講大家一起種艾守古墓的事。孩子們聽得入迷,有的拿出小本子記,有的舉手問:“老師,我們現在種艾,是不是也在幫吳氏阿姨呀?”曉棠笑著點頭:“對呀,你們種艾,就是在把吳氏阿姨的善意傳下去。”

離開小學前,小柱子把孩子們的筆記遞給曉棠,上麵畫滿了古墓和薄荷艾,還有歪歪扭扭的字:“我要守著艾,守著古墓。”曉棠摸著這些筆記,心裡暖暖的——青溪的故事,終於傳到了下一代。

第三幕

十月的青溪,天高氣爽,東河溝的麥田一片金黃,薄荷艾也到了采收的季節。曉棠、陳杏、小柱子帶著村裡的孩子和小學的學生,提著竹籃,去東河溝種艾。

孩子們蹦蹦跳跳地跟在後麵,有的拿著小鏟子,有的提著水壺,小柱子教他們怎麼挖坑:“坑要挖得淺一點,艾苗的根不能埋太深,不然長不好。”曉棠蹲下來,幫一個小女孩把艾苗放進坑裡,用手培土:“種完要澆點水,記住了嗎?”小女孩點點頭,認真地澆水,像在完成一件重要的事。

陳杏站在田埂上,看著這一幕,笑著對曉棠說:“現在村裡種了五十多畝艾,明年還要擴大,準備辦個艾製品廠,做艾繩、艾香囊,讓更多人知道青溪的‘吳艾’。”曉棠看著眼前的艾田,風吹過,一片翠綠,心裡想:“吳氏當年肯定沒想到,她留下的艾,能幫著青溪人過日子。”

種完艾,曉棠去了原來的知青點——現在改成了公社文化站。門口的土坯房刷成了白色,牆上掛著“青溪民俗展示”的牌子,裡麵擺著當年知青用的農具、曉棠的舊筆記本複印件、薄荷艾標本,還有趙小磊從上海寄來的信。

“這是趙小磊去年寄來的,”文化站的管理員指著牆上的信,“他說在上海也種了艾,跟學生講青溪的故事,還說以後要帶學生來青溪看看。”曉棠走近看,信上的字還是當年的潦草字跡:“曉棠,青溪的艾還在嗎?我跟我兒子說,當年我在青溪,跟你一起挖過古墓,種過艾……”

曉棠摸著信,突然覺得,不管走多遠,不管過多少年,那些跟青溪有關的人和事,都不會消失。就像這艾,種在土裡,就能生根發芽,長出血脈。

晚上,曉棠在新筆記本上寫下:“1978年秋,我回到青溪。愛還在,人還在,理還在。土地不會騙人,你對它好,它就會把最好的東西留給你——比如愛,比如故事,比如一代代傳下去的善意。”

窗外的月光落在書桌上,桌上的薄荷艾標本飄著淡淡的香。曉棠抬頭看向窗外,東河溝的方向一片安靜,她知道,那裡的艾還在生長,那裡的故事還在繼續,而她,終於回到了屬於她的土地。

第九章完)

喜歡骨香散請大家收藏:()骨香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邪帝歸來後遇見前女友了?! 變強,從諸天世界開始! 逆世緝影 刑偵檔案:情迷真相 為解鬼妻封印,我帶兄弟笑鎮邪祟 奪我身份?玄門神女你高攀不起 我在人間點燈,鬼神皆為食客 成語大搞笑 多子多福,開局就送絕美老婆 駿馳青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