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王家村_骨香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社會文學 > 骨香散 > 第6章 王家村

第6章 王家村(1 / 1)

第一幕

九月的王家村,村廣場被裝點得像一幅喜慶的紅綢畫——入口處掛著“熱烈慶祝王家村榮獲‘中國最美鄉村’”的巨幅橫幅,兩側的電線杆上係滿了紅黃相間的彩旗,臨時搭建的木質舞台上鋪著紅色地毯,台前擺著兩排金黃色的向日葵,花瓣朝著太陽的方向,像極了村民們此刻的笑臉。

天剛亮,村民們就陸續趕到廣場,王嬸穿著新買的藏青色繡花襖,手裡牽著剛紮了小辮的孫女;老周背著他那把擦得鋥亮的嗩呐,坐在舞台側麵的石階上,時不時吹兩句歡快的調子;小虎和幾個半大孩子舉著小國旗,在廣場上跑來跑去,嘴裡喊著“等會兒要給林硯姐姐鼓掌!”

上午十點,一輛掛著“國家旅遊局”牌照的黑色轎車緩緩駛入村道,廣場上瞬間安靜下來。林硯和村支書王大叔快步上前迎接,從車裡下來的是國家旅遊局的李司長,他穿著淺灰色西裝,手裡拿著一個燙金的榮譽牌匾,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早就聽說王家村的故事了,今天一見,果然名不虛傳——生態美,文化美,人心更美。”

頒獎儀式在嗩呐聲中開始,李司長走上舞台,接過工作人員遞來的話筒:“‘中國最美鄉村’的評選,看重的不僅是自然風光,更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理念。王家村從曾經的‘毒骨危機’,到如今的‘考古文化+生態旅遊’模式,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鄉村的美,在於守護曆史,更在於創造未來。”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台下的村民,“這裡的每一棵古樹、每一處刻符、每一口泉水,都藏著‘守護’的故事;這裡的每一位村民,都是故事的續寫者。”

當李司長將“中國最美鄉村”的牌匾交到林硯和王大叔手中時,廣場上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鞭炮聲“劈裡啪啦”地響起來,嚇得幾隻麻雀撲棱著翅膀飛向天空。小虎帶頭喊起口號:“王家村,最美!王家村,最棒!”村民們跟著一起喊,聲音在村山穀裡回蕩,久久不散。

儀式結束後,李司長被村民們圍著參觀村廣場的“榮譽牆”——牆上貼滿了照片:有1962年考古隊的黑白合影,有2015年村民們清理古墓的場景,有2023年文化節上孩子們表演東夷舞蹈的笑臉。李司長指著一張林培之的老照片問:“這就是林教授的祖父吧?”

“是哩!”老周湊過來,語氣帶著自豪,“當年就是林老先生用命守住了古墓,不然哪有我們現在的好日子。”李司長點點頭,在照片前駐足片刻:“這份榮譽,也該記他一份功。”

第二幕

王家村文化站的門口,早已掛好了紅色的綢布,下麵藏著“國家文化傳承示範村”的金屬牌匾。文化站的展廳裡,工作人員正忙著調整展品——老周叔公捐贈的陶碗被放在最顯眼的玻璃櫃裡,旁邊配著文字說明:“東夷莒氏部落日常用器,村民自願捐贈,見證文化傳承”;守泉複原的“祭泉禮”道具擺放在展台上,薄荷艾紮成的束子還帶著淡淡的清香;牆上的電子屏循環播放著王家村東夷文化培訓班的視頻,畫麵裡,村民們正跟著李教授學習東夷刻符的書寫。

上午九點半,國家文物局的張副局長帶著一行人來到文化站,林硯和守泉早已在門口等候。守泉穿著乾淨的白襯衫,手裡捧著一本東夷刻符手冊,見到張副局長,便主動上前:“叔叔好!我是林守泉,我給您介紹我們的文化站吧?”

張副局長笑著點頭,跟著守泉走進展廳。“這是我祖父的筆記本複製品,”守泉指著展櫃裡的筆記本,語氣認真,“上麵記著1962年他發現毒骨的事情,還有東夷的‘祭泉禮’——今年春分,我還帶著同學們複原了這個儀式呢。”他又指向展台裡的綠鬆石:“這是祖父留下的儲備解毒石,在神泉下三尺挖出來的,現在我們用它來教大家認識東夷的解毒智慧。”

張副局長停下腳步,拿起展櫃裡的放大鏡,仔細看著陶碗底的“日雲山”刻符:“這個發現很重要,它證明東夷文化不是隻存在於古墓裡,更融入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你們是怎麼讓村民主動參與文化傳承的?”

林硯接過話,解釋道:“我們開了東夷文化培訓班,每周請專家來講課,教大家刻符、製陶、唱東夷古歌;還讓孩子們當‘小講解員’,在文化站給遊客講解文物故事——孩子們願意學,大人們自然就跟著參與進來了。”她指著電子屏裡的畫麵,“您看,視頻裡這位織刻符掛毯的大嬸,以前從不關心考古,現在她織的掛毯,遊客都搶著買,她還說要把刻符織進家裡的窗簾呢。”

掛牌儀式在文化站的院子裡舉行,當張副局長揭開紅色綢布,“國家文化傳承示範村”的牌匾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時,村民們再次鼓起掌來。張副局長握著林硯的手說:“王家村的文化傳承,不是‘博物館式’的封存,而是‘活態’的延續——這正是我們要推廣的模式,讓文化走進生活,讓村民成為傳承的主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儀式結束後,幾個參加培訓班的村民還圍著張副局長,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有刻著東夷符號的陶杯,有繡著薄荷艾圖案的手帕,還有用黏土捏的小毒祭台模型。張副局長拿起一個陶杯,細細端詳:“這些都是最好的‘文化載體’,比任何文字介紹都有力量。”

第三幕

北京人民大會堂的宴會廳裡,燈火輝煌,空氣中彌漫著莊重而熱烈的氣息。來自全國各地的“全國文化遺產保護先進個人”齊聚在這裡,林硯穿著一身黑色西裝套裙,胸前彆著一朵紅色的胸花,坐在會場的第三排,身邊是丈夫陳默,兒子守泉則坐在她的腿上,手裡緊緊攥著一張祖父林培之的老照片。

下午兩點,頒獎儀式正式開始,主持人用渾厚的聲音念出獲獎名單,當念到“林硯”時,聚光燈瞬間打在她身上。林硯深吸一口氣,抱著守泉站起身,慢慢走向舞台。接過榮譽證書的那一刻,她的手指微微顫抖——證書上的燙金字“全國文化遺產保護先進個人”,不僅是對她的認可,更是對祖父、對王家村所有村民的肯定。

“請林硯同誌發表獲獎感言。”主持人遞過話筒,林硯看著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目光落在陳默和守泉身上,又仿佛看到了王家村的村民,看到了祖父站在古墓前的身影。

“拿到這個榮譽,我首先要感謝我的祖父林培之。”林硯的聲音透過麥克風傳遍整個宴會廳,帶著一絲哽咽,“1962年,他在王家村的古墓裡發現了赤骨毒,為了阻止毒素擴散,他選擇用自己的身體堵住血玉槨的縫隙——他用生命告訴我們,文化遺產保護,不是一句口號,是‘舍己為人’的守護。”

她頓了頓,平複了一下情緒,繼續說:“我還要感謝王家村的所有村民。當古墓出現危機時,他們沒有逃跑,而是跟著我一起清理毒骨、守護神泉;當我們推廣東夷文化時,他們放下鋤頭,拿起刻刀和針線,把文化織進生活——這份榮譽,不屬於我一個人,屬於每一位守護王家村、守護東夷文化的村民。”

守泉在她懷裡,突然舉起手裡的照片,大聲說:“還有我祖父!他是英雄!”台下響起一陣善意的笑聲,隨後是更熱烈的掌聲。林硯低頭摸了摸兒子的頭,笑著說:“對,還有我的兒子守泉——他今年12歲,已經能獨立解讀東夷刻符,能在文化站給遊客當講解員。我想,這就是傳承的意義:從祖父到我,從我們到孩子,守護的接力棒,永遠不會掉落在地上。”

頒獎儀式結束後,林硯抱著榮譽證書,牽著守泉的手走出宴會廳。守泉仰頭看著她,眼裡滿是崇拜:“媽媽,你真棒!以後我也要像你和祖父一樣,拿這個證書!”

林硯蹲下身,擦掉兒子臉上的汗珠,認真地說:“守泉,榮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願意守護——守護古墓,守護文化,守護我們的家園。隻要你記得這份責任,你就是最棒的。”

陳默走過來,摟住她們母子的肩膀,指著遠處的天安門廣場說:“我們把榮譽帶回去,掛在王家村的文化站裡,讓所有村民都看到——我們的守護,被國家記住了,被更多人認可了。”

林硯點點頭,看著手中的榮譽證書,忽然覺得,祖父當年在血玉槨旁刻下的“毒隨血走,骨在毒在”,或許還有另一層含義——毒骨會帶來危機。

第六章完)

喜歡骨香散請大家收藏:()骨香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是特種兵之英雄無名 開局被綠,我盜墓成地球仙人 開局演烏鴉哥,成港片反派專業戶 血色炊煙:我的傭兵生涯! 終焉重啟:第十條神徑 住進女友嫂子家,覺醒了透視之眼 透視神瞳:鑒寶醫絕天下 穿越1980年! 我是流氓啊,怎麼可能談戀愛 總裁穿越:我在天龍八部當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