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東夷文化展的“小插曲”_骨香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社會文學 > 骨香散 > 第1章 東夷文化展的“小插曲”

第1章 東夷文化展的“小插曲”(1 / 1)

第一幕

王家村文化站的展廳裡,陽光透過新擦過的玻璃窗,在青磚地麵上投下細碎的光斑。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鬆節油味——幾名誌願者正忙著給展板刷清漆,牆角堆著剛從庫房運出來的展櫃,玻璃上還蒙著一層薄塵。12歲的林守泉穿著洗得發白的校服,額頭上滲著細密的汗珠,正踮著腳把祖父林培之的筆記本複製品小心翼翼地放進展櫃。

“慢著點,彆蹭到封皮了。”旁邊的誌願者阿姨提醒道。守泉點點頭,手指輕輕拂過複製品封麵的綠黴印花——這是他特意讓博物館的叔叔按原版複刻的,連頁角的褶皺都做得分毫不差。作為“毒祭與守護”展區的小講解員,他比誰都上心,光是展區的布置方案,就改了足足三稿。

展櫃裡的展品漸漸豐富起來:骨針的高清照片被裝裱在原木相框裡,旁邊貼著東夷符號專家的解讀;他親手複原的“祭泉禮”道具——一束曬乾的薄荷艾、一個陶製灑水壺,被整齊地擺放在鋪著深藍色絨布的托盤中;最顯眼的位置,留給他手寫的解說牌,字跡工整有力,末尾還畫了個小小的東夷“太陽符”。“這些不是‘詛咒’,是古人保護家園的智慧。”守泉默念著解說詞,心裡忽然湧起一股自豪感,仿佛祖父正站在身後,看著他把這段被塵封的故事,一點點展現在世人麵前。

第二幕

開展第一天,展廳裡就擠滿了來自各地的遊客。守泉穿著提前準備好的小馬甲,胸前彆著“小講解員”的徽章,正站在“毒祭展區”給幾位老人講解,忽然聽到不遠處傳來一陣小聲的議論。

“你看這照片,骨頭都帶毒,他們還敢擺出來,萬一出事怎麼辦?”一位戴墨鏡的阿姨皺著眉頭,手指著毒骨的照片,語氣裡滿是擔憂。她身邊的同伴也附和道:“就是,聽說這村子以前鬨過‘山鬼’,說不定就是這毒骨頭搞的鬼。”

守泉立刻走了過去,臉上帶著禮貌的微笑,手裡遞上一張打印好的檢測報告:“阿姨,您彆擔心,這些毒骨早就經過專業處理了。”他指著報告上的數值,耐心解釋,“您看,經過液氮冷凍和綠鬆石吸附,現在毒素含量已經是零,完全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我們展覽它,不是為了製造恐慌,而是想告訴大家,不管是六十多年前我的祖父,還是現在的我們,一直都在努力守護這片土地,不讓曆史的遺憾重演。”

阿姨接過報告,仔細看了一會兒,臉上的疑慮漸漸消散。她掏出手機,對著解說牌和檢測報告拍了張照,笑著說:“原來是這樣,我剛才誤會了。你這孩子真厲害,懂得這麼多,回頭我把照片發朋友圈,讓更多人來了解你們的故事。”周圍的遊客也紛紛點頭,原本有些緊張的氛圍,瞬間變得輕鬆起來。

第三幕

文化展的捐贈處設在展廳門口,守泉剛回到自己的展區,就看到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拄著拐杖,在老周的攙扶下走了進來。老人是老周80歲的叔公,名叫王福安,是村裡為數不多還記得祖輩故事的老人。

“小同誌,我這裡有個東西,想捐給文化站。”王福安老人顫巍巍地從懷裡掏出一個用藍布包裹的物件,一層層打開,裡麵是一個巴掌大的陶碗。陶碗的顏色已經泛黃,邊緣有些磕碰的痕跡,但碗底清晰地刻著一個東夷“日雲山”刻符,和古墓刻符牆上的符號一模一樣。

“這是我爺爺傳下來的,說是一百多年前在村東的河溝裡撿的,一直藏在家裡,沒敢拿出來。”老人的聲音帶著一絲激動,“現在村裡辦文化展,我想著,這東西放在我手裡也是蒙塵,不如捐出來,讓更多人看看我們王家村的老曆史。”

守泉趕緊接過陶碗,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拿出登記本認真記錄。他用軟毛刷輕輕清理掉陶碗表麵的灰塵,眼睛裡閃著興奮的光:“叔公,太感謝您了!這個陶碗很可能是莒氏部落的日常用器,對研究東夷文化特彆有價值。”他在登記本上鄭重地寫下:“捐贈物品:東夷刻符陶碗;捐贈人:王福安;備注:疑似莒氏部落日常用器,待進一步研究。”

這是文化展收到的第一件村民捐贈的文物,消息很快在村裡傳開了。接下來的幾天,陸續有村民帶著家裡的老物件來捐贈——有刻著符號的木梳,有鏽跡斑斑的銅片,還有祖傳的織布工具。守泉看著越來越豐富的展品,心裡明白,文化展不僅僅是展示曆史,更是讓全村人重新拾起了對本土文化的認同與熱愛。

第一章完)

喜歡骨香散請大家收藏:()骨香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平民冰法如何靠小綠瓶逆襲 拳皇召喚係統 烈焰火玫瑰和偽裝小狼狗 破爛戰神 修仙:從肝熟練度開始證道長生 掌控本源雷靈根,無敵才剛剛開始 玄幻:築基?不,是詭蟲在開飯 破封修凡錄 煙火人家,廢徒老公逆襲記 HP白眼給你頂級魔藥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