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孔裡,有母親哼唱的搖籃曲,
有阿蘅雪夜裡遞出的烤紅薯,
有輝焰在歸林村口刻下的“家”。
阿蘅握住他的手,右眼血淚滴在葉片,淚珠化作冰晶,封存了搖籃曲的第一個音符。
輝焰以心火包裹葉片,火焰卻未燃燒,而是化作溫暖的光繭,
光繭內,第六片葉子開始分裂——
一半透明,一半漆黑。
終焉心臟發出最後一聲心跳。
裂縫瞬間閉合,心臟被光繭包裹,緩緩升空。
血月豎瞳流下黑色淚滴,淚滴在半空凝成一枚“逆月之鑰”。
鑰匙插入光繭,光繭裂開,
卻不是毀滅,而是新生——
繭內,跳動著一枚“共生心臟”,
一半由黎明之光構成,一半由血月之暗構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心臟表麵,刻著三行小字:
「痛苦即路標,
悲傷即歸途,
憤怒即火種。」
血月崩塌,化作漫天紅色流星雨。
每一顆流星落地,便開出一朵彼岸花,
花蕊裡,封存著一段被歸還的記憶。
李明拾起一朵,花蕊裡映出母親模糊的側臉,
側臉開口,聲音溫柔:
“謝謝你記得我。”
阿蘅拾起一朵,花蕊裡映出雪夜中遞紅薯的少年,
少年笑彎了眼:
“謝謝你沒忘記我。”
輝焰拾起一朵,花蕊裡映出村口老槐樹上的刻字——
“歸林”。
字跡在風裡輕輕晃動,像在說:
“歡迎回家。”
記憶之樹第六片葉子化作光雨,灑落大陸。
光雨所及之處,人們第一次發現:
痛苦並非枷鎖,而是記憶的刻刀;
悲傷並非深淵,而是記憶的河床;
憤怒並非毀滅,而是記憶的火種。
李明、阿蘅、輝焰站在樹下,胸口共生心臟緩緩跳動。
每一次跳動,便有一片新葉在枝頭舒展,
葉脈裡,刻著他們此刻的心跳。
埃蘭的身影在晨光中逐漸透明,
他微笑,像終於完成一場漫長的抄寫:
“從今往後,
記憶不再被淨化,
不再被封印,
而被擁抱。”
許多年後,
歸林村口的老槐樹下,
孩子們圍著一位白發老人,
聽他講“血月終焉”的故事。
老人說:
“那三個人啊,
把痛苦戴在胸口,
把悲傷化作河流,
把憤怒燃成篝火,
於是,世界便有了顏色。”
孩子們追問:
“他們後來去了哪裡?”
老人指向天邊新生的啟明星:
“他們成了第一縷光,
也成了最後一道影。
他們無處不在,
也無處可尋。”
喜歡夢魘學堂請大家收藏:()夢魘學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