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程號”艦橋內的光線調成了柔和的幽藍色,模擬著地球的深夜,幫助輪班的船員調節生物鐘。但此刻,沒人有絲毫睡意。巨大的主屏幕上,代表“啟程號”和護航艦隊的綠色光點,正穩健地沿著預設航線,滑過漆黑的虛空。遠處,那顆熟悉的藍色星球已經縮小成一個明亮的圓盤,而前方,點綴著無數碎鑽的黑色天鵝絨幕布,正緩緩揭開。
“各艦報告狀態。”林啟坐在中央指揮椅上,聲音平穩,但握著扶手的指節微微發白。畢竟是“啟程號”和整個艦隊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遠航,說不緊張是假的。
通訊頻道裡立刻傳來各艦船長清晰有力的回應:
“‘遊隼一號’,一切正常,傳感器全開,前方五十萬公裡空域潔淨。”
“‘獵犬三號’,引擎出力穩定,武器係統待命。”
“‘磐石二號’,護盾發生器在線,能量水平百分之九十八。”
……
“咱們這‘皇帝出巡’的排場,感覺如何?”雷站在武器控製台前,咧著嘴,透過舷窗看著外麵那些如同忠誠護衛般保持著編隊的小型艦船,得意地衝著林啟擠擠眼。
“感覺像帶著全副家當剛出新手村,”林啟沒好氣地回了一句,目光卻始終沒離開主屏幕上的導航數據,“前麵就是第一個小副本了。”
他說的“小副本”,就是位於火星軌道之外的那個龐大而混亂的小行星帶。
幾天後,那片如同宇宙碎石場般的區域,出現在了視野儘頭。遠遠望去,它像一條模糊的、由無數塵埃和冰晶組成的星雲,占據了前方大片的空間。隨著艦隊逐漸靠近,那些原本微弱的光點開始顯露出猙獰的麵目——形狀各異、大小不等的岩石和冰塊,雜亂無章地漂浮著,緩慢地自轉、公轉,構成了一片充滿危險的死亡迷宮。
“進入小行星帶邊緣區域,切換至規避航行模式。”“零”的投影出現在林啟身邊,聲音一如既往的冷靜,“啟動主動探測陣列,掃描直徑大於一公裡的障礙物。護航艦隊散開,前出警戒。”
命令被迅速執行。“啟程號”龐大的艦體開始做出細微的調整,龐大的引擎噴口時不時吐出幾道幽藍色的調整焰流,優雅而精準地避開那些迎麵而來的較大隕石。幾艘“遊隼級”偵察艦如同靈巧的獵犬,率先鑽入小行星帶,它們的高精度傳感器不斷將前方更複雜區域的實時數據傳回。
“哇哦……”艾拉輕聲驚歎。她負責監控傳感器數據流,屏幕上瀑布般刷新的信息,勾勒出了一幅動態而壯麗的星圖。引力的微妙舞蹈,冰晶反射的奇異光芒,不同成分小行星散發出的獨特輻射信號……這一切在她眼中,仿佛一首宏大而複雜的交響樂。
“注意,c區發現密集冰晶群,可能乾擾傳感器和引擎進氣口。”
“收到,‘獵犬’編隊前往清理,使用低功率激光汽化。”
“b7扇區有大型不規則天體,直徑約五點三公裡,軌道參數不穩定,建議‘啟程號’繞行。”
“導航組重新計算航線,偏轉十五度。”
艦橋內,各種指令和彙報聲此起彼伏,忙碌而有序。林啟看著屏幕上那條被不斷計算和修正的安全通道,以及護航艦隊高效協同的表現,緊繃的神經漸漸放鬆了一些。
看來,這幾個月的磨合沒白費。
“保持警惕,”他通過艦隊廣播說道,“小行星帶裡除了石頭和冰,還可能有些‘老朋友’留下的驚喜。”他指的是“淨化者”或者可能存在的其他太空殘骸。
航行在繼續。時間在精確的軌道計算和偶爾的規避機動中流逝。他們已經深入小行星帶腹地,周圍是密密麻麻、仿佛無窮無儘的碎石,讓人產生一種永遠也飛不出去的錯覺。
“報告!”一名傳感器操作員突然提高了音量,“偵測到異常引力擾動!來源不明,強度微弱但持續存在!坐標,k118區域!”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集中過去。
主屏幕上,一個原本空白區域的邊緣,標識出了一個微弱的、不斷閃爍的紅色信號源。它隱藏在一片特彆密集的小行星群後方,如果不是高精度引力波探測,幾乎無法被發現。
“是什麼?”林啟皺眉。
“無法識彆,”操作員快速分析著數據,“不是已知天體,結構……似乎很複雜。能量讀數幾乎為零,但引力場非常怪異,像是……被什麼東西扭曲了空間。”
“遊隼三號,前出偵查,保持安全距離,隨時準備撤離。”林啟下令。
一艘偵察艦脫離編隊,小心翼翼地向那個異常信號源靠近。它傳回的畫麵逐漸清晰——在那片密集的小行星群中央,似乎存在著一片詭異的、視覺上有些扭曲的區域,仿佛空間本身在那裡打了個褶。
“指揮官,”艾拉突然開口,她盯著自己麵前的一份能量頻譜分析圖,眼神銳利,“這個引力擾動的模式……我在月球基地數據庫裡見過類似的殘留記錄,雖然很微弱,但特征吻合度很高。”
林啟心中一動:“和什麼吻合?”
艾拉抬起頭,看向林啟和零,一字一句地說道:
“和月球背麵,那個黑色立方體周圍的……空間翹曲殘留,非常相似。”
艦橋內,瞬間安靜下來。
難道,在這片看似荒蕪的小行星帶裡,也隱藏著一個遠古文明的……信標?或者說,陷阱?
首次試航,似乎比預想的,更快地迎來了第一個真正的謎題。
喜歡ai覺醒之代碼紀元請大家收藏:()ai覺醒之代碼紀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