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犬四號”的信號最終消失在傳感器屏幕的邊緣,像一顆被黑暗吞沒的星辰。艦橋裡彌漫著一種混合了疲憊、悲傷和劫後餘生的複雜情緒。沒有人說話,隻有設備運轉的低沉嗡鳴和偶爾響起的、關於艦船損傷情況的彙報。
雷一拳砸在控製台上後,就一直沉默著,盯著“獵犬四號”最後消失的坐標,眼神像是要噴火,又帶著深深的無力。
艾拉輕輕呼出一口氣,手指在操作台上飛快跳動,調出了從“花瓣”艦船數據庫裡成功拷貝出來的、經過“零”初步淨化的技術清單。那長長的列表,以及旁邊標注的、每一項可能帶來的技術飛躍,像是一劑強心針,試圖驅散彌漫的陰霾。
“指揮官,”她的聲音還帶著一絲緊繃,但努力維持著平穩,“我們帶回來的數據……價值無法估量。特彆是這份關於‘高效能量導管拓撲優化’的理論,如果能應用,我們的引擎效率至少能提升百分之三十,護盾充能速度也能加快。”
林啟揉了揉眉心,將目光從舷窗外那片令人心悸的能量場方向收回。損失是慘痛的,但正如艾拉所說,他們並非一無所獲。隱匿星域的冒險,用鮮血換來了寶貴的科技火種。
“整理所有數據,優先篩選出能立刻應用於艦隊維護和升級的部分。”林啟的聲音有些沙啞,但很堅定,“陣亡將士的撫恤和表彰,同步進行。我們不能讓他們白白犧牲。”
“明白。”王姐的聲音從地球方舟基地傳來,帶著沉痛與支持,“後方會全力配合。林啟,你們做得已經夠好了。”
“零”開始了對受損艦船的遠程診斷和修複指導。“工蜂五號”引擎嚴重受損,需要拖曳航行;“磐石級”重型護衛艦的護盾發生器過載,需要更換核心元件;連“啟程號”的裝甲上也留下了幾道深深的能量灼痕。
艦隊像一群受傷但倔強的巨獸,一邊舔舐著傷口,一邊沿著“零”重新規劃的安全航線,繼續向著火星方向跋涉。隻是速度慢了許多,也沉默了許多。
幾天後,當那顆橘紅色的星球,帶著清晰的白色極冠和縱橫交錯的峽穀,如同一位沉默的巨人般出現在主屏幕上時,艦隊中的低落氣氛才被一種新的、混合著敬畏與期待的情緒所取代。
火星。他們曆經波折,終於抵達了第一個目標。
“啟動全方位掃描,”“零”下令,“重點探測星圖標記的坐標區域,以及任何非自然能量信號或幾何結構。”
高精度的傳感器陣列如同睜開的巨眼,投向這顆陌生的星球。數據流開始源源不斷地反饋回來。
“大氣成分確認,稀薄,二氧化碳為主。”
“表麵溫度,赤道區域最高可達零上二十攝氏度,夜間驟降至零下七十度以下。”
“發現大量水冰沉積,主要集中在兩極區域。”
“地質結構掃描中……發現多處異常空洞結構,不符合自然形成規律……”
隨著掃描的深入,一個個令人振奮的發現被標注在火星的全息地圖上。
“指揮官!看這裡!”艾拉的聲音帶著抑製不住的激動,她放大了奧林匹斯山附近區域的掃描圖像。
圖像顯示,在太陽係最高火山的側翼基岩深處,隱藏著一個巨大得超乎想象的、絕對規則的幾何結構!它呈完美的八邊形,邊長難以估量,埋藏之深,若非“零”調動了最深層的引力波和地質透視掃描,幾乎無法被發現。結構表麵散發著極其微弱、但與月球背麵立方體同源的能量波動。
“又一個……信標?或者說……入口?”林啟的心臟開始加速跳動。
“不止一個,”“零”補充道,將其他幾個區域的掃描結果也投射到主屏幕上,“水手穀中段,地下三公裡處,發現類似結構,規模稍小。還有這裡,希臘平原之下……”
短短幾個小時內,他們在火星上發現了至少七處類似的、深埋地下的巨型人工結構!它們如同一個隱藏在網絡中的節點,靜靜地沉睡在這顆紅色星球的各處。
“它們之間……有聯係嗎?”林啟問道。
“正在分析能量共振模式……”“零”的眼中數據流奔騰,“初步判斷,這些結構共同構成了一個……龐大的、覆蓋整個火星的矩陣係統。其功能……推測與能量彙聚、信息存儲或空間定位有關。”
一個覆蓋整個星球的遠古矩陣!這個發現,比找到單一的遺跡更加震撼!
“所以,火星不是一個簡單的‘新手村’,”“零”得出了一個驚人的推論,“它可能是一個……被精心改造過的‘中轉站’、‘試驗場’,或者……某種巨型設備的‘基座’。”
這個結論讓所有人都感到一陣頭皮發麻。改造一顆行星?這是何等偉力!
“能找到主控中心或者激活方式嗎?”林啟追問。
“能量信號過於微弱,矩陣處於深度休眠狀態,”“零”回答,“需要更近距離的實地勘探,甚至可能需要……特定的‘鑰匙’或者觸發條件。”
滿載著科技的收獲,也背負著戰友犧牲的沉重,他們終於抵達了火星,迎接他們的卻不是清晰的答案,而是一個更加龐大、更加驚人的謎團。
火星,這顆看似荒涼的紅色星球,其地下竟然隱藏著一個籠罩全球的遠古矩陣。它為何而建?誰建造了它?它與月球背麵的立方體,與小行星帶的船墓,與那場恐怖的“大收割”,又有著怎樣的聯係?
新的探索,即將在這顆沉默的紅色星球上展開。而這一次,謎題的規模,是整整一個世界。
喜歡ai覺醒之代碼紀元請大家收藏:()ai覺醒之代碼紀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