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六年十一月十日的清晨,金陵的天空灰蒙蒙的,鉛灰色的雲層低垂,壓得人有些喘不過氣。
明故宮機場的氣氛更是凝重得如同凝固了一般。
跑道旁,一隊高級將領肅立無聲,以新任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為首,副司令長官桂永清、新任教導總隊總隊長陳陽等留守核心人員皆在此列,為即將乘專機撤離的委員長一行送行。
委員長身著戎裝,披著黑色大氅,目光逐一掃過這些即將肩負守城重任的將領,最終停留在唐生智臉上。
他伸出手,用力拍了拍唐生智的肩膀,聲音沉痛而飽含期望:
“孟瀟,還有諸位同誌!金陵城的安危,城內數十萬百姓的身家性命,就托付給諸位了!”
“蔣某人…在此拜托了!”
說著,委員長竟後退半步,對著唐生智以及他身後所有留守將領,深深地鞠了一躬。
這一躬,重若千鈞。
唐生誌立刻表現出受寵若驚、感激涕零的模樣,率先挺直胸膛,聲音帶著表演般的悲愴與決絕:
“請委座放心!我等必不負委座重托,誓與金陵共存亡!決不後退半步!”
“誓與金陵共存亡!”
“決不後退!”
桂永清等其他將領也立刻跟著高聲宣誓,口號聲響徹機場,顯得無比壯懷激烈。
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忠勇與堅毅,仿佛真的已下定決心要與這座城池同歸於儘。
陳陽站在人群中,冷靜地看著這一幕。他知道,這震天的口號聲中,有幾分真,幾分假。
唐生誌的表演,桂永清的不甘,他都看在眼裡。
但他依舊跟著立正,敬禮,神情肅穆。無論他人如何,他陳陽,是真的準備死戰到底。
委員長直起身,目光再次掃過眾人,似乎想將每一張麵孔都記住。
他與其他幾位即將同機撤離的大員一一握手告彆後,在侍從的簇擁下,走向舷梯。
就在他即將踏上舷梯的那一刻,腳步卻微微一頓,像是忽然想起了什麼。
他轉過身,目光在人群中精準地找到了陳陽。
“陳陽!”委員長招了招手。
陳陽立刻快步上前,立正:“校長!”
委員長沒有立刻說話,隻是深深地看著他,然後湊近一步,用隻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在他耳邊低語道:
“陳陽,莫要讓我失望。我看好你。”
這句話語氣很輕,卻重如泰山,蘊含著遠超對其他人的期望和信任。
不等陳陽回答,委員長便從呢子軍裝的內襯口袋裡,取出了一個用明黃色綢緞製成、繡著雲紋的精致錦囊,塞到了陳陽手中。
“這個,你收好!”
委員長的聲音壓得更低,“等到…最關鍵、最艱難的時刻,方可打開。或可…助你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