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長看著陳陽,直接問道:“陳陽,知道我為什麼留你嗎?”
“學生不知。”陳陽起身,恭敬回答。
“讓你卸任教導總隊,心裡是否有怨氣?”
今日會議上,你對作戰部署一言不發,我想聽聽你的真實看法。”蔣委員長的語氣帶著審視。
陳陽心知這是考驗,也是機會,他深吸一口氣,說道:
“學生不敢有怨言。一切聽從委座安排。至於作戰部署……”
他結合腦海中對武漢會戰曆史的了解,清晰地說道:
“日軍占領金陵,卻發現是一座空城,其速戰速決的戰略意圖受挫,必然不會甘心。”
以其狂妄和戰略需求推斷,下一步,極有可能集結重兵,沿長江溯江西進,同時輔以南北兩翼迂回,目標直指武漢!
“企圖摧毀我抗戰中樞,逼迫我國屈服!”
他走到牆上的巨幅地圖前,指著幾個關鍵點:
“因此,我軍防禦重心,必須放在九江、田家鎮、富池口等沿江要塞,層層設防,節節抵抗,消耗日軍有生力量。”
同時,應在南潯路(南昌至九江)、大彆山北麓部署重兵集團,防止日軍側翼包抄。
“利用長江兩岸湖泊山川有利地形,構築立體防線,將武漢會戰變成消耗日軍的泥潭!”
委員長與陳辰越聽越是心驚!
陳陽的分析,不僅預判了日軍的進攻方向,連具體的防禦策略都條理清晰,極具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這遠遠超出了一個普通將領的戰略視野!
委員長眼中閃過驚喜,撫掌道:
“好!分析得透徹!陳陽啊,以你之才,屈就一個教導總隊隊長,確實是委屈你了!”
陳陽立正道:“一切為了黨國,為了驅除日寇,學生個人職位,何談委屈!”
“好!好一個為了黨國!”
蔣委員長大為滿意:“我正欲調你至前線,充分發揮你的能力,你可願意?”
“學生謹遵委座命令!”陳陽毫不猶豫。
委員長轉向陳辰:辭修,剛才陳陽的分析你也聽到了。
“他不僅是猛將,更是不可多得的戰略人才!說起來,他還是你在黃埔的學員。”
陳辰早已對陳陽刮目相看,熱情地握住陳陽的手:
“陳老弟之大名,如雷貫耳!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陳陽謙遜道:“陳教官過獎了!您在軍校的傳奇,一直是我等後進學習的榜樣。”
委員長見兩人相談甚歡,笑道:“好了,敘舊來日方長。辭修,你看將陳陽安排在你麾下何處合適?”
陳辰略一思索,果斷道:“委座,薛伯陵的第一兵團正需加強指揮力量。”
我意,任命陳陽為第64軍軍長,兼任第一兵團前敵總指揮部作戰參謀,協助薛總司令指揮!
薛伯陵也是悍將,二人正好相輔相成!
(陳陽心想:薛月是著名的抗日鐵軍將領,能在他麾下效力,正好可以擺脫武漢這是非之地,痛痛快快地打鬼子!)
委員長點頭:“嗯,如此安排,甚好!陳陽,你意下如何?”
“學生服從安排!”陳陽朗聲應道,隨即話鋒一轉,略顯遲疑,“不過……”
委員長心情正好,和顏悅色道:“不過什麼?這裡沒有外人,但說無妨。”
陳陽說道:“委座,64軍初到麾下,學生需要幾個得力的幫手儘快打開局麵。我想從教導總隊帶幾個人走。”
“哦?哪幾個人?”
第一團團長趙虎,特一營營長周天翼,參謀長邱青泉,還有我的兩個警衛員,李鐵柱和順溜!
“這幾個人我用慣了,配合默契。”陳陽報出了核心班底的名字。
委員長沉吟片刻,教導總隊主力仍在,帶走幾個軍官無傷大雅,正好也算是對陳陽此番“明升暗降”的一點補償,便爽快答應:
“行!就依你!我會下令,讓這幾人隨你一同赴任!”
“謝委座!”陳陽敬禮,心中一塊石頭落地。雖然離開了傾注心血的教導總隊,但獲得了更廣闊的戰場,並保住了最核心的骨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