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堂的風波如同投入池塘的石子,蕩起一圈漣漪後很快平息。王師兄據說回去後就閉門不出,大概是沒臉見人,也可能是真的開始“驅毒化瘀,疏通經脈”了。村民們對淩皓的態度則悄然轉變,從之前的疏遠憐憫,變成了好奇與隱隱的敬畏。這個看似沒有修為的青年,卻有著連執法弟子都認可的、深不可測的“見識”。
淩皓對此並不在意,他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那塊空明石和厚厚一疊草案中。外界的紛擾,遠不如一個公式、一道優化方案更能吸引他。
幾天廢寢忘食的打磨,失敗無數次,耗儘了幾乎所有能找到的磨料樣本後,淩皓終於憑借著前世操作精密儀器的穩定手感、超越時代的光學知識以及近乎偏執的耐心,成功磨製出了兩片勉強合格的透鏡——一片作為物鏡,曲率較大,一片作為目鏡,曲率較小。
他將透鏡小心地安裝進重新設計的、更穩固的黃銅筒身中用之前村民送的謝禮找村中鐵匠換的),內部做了簡單的消光處理,調焦機構也換成了更精密的螺旋杆。下方設計了可調節角度的反光鏡,以利用自然光照明。一台異界版、精度遠超之前竹筒顯微鏡的複合式光學顯微鏡,終於初具雛形!
雖然受限於材料和工藝,放大倍數可能隻有一兩百倍,分辨率也遠不能和前世的專業設備相比,但這已經是劃時代的突破了!
“阿土!取樣!”淩皓的聲音帶著壓抑不住的興奮。
阿土早已輕車熟路,立刻將準備好的活血草葉片切片、清水、以及一小滴自己的血液分彆滴放在打磨得極薄的透明石片臨時載玻片)上。
淩皓深吸一口氣,將活血草樣本置於載物台,調整反光鏡,緩緩轉動調焦旋鈕。
視野逐漸清晰。
成了!
雖然依舊有色差和輕微的畸變,但成像的清晰度、亮度和細節豐富程度,遠超之前的簡易顯微鏡!
細胞壁的網格結構更加清晰可見!細胞液內的顆粒物形態也更分明!甚至能隱約看到細胞核的輪廓!那些閃爍的“靈氣質點”也更加活躍,仿佛能觀察到它們在某些區域聚集、流動的軌跡!
“太好了!”淩皓忍不住低呼一聲,立刻開始詳細記錄觀察到的景象,並與之前的筆記進行對比。
“細胞壁結構可見纖維素微纖維排列…嗯,這個世界的植物細胞壁似乎更致密,能量通透性可能需要進行測量…”“細胞液內‘線粒體’數量與分布…與靈氣質點活躍區域存在相關性假設待驗證…”“細胞核膜隱約可見…內部結構無法分辨,需要更高倍數和染色技術…”
他沉浸在微觀世界的奧秘中,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隨後,他又觀察了清水樣本尋找可能的微生物,未果),最後,將目光投向了阿土的血液樣本。
在相對清晰的視野下,紅細胞、白細胞依稀可辨。淩皓重點觀察了白細胞,在他的能量感知輔助下,他能“看到”一些白細胞周圍聚集的靈氣質點似乎更為活躍。
“免疫細胞是否對能量更敏感?或者其活化需要能量參與?”又一個課題冒了出來。
但最重要的,是他自己的血液樣本。
當淩皓將自己的一滴血置於鏡下時,即便早有心理準備,他的心還是沉了一下。
與阿土那充滿活力、細胞形態飽滿的血液樣本相比,他的血細胞顯得有些…“萎靡”。紅細胞顏色略顯暗淡,白細胞活性似乎也不高。最關鍵的是,在能量感知視角下,視野中幾乎看不到活躍的靈氣質點!僅有的一些,也如同風中殘燭,微弱且分散,無法與細胞有效結合。
“能量代謝水平極度低下…細胞活力不足…靈氣親和與利用能力幾乎為零…”淩皓麵無表情地記錄著,仿佛在描述彆人的數據,“這就是‘廢靈根’在微觀層麵的體現嗎?”
挫折感隻是一閃而過,隨即被更強烈的挑戰欲取代。
“問題已經定位,接下來,就是解決方案!”
他鋪開那疊《科學練氣法1.0apha測試版》草案,目光銳利如刀。
“原始《靈溪訣》效率低下,漏洞百出,不予采納。必須重新設計!”淩皓低聲自語,炭筆在草紙上飛快地劃動。
“首先,是能量感應與引導模塊優化。”他寫下標題。“問題:廣譜接收,信噪比低,無法鎖定有效能量頻率。”“解決方案:1.前置濾波:嘗試尋找或製造具有頻率選擇性的材料如特定屬性靈草提取物、礦物)塗抹體表關鍵穴位,或佩戴相應飾品,屏蔽乾擾頻率,增強目標頻率感應。需測試不同材料對不同頻率靈氣的過濾效果。實驗設計:製備不同材料薄片,置於標準靈氣場中,測量透過後的能量頻率和強度變化)”2.主動調諧:利用自身精神力,構建動態頻率感應模型。放棄被動接收,改為主動掃描環境能量場,識彆與自身潛在親和性最高的頻率波段,進行鎖定吸收。算法設計:需要建立精神力掃描模式、頻率識彆算法、鎖定跟蹤算法)”3.信號放大:研究空明石對精神力的增幅原理,嘗試製作簡易‘精神聚焦頭環’或‘放大器’,提升感應靈敏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其次,能量攝入路徑優化。”“問題:入口單一主要依賴鼻竅),效率未知。”“解決方案:1.多端口評估:係統測試全身主要穴位及皮膚區域的能量滲透效率。繪製‘人體能量入口效率圖譜’。實驗設計:需要可量化測量微小能量流的方法)”2.路徑優化:若其他入口效率更高,則修改引氣路徑,優先從高效入口引入能量。”3.入口增強:研究能否通過藥物或能量場處理,暫時性增強特定入口的通透性。”
“第三,能量運行路徑優化。”“問題:經脈路線固定,可能存在冗餘、低效或阻塞節點。”“解決方案:1.路徑測繪:結合內視與外部測量?),精確測繪個體化經脈能量阻抗圖譜,識彆高效路徑與阻塞點。”工具缺失,需研發)2.動態路由:不固定運行路線,根據實時能量流狀態和身體情況,動態選擇能量傳導效率最高的路徑。需要實時能量監控與智能路由算法,難度極高)”3.節點優化:對關鍵節點如穴位)進行針對性強化訓練或能量刺激,降低其能量通過阻抗。”
“第四,能量轉化與儲存模塊優化。”“問題:丹田區域能量彙聚與轉化效率低下。”“解決方案:1.丹田激活:研究特定頻率能量刺激、精神力聚焦、或藥物輔助,能否激活丹田區域細胞的能量代謝活性,提升其‘線粒體’功能。”2.轉化催化:尋找是否存在天然或人工的‘能量轉化催化劑’,加入修煉過程,提升靈氣轉化為可用能量的效率。”方向:特定靈草、礦物、甚至聲波、光波頻率?)3.儲存擴容:研究能量儲存的生理學上限及擴容方法。是否與細胞數量、活性、或某種特殊儲能物質有關?)”
淩皓的思路越來越清晰,草案上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逐漸從一個概念框架,變成了一份包含大量待驗證假設、實驗設計、算法需求、工具研發需求的詳細科研計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