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修正案”被天道無情駁回,還附贈了一道警告性的“格式化”天雷,這讓淩皓深刻認識到,與這位“最高立法者”硬碰硬是行不通的。正麵修改規則?以他目前的“權限”,無異於螳臂當車。
但淩皓的思維並未因此受限。既然不能修改“憲法”,那麼,是否可以研究其“司法解釋”和“實施細則”,尋找其中可能存在的“模糊地帶”、“未覆蓋場景”或者可以被合法規避的“程序漏洞”呢?
簡單來說,就是——鑽空子,卡bug!
這個想法,在他深入研究天劫相關記錄時,變得尤為強烈。
天劫,是懸在每一個高階修士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尤其是從金丹期開始,每一次大境界的突破,都伴隨著九死一生的天劫考驗。多少驚才絕豔之輩,最終倒在了天劫之下,灰飛煙滅。
淩皓自己雖然距離金丹還遠,但他身邊的人呢?吳長老、柳如眉師姐,甚至未來的阿土、林風…還有他自己,總有一天要麵對這個問題。
“能否找到一種方法,在不違背天道根本規則的前提下,合法地‘暫避’或者‘削弱’天劫?”這個念頭,成為了淩皓新的研究焦點。
他將天劫視為天道運行的一個“自動執行程序”。這個程序必然有其觸發條件、威力計算公式、執行流程以及…可能的“例外條款”或“技術性規避”空間。
他首先從最基礎的“避劫陣法”和“隱匿氣息功法”入手。這些都是修真界公認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削弱或延遲天劫的手段。
通過拆解分析幾個常見的避劫陣盤,淩皓發現,它們的原理大同小異:並非直接“對抗”天劫,而是通過扭曲、分散或吸收渡劫區域內的能量波動,使得天劫“程序”在鎖定目標時,獲取到的“能量信號強度”低於其觸發閾值,或者延遲其鎖定時間。
“這就好比,通過技術手段,讓自己的‘應稅收入’在稅務局天道)的監測係統中,暫時低於起征點!”淩皓恍然大悟。
這證實了他的猜想:天道規則並非無懈可擊,它依賴於對下界信息的“采集”和“判斷”。如果能在信息采集環節做文章,就能影響其最終判斷!
那麼,除了這種被動式的“隱匿”,是否存在更主動、更巧妙的“卡bug”方法呢?
淩皓將目光投向了天道規則中,可能存在的那些基於“邏輯判斷”的環節。
他聯想起了自己“辯碎契約”和施展“律令術”的經曆。其核心,都是抓住了規則邏輯中的漏洞或矛盾點。
“天劫程序,在判定是否降下、以及降下何等威力時,除了能量強度,是否還會參考其他‘變量’?”淩皓開始了大膽的假設。
他重新翻閱那些渡劫記錄,尋找異常案例。終於,幾個記載模糊、語焉不詳的案例引起了他的注意。
案例一:某位魔道修士,在屠戮一個凡人村莊後,立刻覓地突破,據說其遭遇的雷劫威力,遠低於其修為本應承受的水平。記錄者認為是其用了某種秘法,但語焉不詳。)
案例二:一位常年鎮守魔淵、功德無量的佛修,在突破時,天劫威力似乎比同階修士稍弱,且心魔劫幾乎未起作用。
案例三:有野史記載,上古曾有修士,在某種特殊的“天地赦免”時期如某種萬年一遇的星象)突破,天劫威力大減。
這些案例指向了幾個可能的“變量”:業力殺戮)、功德、以及…時間點!
“業力…功德…”淩皓若有所思,“如果天劫程序在計算威力時,真的引入了‘業力’作為增傷係數,‘功德’作為減傷係數…那麼,理論上,在渡劫前,通過某種方式,暫時性地‘降低’自身的業力數值,或者‘提升’功德數值,是否就能欺騙程序,獲得一個更低的‘天劫威力評分’?”
這個想法極其大膽!業力和功德,在修真界看來是伴隨修士一生、難以輕易改變的“屬性值”。但在淩皓這個程序員的思維裡,隻要是“變量”,就有被臨時修改的可能!
他想到了“律令術”!律令術可以引動規則之力,那麼,能否用律令術,暫時性地“重新定義”或“遮蔽”天道對自身業力功德的判定?
這無疑是在刀尖上跳舞!一旦被天道察覺是“惡意篡改數據”,下場絕對比“提交修正案”更慘!
但淩皓決定進行一個極其謹慎、小規模的“概念驗證試驗”。他不需要真的去改變業力功德,隻需要驗證,律令術能否對天道的信息采集環節,產生微弱的乾擾。
試驗目標,選擇了最無害的、天道幾乎不會在意的場景——低階降雨術。
低階修士施展降雨術,引動的是天地間的水靈氣,這個過程,理論上也會被天道的基礎規則所記錄和響應雖然微不足道)。
淩皓在山穀中,再次布置下“律令錨定基陣”。這一次,他沒有上傳任何建議,而是準備在施展降雨術的同時,疊加一個特殊的“律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